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2.3 態度所扮演的中心角色

一個議題被提出後,為什麼有的人贊同,有的人反對?為什麼有些人你喜歡,有些人你卻討厭?為什麼你會支持節約,反對浪費?……這些均和你的態度有關。

人在感受或行為時不可能完全保持中立,而是表現出一定的傾向性,在個體信念中對身邊的人、事或物有著積極或消極的評價,這就是態度(attitude)(Eagly & Chaiken, 2005)。

當你看到一輛進口汽車時,想一想你對這輛汽車的態度。

  • 首先,你的認知反應是什麼?你認識這是一輛進口的某品牌汽車,外觀時尚,耗油低,性價比高,等等。
  • 其次,你會產生什麼情緒反應?當兩國關係平緩時,你也許並不會注意到自身的情緒反應,或者你會眼前一亮,喜歡上這輛車,當兩國關係緊張時,你看到這輛進口車也許會感到憤怒或厭惡。
  • 最後,你會有什麼行為傾向?你也許會想著要買一輛,也許會想著應該把這輛車砸了。這些組成了你對這輛進口車的態度。

上述過程包含了我們對相關事物的認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和行為傾向behavior tendency)(即態度「ABC」),心理學家認為態度由這三個維度組成。人們對某種主張、學說、觀念、思想等確信、堅持而敬仰的態度就是我們常指的信念/信仰。

對於人類來講,態度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本能,當人們對外界事物有了最初最淺的印象,人們再描述這個事物時將不可避免地包含好與壞的評價,哪怕這個事物已經脫離了我們的認知,我們仍舊能形成對這個事物的態度(比如喜歡或不喜歡)。一般而言,態度具有以下的特點:

  1. 態度是容易獲取的傾向性評價。態度最能體現我們立場的傾向性,直觀且易於獲取,它像是我們「沒過腦子」的心理反應,我們幾乎沒經過任何考慮就獲得了對某些事物的特定傾向性評價,如條件反射一般。態度的進化意義在於,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去仔細思考我們所處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或刺激,更不需要進行理性的系統反應,我們腦海中就會出現一般性的態度,並按照其指引來決策,特別是當這些決策對我們而言不是特別重要時。
  2. 態度影響認知。認知是態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認知的形成也會受到態度的影響。很多態度並沒有以認知作為基礎(它往往是情緒反應的產物),然而這些態度卻會影響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和信念,這些認知和信念可能會填補原先的缺失,並反過來強化態度。比如你不喜歡某個人,剛開始你也說不上來到底為什麼不喜歡他,你很可能會特別注意他,為的是找出他到底哪裡不討你喜歡,或多或少你都會發現一些細節,這些細節在你對他態度的影響下轉化成了對他的認知,如果你沒有相應的態度,也許這些帶有偏見性的認知就不會產生,一旦這些偏見性的認知產生,它們會反過來會強化你的態度。態度會引導知覺和認知的過程,兩者會相互促進和加強。
  3. 態度可以定義自我。態度是我們對外界事物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等方面,它至關重要,體現的是我們的自我定義,這是不同人之間的重要差別。不同的態度和立場最終導致了不同個性和行為的人,如果施控者改變了一個人的態度,那麼很可能意味著他從「態度的自我定義」上改變了這個人,對自我認知的改變不僅僅會導致這個人的認知改變,還可能包括人格上的改變,正如發生在邪教或產銷組織中的那樣。

我們之所以重視態度,是由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會面臨著無數的選擇,而態度是我們進行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當人們對某件事做出好或壞的傾向性評價時,他們選擇的傾向性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哪怕他們的態度並不會給他們提供最佳的決策(很多時候依照態度作出的決策往往是錯誤的,比如種族歧視等偏見),但它一旦出現就會對我們的決策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對事和人表現出的態度常常能較好地預測以後的行為 (Wilson & Bar-Anan, 2008),研究顯示,個體的外顯態度[1]和內隱態度[2]都有助於預測其行為 (Greenwald , et al., 2009),同時利用兩者進行行為預測可能比單獨使用其中的一種更加準確 (Spence & Townsend, 2007)。

對於洗腦而言,態度是整個心理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事實上,我們判斷一個行為是否為洗腦往往就是通過觀察當事人態度的是否發生改變。從控制的角度說,態度往往是行為的催化劑,態度的三個成分中的任何一方面改變均可能對人的態度產生影響,這就是態度對於控制而言的重要性所在。基於此,態度往往成了施控者的突破口。

那麼,態度和信念的變化能給施控者帶來什麼好處呢?這種潛質的好處是難以估量的,因為內在態度的變化往往是行為變化的基礎,大量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

備註:

  1. 外顯態度,指我們意識到的並易於報告的態度,比如當你被問及:「你對洗腦的看法如何?」時,你能想到的評價就是你對洗腦的外顯態度。
  2. 內隱態度,指自然而言、不受控制態度,它常是無意識的評價,比如美國的部分白人在看到黑人後就會本能地歧視,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對黑人不友好,性別歧視同樣是如此。

參考文獻:

  1. Eagly, A., & Chaiken, S. (2005). Attitude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In D.Albarracin, B.T.Johnson, & M.P.zanna, The handbook of attitudes. Mahwah,NJ:Erlbaum.
  2. Wilson, T., & Bar-Anan, Y. (2008). The Unseen Mind. Science , 321(5892):1046-1047.
  3. Greenwald, A., Poehlman, T., Uhlmann, E., & Banaji, M. (2009).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II. Meta-analysis of predictive valid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 97(1):17-41.
  4. Spence, A., & Townsend, E. (2007). Predicting behaviour towa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us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British Juo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 46:437-457.

點擊返回本部分緒論

推薦閱讀:

2.3.5 受眾的行為意義

TAG:態度 | 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