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雙11前,你真的能撿到便宜嗎?

一年一度的雙11就要到了,為了拯救剁手黨,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筆交易到底值不值。

划算的交易會引誘我們購買毫無價值的商品

如今在網路購物,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建議零售價,很多時候,這只是用來誤導消費者的價格,雙11一到,商家的折扣往往會讓大家看起來價格很划算,而引誘我們購買毫無價值的商品。但我們也相信很多人的衣櫃中,有許多買來幾乎沒穿過一次的衣服,也許當時只是因為太划算而購買,也許這不是價格欺騙了你,而是這種交易效用,讓你產生了興奮感,進而引來衝動消費。

同樣便宜3元,為什麼你會覺得一個划算,一個卻不值

如果你發現一家餐廳正在派發優惠券,面值3元,店家告訴你,面值高於4元即可使用,早中晚餐均可,你會把這張優惠券優先使用在哪裡呢?

怎麼花3元,主動權在你手裡,但相比總價昂貴的中餐,你可能更願意把這張優惠券使用在總價較低的早餐中。

這暴露出一個問題,雖然商家給的優惠券是一樣的,但多數消費者認為當商品的價值遠高於市場價格,這筆交易就非常划算。

就如同在奢侈品消費低迷時,消費者往往更青睞價格較低的二線品牌,而一旦商家採取打折策略,使得折後一線品牌與二線品牌持平時,一線品牌的銷售業績又會回升好轉,因為同樣價格下,一線品牌的內在價值要遠高於二線品牌的內在價值,而顯現出極高的性價比。

於是,有的消費者又抵擋不住,開始買買買。

免息分期付款,真的划算嗎

現在的分期購物,大家都心知肚明,雖然宣稱免利息,但並不免手續費,如果把這筆手續費算上,利用excel表中的rate函數,我們很容易計算出,無論是分3期、分6期還是分12期,分期後年化報酬率通常都維持在14~21%左右。

很簡單,比如說信用卡分期1200元,分12期償還,每月除需還款100元之外,還需按分期總金額加收一筆0.76%的手續費,即9.12元,則年化回報率:

=RATE(12,-109.12, 1200)*12

= 16.43%

也許在消費者看來,每月多支付9.12元,可能就是一天的早餐錢,甚至是來回的地鐵錢,省一省,就有了,但是你為這筆交易,付出了年化16.43%的利息,到底值不值呢?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分期還款壓力是小,有限的錢,能購買更多喜歡的東西,即便每月要多交手續費,也比一次性全額還清要好,但真的好嗎?如果這一年投資回報率不能超過所計算出來的借貸年利率,實際上錢的效用並沒有利益最大化。事實上,所有的經濟決策都應該考慮機會成本。

滿88元免郵或滿1000元減50元,於是買了很多不需要的東西

真金白銀的抵扣,看起來非常划算,但這種滿減活動可能會讓我們囤了生活中很多不需要用到的東西。

就好比你本來想買一瓶白醋,雜貨店白醋4元一瓶,網路超市同品牌規格是3.5元一瓶,但必須消費88元才包郵,結果,為了節省這5毛錢,可能在購物車裡買了很多不需要的東西,湊夠了這免郵的門檻,而商家可能在這瓶白醋上少賺了5毛錢,但卻在其他商品上,比線下商超可能貴上不少。

而網路價格是浮動的,一旦有人說買貴了,下次商家在調低價格,看過過往評論的其他消費者,依舊會認為這次降價是一筆划算的交易,而衝動消費。

有很多人覺得這一年,從年頭努力工作到年尾,仍有很多人攢不下錢,是月光族,有些不是因為工資太少,而是這種消費的衝動在支配我們,這周六的雙11,消費趨於理性,我們可理財的錢才會越來越多。


推薦閱讀:

TAG:消費心理學 | 消費 | 理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