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知筆記說起
為知筆記估計知道的人不是特別多,其實就是一款筆記軟體,和蘋果手機自帶的記事本差不多,可以在電腦,平板,手機等多個設備無縫同步,類似的軟體還有evernote,有道筆記,simplenote等。
已經不記得怎麼找到為知筆記的了,一直都有記事和管理一些日程的需要,在X18S工廠的時候拜大胖Eamon的壞脾氣所賜,不管去倉庫,還是車間,或者去加工廠,五金市場身邊都帶著一個本子,大小事情都會記下來,一個個盯著處理,然後彙報,實際證明這個習慣在當時免除了不少麻煩,並在在後來帶來了很多機會。
然後就是技術進步,手機開始智能化,我最開始用的智能手機是黑莓的8700,發簡訊和郵件都非常順手,twitter玩的也很溜,重要的記事都是在gmail里做,也還方便有效。
在電腦上有一段時間是在excel表格里來做,包括各種聯繫電話,每周新建一個表格,出門的時候就直接把表格列印出來,只是我用的表格功能比較皮毛,感覺限制比較大,最終放棄。然後在google doc上來做,網頁版,08年前後,那時候google為了解決穩定性還可以使用離線版本。只是後來使用google的服務越來越麻煩,並且用google doc做這件事有點牛刀小用,後來隨著網盤興起筆記就順便用起來evernote,evernote在發展的過程中功能越來越多,有一次版本更新後在手機上每次打開筆記都需要重新下載,而不是緩存到手機上,3G之前的移動網路下下載圖文筆記下載時間過於漫長,然後開始新一輪的物色和試用,有道筆記貌似也用過,不過已經忘了為什麼排除的了,最後留下來的就是為知筆記。
轉到simplenote也是去年的事,那時候為知筆記開始朝團隊和群組方向發展,推出一些相關的功能,每次打開都是和我不相關的團隊筆記,然後對免費的功能進行限制,比如最大的限制就是只能免費同步100天,並且只有一個歷史版本,這就明擺著取消免費用戶,這年頭基本都是手機和電腦搭配使用,不能同步的筆記完全是自費武功。不過為知是降低了VIP用戶的費用,每年60RMB,其實我也不記得最開始是多少費用了,最開始可以付費購買VIP,如果一直使用還會有非常可觀的積分,然後積分還可以兌換VIP,貌似幾年下來我兌換了一年的VIP都不止,那時候的為知感覺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即使在免費的版本夠用的情況下我還是一直付費的,現在為知的經營方式也沒有什麼錯,只是感覺沒有那麼好玩了,太一本正經了,所以我就選擇離開了。
然後就發現了wordpress的同門simplenote,但是兩者沒啥關係,比如simplenote就不能直接同步到wordpress上,simplenote簡單到連圖片都不能插入,不過還好支持markdown,有歷史版本管理,純文本體積夠小,同步速度夠快,電腦手機全平台覆蓋,這些對我來說就夠了。
我第一次購買為知筆記的VIP會員時還有活動,應該是購買一年的VIP送一本**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那是2010前後,看了發現書里的知識管理理念還是很有幫助的。作為文科生,接觸製造業還是有難度的,那幾年還算比較自由,花了不少時間整理鋼管車的加工工藝,放在越野E族的論壇上,後來做加工這一行最初的客戶都是在越野E族上積累起來的。
書里的主要觀點就是把一件事用通俗簡單的語言表達清楚才能證明你完全掌握了,*然後就是把自己的知識分享出去,讓別人知道你有這方面的專長*。為知筆記當時的想法就是幫你把知識整理出來,為知也有自己分享筆記的方式,但是實在太孤立,貌似分享這一部分現在的知乎做的更好。
有人可能認為分享這件事微信做的更好,因為有朋友圈,有公眾號,有微信群,但是微信的分享保質期太短,再熱門的話題也不過一星期,馬上被新的話題掩蓋,更何況還是偏技術的文章。即使有朋友特別關注這一方面,當時看到了,幾個月後想起來找就很困難,出於這個原因我不大願意在微信上發東西。放在知乎或者是自己的網站是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內容會一直在一個固定的地方,當然我隨時可以轉到微信上。
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當時的文章,大部分還是流於淺顯,不少鋼管加工工藝只是了解而已,沒有實際操作過,算不上掌握,這幾年基本上都重頭折騰了一遍,大概現在可以把鋼管涉及到的加工工藝用簡單的語言表達清楚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