2.3.3 動機掩飾
在周星馳的電影《鹿鼎記》中,陳近南告訴韋小寶為什麼要「反清復明」時講了這麼一段對話:
陳近南:「小寶,你知道,現在聰明的人大多數已經在清廷里當官了,所以,如果我天地會要同清廷對抗,就只能用一些蠢人了。對於那些蠢人,絕對不可以對他們說真話,只能用宗教的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所以反清復明只不過是一句口號,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
韋小寶眨眨眼:噢。陳近南:清朝一直欺壓我漢人,搶走我們的銀兩和女人,所以我們要反清……
韋小寶打斷陳的話:「要反清就是因為他們搶了我們的錢和女人,是不是?復不復明不過是脫了褲子放屁,關人鳥事呀!行了,大家都是聰明人,了解!繼續說」。陳近南點頭:「總之呀,如果能做成功的話,就有無數的銀兩跟女人,你願不願意去呀?」韋小寶大喜,激昂地道:「願意!」
這段有意思的對話揭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施控者會掩飾自己的動機。正如威廉·富布賴特(1997)所說,
「我們絕大多數人深深地依戀著自己的價值觀念,並篤信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但是當你查看一下外交政策,就會發現政治領袖們的慷慨陳詞,坦誠地談論理想卻很少描述他們的真實政策,而更常見的印象是模糊他們的真實政策。我們通常是在掩飾我們的激烈爭奪和私利。」
這部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陳近南的這番話卻有很強的合理性和說服力,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陳近南不能跟他們講真話?
一般而言,掩飾控制的真實意圖可能是出於兩方面原因:
1. 提升正當性
Mayer等(1995)在對大量研究進行總結後發現,我們主要通過評估一個人身上的三種素質——能力(ability )、正直(integrity)、善心(benevolence)——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能力指個體對某個領域的勝任程度,包括個體的判斷、選擇、技能等;正直指個體對社會公認準則的遵守程度,人們將由此感知到信任;善心指個體在不抱利己動機時的利他行為傾向性,它表現為其對他人的關愛和關懷。施控者者如果無法表現出自己的正直和善心,則會難以獲得受眾的信任。
對利益的追逐是人之常情,這是人的天性使然,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任何人如果不是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麼也不能做」。然而,以利己動機驅動的控制行為,常常讓人感覺不到善意,功利主義將使得他人難以獲得感情上的共鳴。此外,通過控制他人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這並不符合人們的正義觀,因為控制本身對於受眾而言就是不公平的,特別是控制行為往往會損害受眾的利益,顯然是與社會價值觀相違背。正因為施控者顯而易見的外部動機,不僅讓其難以獲得他人的信任,還給他人留下口實。
利己動機會成為他人攻擊施控者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對於道德觀念沒有因洗腦影響而扭曲的無關者而言,直白的外部動機會引起他們的厭惡,這種厭惡感不是產生於施控者對利用訴求的渴望,而是來源於施控者為了利益訴求居然選擇控制這種不公平的方法,這終將使施控者逐利的正當性消失。這一點在邪教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在邪教中,信眾心甘情願地接受教主的剝削,無論他們的行為是不是教主實施控制和洗腦的結果,這種逐利的非正當性已經足夠招致政府的干預。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為此,施控者常常使用一些大眾能夠接受的動機或表達來掩飾真實意圖,以提升動機的正當性,避免受眾的反對。例如,1950年9月,杜魯門一次全國廣播電視講話中稱「如果共產黨軍事進攻在朝鮮半島獲得成功,這就等於默許其在其它地方進行新的軍事進攻。如果其它地方的自由被消滅,那麼我們就不能指望維持我們自己的自由」(約翰·加迪斯, 2005),現在看來,美國政府並非是為了自由,冷戰其實是意識形態之爭,而並非是自由之爭。顯然,控制行為必須通過掩飾真實意圖的方式以提升正當性,這是為了控制本身的「生存」,相關內容將後面的內容中詳細介紹。
2. 降低預警
信任是一方願意向另一方暴露自己的弱點,而不擔心被控制和利用的心理狀態 (Rousseau , et al., 1998)。受眾是具有健全心理、自由意志和獨立行為的人,而不是沒有意識、任人擺布的機器,如果施控者無法獲得受眾的信任,那麼他們就會為受眾所警惕。我們無法為所欲為地控制他人,正是由於他人存在警惕心理。這類警惕心理主要包括兩方面:動機預警和反控制預警。
- 動機預警
施控者「師出無名」,沒有為自己的控制行為找到能讓人接受的正當性,無論是受眾已經意識或者僅僅是感覺到了施控者的動機不正當,都會導致受眾的行為準則與施控者的行為動機之間產生的相互衝突,從而觸發受眾的警惕和抵抗,這便是動機預警。
動機預警產生的根本原因還是人「趨利避害」的本能。任何生物都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受眾能意識到被控制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的危害,這些危害會激發受眾「避害」的本能,進而觸發受眾內心的預警機制。如果受眾不認可施控者的動機,或者受眾雖然不知道施控者的動機,卻知道施控者需要利用自己來實現動機時,或者懷疑施控者的動機對自身不利,那麼受眾便會警惕並抵抗施控者施加的影響。動機的不正當性只是動機有害的一種表現形式,即使是我們眼中的正當動機,只要受眾認為會損害自身,同樣會觸發其動機預警,例如父母要求孩子學習特長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但如果孩子並不認可這是為了他好,他就有可能抵抗父母的行為。
事實上,由於控制行為是由利益訴求或控制欲驅動,這樣的行為動機本身就會讓人警惕,而大部分洗腦動機的實現還會以損害受眾的利益作為代價,這會很自然地激起受眾的動機預警,如果受眾知道了施控者的真實動機,想要控制受眾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因而,如果想減少動機預警,最好的辦法是用受眾能接受的正當動機掩飾真實動機,而這個表面上的「正當動機」只是施控者創造出來後用於「欺騙」受眾,他內心的真實動機其實並非如此,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降低受眾內心因動機而產生的預警,正如前文例子中陳近南以「反清復明」的大旗掩飾對「錢和女人」的訴求。
- 反控制預警
對於控制而言,控制他人與受眾的獨立自主意識之間是相互矛盾的,它們在本質上不可調和,這也正是「控制」或「洗腦」之所以「臭名昭著」的地方,有誰願意失去獨立自主意識而變成任人控制的木偶呢?正如阻抗理論(reactance theory)認為的那樣,人們會努力保持他們個人行為的自由,並用他們能夠採取的一切行動抵抗這種自由所面臨的威脅 (Brehm, 1966)。當施控者控制受眾的努力被看做是對個人行為自由的威脅,這個人就會採取拒絕合作或者以相反行為來保護自由,這便是反控制預警。
「台獨」勢力就善於利用台灣民眾內心深處強烈的「當家作主」、「住民自治」的願望,打著「本土化」的大旗,大力推動旨在割斷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台獨」(朱南燕, 2005)。台當局將「一國兩制」曲解成大陸企圖變相、間接地吞併台灣,這自然很容易激起台灣民眾的反控制預警,不利於兩岸統一。
施控者不能讓受眾意識到自己心理和行為的改變是施控者施加影響的結果,一旦受眾意識到自己的改變是他人有意控制的結果,那麼反控制預警便會導致洗腦的失敗。
總之,無論是為了提升正當性,還是降低預警,施控者都會掩飾自己的真實動機。這與人們對「宣傳」的認識是一致的。按照傳統,宣傳即操縱,其目的是利用語言符號來控制人們的態度,「任何灌輸、強制的做法和主觀、生硬的說教,都不可能收到好的傳播效果,而只會適得其反」 (海聲, 2001)。
戈培爾曾說過:「當我們感到宣傳的存在時,它便立即失去作用。」
美國戰時新聞辦公室主任埃爾默·戴維斯也說過類似的話:「當宣傳攻勢看起來最不像宣傳時,將最有效。」
掩飾真實動機服從經濟理性,這與控制是一致的。對個體來說,掩飾真實動機不是一種一時衝動的非理性選擇,而是其試圖減小自己的行為風險(提升正當性)和提高控制的成功率(降低預警)的理性策略。
參考文獻:
- 威廉?富布賴特. (1997). 帝國的代價. 世界知識出版社.
- Schoorman, F. D., Mayer, R. C., & Davis, J. H. (1995).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20(20):709-734.
- 約翰?加迪斯. (2005). 遏制戰略:戰後美國國家安全政策評析. (時殷弘, & 李慶四, 翻譯)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 Rousseau, D. M., Sitkin, S. B., Burt, R. S., & Camerer, C. (1998). 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 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23(3):393-404.
- Brehm, J. (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New York:Academic Press.
- 朱南燕. (2005). 論反「台獨」鬥爭中的輿論戰. 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 海聲. (2001). 適應兩岸形勢發展,改進對台廣播宣傳. 軍事記者.
點擊返回本部分緒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