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中年,與90後共鳴 | 獨家對話《尋找手藝》導演張景
歡迎光臨DOCO熱紀錄
一年365天
陪你悅享真實世界
在這樣一個被二進位數碼和網路主宰的時代,任何領域的流量在任何時間都在被不同的「網紅」所吸引著。
紀錄片領域,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說2016年的紀錄片網紅是那部在b站一炮而紅的《我在故宮修文物》,那此刻紀錄片領域裡最當紅的炸子雞,可就非《尋找手藝》和它的導演張景莫屬了。
他們紅到什麼程度?
鍾立風、小河免費獻聲、操刀作詞作曲:《黑鳥,你在哪裡》
毒sir、蘿貝貝等一眾微信公眾號大V甘當自來水免費寫文推薦;
片子被b站以大首頁輪播圖的方式推薦;
糊滿屏的彈幕瘋狂為手藝人打call。
··· ···
可這部網紅紀錄片,其實並不「漂亮」——它看上去很糙:
旁白是導演自己寫、自己配音的,普通話堪憂,而且還瀰漫著70後特有的迷之幽默。
比如,他會對被拍攝手藝人的外貌作出一些自己的註解:
「紋身」?看到這旁白,恐怕圖騰本人都想發彈幕吐槽了吧!
畫面出自被導演臨時拉來當攝影師的司機之手,「任性」得感人,而且經常穿幫!
後期更是全憑導演一己之力搞定,連個調色也沒有。
但奇幻之處就在於,正是這樣一部看上去「太不專業」「特別糙」,實則承載著傳統文化自信、兼具廟堂文化屬性的紀錄片,就這樣在90後文化矩陣中最具後現代屬性的b站躥紅了。
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能賣掉房子、跟兩個影視圈門外漢走遍中國、拍一部這麼糙的紀錄片呢?
揣著一肚子的疑問和被《尋找手藝》真誠質樸打動的激動心情,「DOCO熱紀錄」誠意邀約了這位風頭正勁的導演,有了以下這場肆意暢談的獨家訪談。
拍這部片子的啟動資金,是導演張景賣掉那套位於燕郊實則隸屬於妻子名下的房產才湊齊的。
但其實,誠如導演在《尋找手藝》開篇所言,此前他是一位在北京有兩套房、兩輛車、年收入三四十萬的「成功人士」,還做過不少「有意義」的大事:
救過兩個人的命。
一部片子讓某個行業得到國家級重視。 某部片子讓某個行業整體漲工資一級。某部片子促成一部行業立法的誕生。某部片子協助某國際組織每年為中國投入2個億。
但他覺得,這不是夢想,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想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這件事情,是什麼呢?
導演說:
他出生在湖南西部的一個山村,村子裡,唯一需要購買的物資是鹽,其他生活用品,大到房子,口糧,小到蔬菜,傢具等,都能自給自足,靠的是老人們傳下來的手藝。
他覺得:
手藝人,是最聰明的人。
他們也要耕種勞作,但卻仍可以在閑暇時光,用一門手藝,造出許多物件。這是屬於他的鄉土記憶。
隨著時代的大潮翻滾而來,村子裡曾經裹挾著泥土氣息和不同地域特色的茶杯,已經被如今快餐式的塑料瓶兒所取代。但手藝人的智慧至少可以作為影像保留下來,畢竟這些智慧讓中國得以延續數千年。也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中國,遠遠不止你身邊經常看到的那些現代文明。
▲圖為導演張景與女兒
所以,他給妻子「畫餅」,打包票說這部片子不僅能賺錢,而且很有意義。
於是,賣掉房子後,導演又東拼西湊了部分資金,就這樣開始了他長達三年的《尋找手藝》拍攝、製作之路。
▲圖為導演張景在拍攝過程中
關於拍攝團隊,導演本人在其發佈於豆瓣上的《導演手記》中寫道:
一輛10年老破車,兩台二手攝像機,兩支低端二手鏡頭,一台二手錄音機,300來個沒有把握的拍攝點。
除了我有電視台的工作經驗,其他三個人都是紀錄片的外行,臨時辭了工作加入拍攝,說這是草台班子一點也不誇張。我們就這麼啟程了。
▲圖為「草台班子」出發前
其實,關於這個只有四個人的「草台班子」是導演刻意為之——原是導演助理且只有一點點攝影基礎的小蔣、司機何思庚、外聯喻攀,是導演從80多位候選人裡面篩出來的。
為什麼?
因為專業的攝影師氣場太強,會嚇到手藝人,這與導演「仰視手藝人大智慧」的拍攝初衷相左。
導演在採訪過程中還特彆強調:
自己從這些所謂的「門外漢」身上,學到了很多。
導演在剛上路的時候,遇到索要採訪勞務報酬或者拒絕採訪的手藝人,會生氣,會委屈,總覺得:
自己可是賣了房子來拍片子的,只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免費幫助手藝人宣傳,沒想到手藝人卻還要收費/拒絕,真是不領情。
可是團隊中的喻攀特別好,他會直接跟這些手藝人說:
大哥,求求您了,讓我們拍您吧!
我們不是媒體,我們就是特別愛好這個,所以想拍一拍,求求您了,我們不打擾您,讓我們拍吧!
▲圖為身兼數職的喻攀正在工作
恰恰是這樣的表達和溝通,會讓手藝人感受到尊重。
而這份質樸自然的溝通,也是導演張景本人——一位十年傳統媒體從業經驗的專業人士所不具備的。
事實證明,「門外漢」成員質樸真誠的做法也得到了受眾,尤其是90後受眾的肯定——「接地氣」、「不端著」、「不裝」,是大部分90後粉絲最看重的一點。
而且導演明確表示:
《尋找手藝》會有第二季;
仍然還會保持這個拍攝團隊、沿用同樣的拍攝製作風格。
129天,3萬多公里,跨越23個省,記錄199名傳統手藝人,268個小時的素材,60多次剪輯,最終才凝結成這部很「擰巴」的、221分鐘的《尋找手藝》。
為什麼「擰巴」?怎麼還能「升華」?
一是因為:
它誕生的過程,
是導演從「有功利心」到「無為而為」的心路歷程。
從給妻子「畫餅」賣房為拍一部「有意義」的片子,到意識到自己「傳統媒體高高在上、理所當然的特權心理」並不正確,再到被製作佛像的手藝人土旦「抽醒」,導演自己說:
看到這些手藝人做的事兒,我覺得自己所謂的「意義」其實很渺小;
手藝人從來不說什麼工匠精神,他們只是去做。做好這件事請而已,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活計,對得起手藝。我做的是什麼呢?其實,除了我用的是電子設備之外,我跟他們一樣,也不過是個手藝人罷了。
二是因為:
它最接地氣、最質樸、最「不專業」的拍攝方式背後,其實包含了一個宏大的、具有廟堂文化屬性的內核——民族自信。
廟堂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本就是難以調和的三種不同的文化風格。
影視傳播領域的從業者,都在為「如何用大眾文化手段傳播廟堂文化與精英文化?」而費勁心力。
但《尋找手藝》做到了,用的是最不「廟堂」的手法——接地氣、抖機靈、不修飾、夠真實。
或許也正是這些「糙」點,讓習慣了代表「廟堂文化」發言的傳統媒體一時拿不定主意。
或許,從b站躥紅,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受眾的反應證明了,這種「擰巴」奏效了。
接受採訪這天,是DOCO君第一次見到導演張景本人。
他精瘦、矍鑠,穿衣服卻很隨意。
聊嗨了以後,他介紹說:
我穿的鞋,女鞋;
褲子,童裝;T恤,童裝;外套,也是童裝。因為個子矮... ...
可是《尋找手藝》行前,他卻還是個「豪車身邊過,到底意難平」的「成功人士」。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我聯想到《尋找手藝》第一集開篇的那段話:
設想一下——
你在北京有兩套房子,兩輛車,兩個可愛的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庭,年收入三四十萬。這,算不算完美呢?而事實的體會是——自己如同一隻鬆鬆垮垮的拖鞋,每天承受著生活的壓力,還要接受與現實的摩擦;唯有深夜入眠,才有片段屬於自己的幻想。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這是什麼?赤裸裸的中年危機!
每一天,都有新的男人遭遇中年危機:
有的人用新鮮的肉體逃避自身衰老的現實;
有的人端起保溫杯、搓著核桃念珠尋求內心的平靜;卻很少有人鼓起勇氣,把自己打碎、把生活推倒,重頭來過。
而張景,就屬於最後一種。
他也成功了。
採訪過程中,他接到了夫人的電話,或許是對他忙碌的生活有所抱怨,導演憨憨地笑答:
沒辦法,網紅嘛,理解一下啦~
▲圖為張景導演正在與夫人通電話
放下電話,他說:
老婆做了我最愛吃的菜,昨天我就沒吃,太忙了!
她現在在家都叫我張網紅!
或許正是這份「毀掉」舊生活的勇氣,讓他身上絲毫沒有中年男人的酒肉氣息和對髮妻的不耐煩,反而散發出一份淡然、平和,以及對生活的知足與珍惜。
也正是這份勇氣,重塑出一顆年輕的心,而用心拍的東西、寫的字、說的話,自然能被聽見、被理解、被接受。
導演說:
第一次感受到鼓勵,來自一群初中生。
是我的朋友,看過片子,覺得很喜歡,就拿到孩子班上當「科教片」放,結果孩子們都喜歡,後來就在當地初中普及開來。他還發動孩子們幫我做了反饋表,將近半米高的反饋表!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生動、鮮活的氣息!在這之後,就是b站。我原先以為「二次元」嘛,就是「不務正業」,後來看彈幕、看評論才體會到——原來90後,是一群非常正能量、非常有民族自信的年輕人。是年輕人震撼了我。看到彈幕,很欣喜,甚至有一種「得逞」的感覺,因為我的「小計謀」被理解了,看懂了。
說這些話的時候,這個1974年生人的中年男人,開心得像個孩子。
採訪後記:
兩個導演自己或許尚未意識到的問題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
改革的步伐像是投入湖中的一顆石子,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正在被它的漣漪所波及。
身處城市的我們,最先感受到變化;
而偏遠地區的手藝人,正感受到它的餘波。
張景的《尋找手藝》剛好記錄下這個傳統手藝「從有到無」的過程。
例如,貴州小黃村兩位手工造紙的老婆婆最後一次手工造紙。
張景來的這天,兩位老婆婆打算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就不再做了。
而做完當天那十幾張,小黃村的造紙術或許也隨之失傳。
可兩位奶奶卻很淡然,面對鏡頭,只說:
這下我們的照片到北京了,
就算名字到了也好!
而這句話,令無數人動容。
又例如,雲南傣族那位做油紙傘的老爺爺,溫坎。
張景記錄下了老人做傘的全過程,每一個手勢、每一個步驟、每一次失敗,甚至是老人細微的表情變化。
再例如,戈壁灘上演奏巴拉曼的胡大拜爾地。
戈壁灘的風沙、星斗、胡大拜爾地的歌聲與生活、巴拉曼的選材與製作,都在鏡頭中展現。
是而,《尋找手藝》里,絕不僅僅只有手藝,還有手藝人的生活氣息。
張景,以一個「局外人」的視角切入被拍攝者的生活,卻記錄下被拍攝者,即不同文化圈層中的「局內人」最難展現出的「特殊語言」和文化符號。
多少人類學、社會學大拿絞盡腦汁想要記錄的「文化狀態」被張景用如此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拿下,實在難能可貴。
時代的齒輪從不為任何人停留。
記錄的速度總也趕不上手藝消逝的速度。
為什麼90後會對片子有感觸?
作為最老的90後,DOCO君覺得自己有些發言的資格。
90後,是成長在時代夾縫中的一群人。不似80後的童年全然貧瘠,也不似00後自帶「國際化」基因。
90後,在貧瘠的物質文化環境中出生,有過一個星期只有5毛錢零花的日子;卻也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見足了世面。
90後,見證了時代的巨變,親眼看見自己的生活天翻地覆。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從祖輩身上繼承了些民俗習慣,卻在匆匆忙忙的歲月里突然發現——那些小時候的物件兒、習慣,竟然隨著爺爺奶奶的遠去而漸漸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些模糊、卻依然溫暖的記憶。
似乎,90後身上,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悲涼,我們總在送別。
也許正是在這份「送別」中的成長、疑惑和彷徨,讓我們喜歡觸碰真實的溫度,喜歡在紀錄片中拚命回想,只盼能守住片點記憶的火光。
所以為什麼b站是「紀錄片平台」?這或許與b站受眾的時代基因密切相關。
手藝人的智慧,是從土地里生髮出來的;
手藝人,也是守藝人,這些手藝,是穿越歷史長河的、有溫度的信物;
這是民族的底蘊與信心。
希望民族復興的路上,面對時代的漣漪,它們不是終將消逝的過去;
願往事猶可追,來者有可繼。
B站全集觀看:【原創/紀錄片】尋找手藝(全5集)2017_人文歷史_紀錄片_bilibili_嗶哩嗶哩
——————————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DOCO熱紀錄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愛奇藝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駐!
官方APP:DOCO熱紀錄
推薦閱讀:
※這可能是最古老的女裝cos,coser們都是漁民,重點是能歌善舞
※[i·寧德] 穆陽油紙傘一把,千年福安夢未醒
※摺扇都分什麼材質的?古方或和尚頭是怎麼分的?古方的好不好?
※木匠故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