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讀懂一款茶 | 小青柑為什麼一定要新會的?其中的普洱又有什麼講究?

香記特別推出了「七天讀懂一款茶」專欄。這周為您呈現的將是網紅小青柑!每日12點,敬請關注。

七天讀懂一款茶

第一天:小青柑為什麼可以成為「網紅」?

第二天:小青柑是柑普嗎?

第三天:小青柑,只服這一款

第四天:小青柑為什麼一定要新會的?其中的普洱又有什麼講究?

敬請期待

第五天:烘乾、生曬、蒸曬小青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第六天:小青柑的正確打開方式

第七天:清鮮柑子與古樹普洱的殊妙結合,是口感的一次升華。

近年來,小青柑的熱度居高不下,新會柑果所制的柑普,更是被茶界老饕們所追求。

但是,如果說小青柑的柑果一定要用新會柑,勢必造成很多爭論與不服。

我們姑且來看看正宗新會柑和其他小青柑有什麼平常人都可以分辨的區別

1. 首先,看新鮮柑果的外形

新會柑的柑皮較厚,約2.2mm,顏色均勻,玲瓏青潤,油包粒密實,並且清晰可見

而很多冒充新會柑的外地柑,都不會像小青柑那樣圓潤,有些甚至略扁,以橘子冒充,毛孔粗而不均,容易扯爛。

外地小青柑(左)新會小青柑(右)

這些特點,都會造成口感上的差異,也是區分成品小青柑的重要鋪墊。

2. 其次,並不是所有柑普都有「白霜」

正品的新會小青柑,外面呈墨綠色,陳放半年後,可能會出現白霜(判斷乾果品質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柑油多的可能會更早。

而且,通常只有新會核心產區的青皮才會有「白霜」的現象。

越是核心產區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製成的柑果也就越香。

從加工工藝上來說,要想有白霜,必須保證表面油囊的活性,小青柑的油囊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產生「白霜」,小青柑的價值也隨之降低

為了保證油囊的活性及完整性,只有通過反覆日晒和低溫長時間烘焙的工藝,小青柑表面才會析出白霜。

而高溫烘焙的小青柑,柑果表面的油囊活性大都遭到破壞,難以有白霜現象。

冒牌的新會小青柑,工藝上也有粗製濫造之嫌,不會出現白霜。

以上均為小外地小青柑

3. 茶底的選擇

說完了柑果,再說茶底上的講究。

自從小青柑火了,很多人為了趕時髦往裡面塞什麼的有:紅茶、白茶,最常見的是普洱熟茶。

市場上冒用新會之名的小青柑,多採用級別較低的普洱,入口苦澀,水味雜味重,茶湯黯淡色濁。別說口感,安全係數也不高。

想告訴大家的是,只有好底子的熟洱才能夠與柑果同呼吸、同陳化。

若是能與陳年陳韻的古樹熟普相知相遇,更是一件幸事。

當小青柑遇上2006年的古樹熟普,茶湯油亮通透有光澤,呈琥珀色或酒紅色,品嘗起來茶味醇厚,有淡淡果香荷香,先甘後甜。

充足的茶氣,細膩的湯感,在舌尖上譜一章協奏曲,甘醇溢彩。

假以時日,清醇的果香味融合普洱茶葉醇厚甘香之味,兩者將越來越「默契」、越陳越香,形成柑普茶的特色風味。而時間,就是催化這種滋味的「酵菌」。

現在問題來了,某些幾十塊錢一斤的小青柑到底是不是新會柑?

相信看完了這篇,大家自有判斷。

蒸曬普洱小青柑

小青柑在去年爆紅後,今年勢頭依舊旺盛。這一期,咱家一直處在熱銷排行榜頭牌的蒸曬小青柑,成了當之無愧的主角。

柑普的製作由柑樹花兒開放算起,結果兒、採摘,再到古樹普洱茶料的填入,一蒸一曬間,柑兒的甜香與熟普的醇厚交織融合,大道集成,是功夫的考驗,亦是大自然的饋贈。

可泡可煮,宜收宜藏,作為佳禮饋贈更是滿滿心意的表達。

小青柑禮盒於10月22日起開始預售,所有訂單將於10月28日發貨。

推薦閱讀:

茶商的「格局」
普洱茶,不講「升值」還能講什麼?
世界那麼大,茶餅為何偏愛棉紙包裝?
普洱茶界失掉自信力了嗎?
普洱茶各茶區的特點有哪些?

TAG:普洱茶 |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