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投資的目的是賺錢,賺錢,賺錢。
投資的目的是賺錢
可是投資一定可以賺錢嗎?
如果可以賺錢,那麼可以賺多少錢呢?
對這兩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實際上是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投資動機。
不同的投資動機帶來的是不同的投資行為;不同的投資行為對應不同的投資心理。
華爾街有句古老的格言:市場由兩種力量推動,一種是貪婪,一種是恐懼。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投資中有哪些心裡誤區:
過分自信與控制性幻覺
80%的駕齡超過一年的司機認為自己超出一般水平,很顯然大部分人高估了自己的水平。
比如玩骰子猜大小,賭場老闆們發現賭徒在搖骰子之前下注,明顯比骰子搖完之後下注要大得多。
作出投資決策時,會認為自己對未來的事情有足夠大的把握,似乎自己可以掌握未來的變化。
實際上你對未來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控制能力,只是因為自己參與其中,這是一種過分自信導致的控制幻覺。
實際投資中,過分自信與控制幻覺至少導致三個問題:
首先是頻繁交易:高估信息的準確性和自己分析信息的能力,導致頻繁交易。不但提高了交易成本,也導致更容易作出錯誤的投資決策。
不能充分分散化投資:因為過於自信,導致集中投資,風險集中。即使不考慮後期的市場行情到底如何變化,從資產組合、風險管理等任何一個角度,這種做法本身是不合理的。選擇性過濾信息:只願意接受支持自己判斷的信息,而過濾掉不支持自己的判斷的信息,導致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
驕傲與遺憾心理
人們會避開導致遺憾的行為,而去追求自以為好的行為。
假設你有兩隻股票,股票甲和乙。股票甲目前盈利20%,股票乙目前虧損20%。
絕大多數投資人的選擇是賣出甲而持有乙,因為賣出甲給自己帶來情感的快樂。
而賣出乙則給自己帶來情感的痛苦——我要至少等到乙回到成本價再賣掉。
這就得到了那個看似可笑、卻真實的發生了很多次的結論:人們傾向於過早地賣出賺錢的股票,而長期持有虧錢的股票。
眷戀過去,過度相信經驗
所謂眷戀過去,傾向於將過去的類似投資結果作為評估一項風險決策的考慮因素,甚至是非常重要的。
當某個不懂市場的投資者大量買進某支股票或者基金,可能並不是發現了投資價值也不是對這項投資進行了風險決策。
僅僅是根據鄰居買了賺錢了,孩子他二舅買了賺錢了等原因,做出了投資決策。
這種行為稱之為「財富效應」,等他自己投資賺到錢以後,這種財富效應就更明顯了。
有一點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投資的風險和收益與過去該項投資的業績沒有直接的關係,甚至過去的高收益一般會代表透支其未來收益,從而導致高收益的保持是非常困難的。
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實驗:
第一次實驗:要求80名金融學本科生作出參與或者不參與關於硬幣正反面的賭博決策,30%的人選擇參與。
第二次實驗,另外找同樣教育背景的80人參與該實驗,不同在於,事先由組織人員無償贈送給他們參與這項賭博的賭金15美元。結果,80%的人選擇了參與。
這就是有名的「賭場的錢效應」:在賭場里,人們傾向於不把賭博賺來的錢當作「自己的」,而是當作「賭場」的大不了輸回去。
拉斯維加斯的每家賭城裡,只要你入住酒店,房間里幾乎都有贈送的一點籌碼,這就是賭場老闆的高明之處。
同樣的,在一般的投資決策中,一旦以前的同類的投資決策賺了錢,許多人傾向於兩種判斷:
第一就是剛才講的,用經驗來判斷這個投資是很好的,繼續投資甚至追加。
第二個判斷:這錢是白賺來的,不是我的,繼續投資,大不了虧掉。
從而,我們不斷地看到有人在大牛市的歷程中不斷的追加投資。
把「眷戀過去」作為一種心理誤區,並不是否認總結投資經驗的重要性。必須承認,在資本市場的背後有維持其運作的最基本的規律所在,這是難以改變的。
但是我們同時認為,這種不變的規律,表現形式卻是多種多樣的。
不是資本市場沒有規律,而是我們還不夠認識它。
我們對其規律的粗淺的認知,可能導致的是更大的虧損。
於是,聽到了業內資深人士一句讓我們回味無窮的話:賺大錢靠智慧,賺小錢靠技術,虧錢靠知識。
投資是高智商的遊戲,在這個遊戲里,只有戰勝了自己,才能戰勝別人。
既然稱之為心理誤區,那就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對於這些誤區的把握可以幫助我們儘可能地避免這一類的錯誤。
巴菲特爺爺說了:我跟大多數的投資者一樣,也會貪婪和恐懼。但是我跟大多數投資者不同的是,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決定沒事的時候,多讀讀巴菲特爺爺的名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