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學術追夢人要有離開「象牙塔」的準備

不是每位足球學校的畢業生都會獲得職業合同,同樣的,也不是所有的年輕科學家都會終身從事研究工作。英國社會學家Chris Platts在寫博士論文前,調查了英國俱樂部的足球學校中的300多位年齡在十七八歲的小球員,這些小球員都希望走上職業球員之路。最近,Platts在接受The Guardian採訪時表示,如今這些球員只有4位獲得了職業合同。也就是說,淘汰率接近99%。

Nature上周的職業專欄做了一項調查,對象是世界範圍內5700多名博士在讀的年輕科學家,其中四分之三的調查對象表示,當自己畢業後會尋求走上職業研究的道路。調查數據顯示,這些年輕的學術追夢人比足球學校畢業生走上職業道路的幾率要高。調查沒有取得全球數據,英國的數據顯示,每100位博士研究生,有三到四位能在大學中拿到終身教職。簡而言之,大多數博士生需要在學術界之外另做打算。博士生導師在這方面可能有必要跟自己的學生們交個底,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多年來,世界範圍內科學界培養的博士生數量超過了學術體系的需求。參與這項調查的大多數年輕科學家可能永遠都無法進入學術界。即使對於很多進入學術界的年輕人來說,等待他們的也將是從一份短期合同到另一份短期合約,最後萌生轉行的念頭。博士生和博士後如果不走學術道路,進入其他行業,也是很棒的選擇。許多人會在產業界遇見和學術界類似的挑戰和激勵。而且,大量接受過良好教育和學術訓練的科學家進入產業界,把他們科學精神和對證據的尊重帶進社會,對於科學和社會整體而言是有益的。對年輕科學家來說,在職業發展的早期採取更加務實的態度,無疑是有好處的,因為此時他們還有時間調整自己的目標。

Nature的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受訪對象跟自己的博士生導師在職業方面的交流效率不高。當他們討論未來發展可能性的時候,非學術性工作一般很少討論到,也似乎不太重要。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自己的導師在非學術性職業方面給出了有益建議」都選了「不同意」或者「強烈不同意」。導師們都是大忙人,但是他們在學生面前,通常都是大學或者學術系統的「臉面」。因此,學生尋求指導,肯定會想到導師。至少,導師也應該讓學生到大學職業服務中心去問,而這個組織也應該更多地關注學術界之外的職業選擇。從豐富的可能性中獲益的,不只是大學本科生。事實上,研究生可能需要更多關注和建議,因為很多人,包括研究生自己,都認為他們走學術道路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這次調查中,另一個重點問題是心理健康。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將心理健康列為關注領域,45%的學生表示,他們曾因博士學位問題導致焦慮或抑鬱症尋求過幫助。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從所在機構得到了有用的幫助(當然這也就表示三分之二的人未獲得有用的幫助)。然而,也有5%的人表示無法在任何地方獲得幫助,因為在許多國家,獲得心理健康支持一般是比較困難的。這表明,在教育體系中的年輕人可能比體系外的其他人接受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務。

如果說學術界的年輕科學家的前景是喜憂參半的,那麼幸運的是,大多數人似乎並沒有放棄希望。事實上,值得注意的是,近八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於攻讀博士學位的決定感到滿意。反映了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有大好的機會,能接觸到良好的設施,對自己接受的指導也是滿意的。就像足球運動員那樣,只有一部分人會進入到職業聯賽,這部分人會進入學術領域發展自己的事業,會發現自己的選擇是有回報的、也讓他們滿意。但對另一部分年輕科學家,或許該有人來告訴他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推薦閱讀:

TAG:科學家 | 職業發展 | 學術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