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走來的康養產業

今年以來,生活中所見到的健身房越來越多,耳朵中聽到的康養產業包括養生、養老的呼聲越來越高,媒體無論互聯網還是電視中關於健康和養老的專題探討也多了起來。

知乎中微信進軍醫療保險市場的文章、經濟半小時退休夫婦住房反向貸款以房養老的案例、健身養生微信公號里的肌肉男女、各地爭相鬥艷開啟的文化旅遊大會及門票優惠周活動,等等,如同時代的號角,想把沉睡不知歸路的人們喊醒來。

與3D列印技術列印人體器官、華大基因等機構編輯人體基因等似乎可以無限延長人類生命的綜合醫療科技相比,人們時下的健康和如何養老這樣的問題似乎更宏觀、更接地氣。

畢竟最好的技術一般不是大眾可以知曉、享用的,高昂的費用等因素鑄就了天然的門檻。

傳統的、新興的、大眾的、高技術的各種健康、養老方式方法模式和場景,為時下的人們提供著越來越豐富多彩、高性價比的服務。

隨著人們對這些服務的認同、接受、消費,康養產業姍姍走來。

很多地方開始從內心裏面注重生態環境的修復和建設,升級以往的旅遊產業觀念,希望遊客不僅能夠來到這裡通過吃、購、游、娛、住等消費幫助景區周邊民眾致富,更希望優美的生態環境能夠吸引八方投資客商來此興建新興醫療、養老機構,拉動地方康養產業的大發展。

城市中許多具備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群聚集區——社區、高校、機關單位等周邊,出現了很多健身房、足療按摩等商業機構。甚至有些地方創新出一種相互幫扶為核心機制的「時間銀行」——通過社區內鄰里互助時間的登記建卡(用來存儲時間的銀行卡)來兌換相互的服務、各種日常用品,和睦鄰里、幫扶鰥寡孤獨者。

炒了不短時間的「以房養老」政策也正在試點省份有序展開。比如,北京兩位七十多歲的退休夫婦以往每月共計七千多元的退休金應付消費日益高企的生活與隨時可能發生的就醫等壓力令他們的生活捉襟見肘。把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後,每月能夠按時領取到的九千多元,加上房子出租後的五千多元,收入一下達到了兩萬二三元。如果他們住養老院,手頭還能剩下每月的兩萬元,相對寬裕,可以出去旅遊、買自己想要的各種東西。

「以房養老」帶給他們生活的巨大變化比如物質保障、醫療保障、休閑旅遊保障等的強化,兩相對比,個人感覺在沒有更好配套政策前提下的確不錯。

至少改善提高了很多老人的生活品質,給予他們更多選擇。

那些沒事兒就被晾曬出來的健身牛人老頭、老太太,之所以能夠有空有閑去強身健體,主要還是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以房養老」這種做法顯然就是為了激活老年人手中沉澱的資產、拉動消費經濟持續增長而設計的。

不過根據我的觀察,這個政策也許在一線城市還比較好推行,在二三線與農村地區可能會遇到不小的阻力。

原因無他,主要是個理念問題。

你如果是農村的,你讓他們住到養老院,與向全村人宣布「你不養父母」了沒有太大區別。父母臉面掛不住,村裡人也會看笑話的。這個輿論環境在大家的理念沒轉變的前提下是很難改變的。我覺得至少得一代人才能徹底扭轉,急不來。

此外,儘管國家在養老賬戶建立方面近年來下了不少功夫,但人口基數的龐大使得這些努力還不夠,還得加油干。

其中,個人覺得最主要的還得是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讓大家在國家經濟轉型創新發展中可以分享到更多實實在在的紅利,全面達到高質量的小康標準,收入水平持續走高、跑贏通脹增速。

如此,再加上國家給大家編織的社保底線,才會讓大家心安不少,讓人們可以安度晚年。

政府抓好扶貧攻堅、高質量小康社會建設、收入分配改革和產業政策與發展規劃這些宏觀問題,市場解決好諸如個人如何養老這樣很微觀具體的問題,康養產業勢必會步入一個騰飛期,創造很多新的投資風口,貢獻經濟增長,服務民生需求,造就一批新富,促進社會形態走向更高層面——一個大家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高品質社會。

(完結)

封面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推薦閱讀:

Nike 夜跑族必須注意的幾個事項 D1xxx
為什麼有的人的眼睛又黑又亮?
為什麼我總是打哈欠?
如何增肥?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TAG:健康 | 養老 | 產業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