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涵案例】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

文/劉啟涵(教育心理學博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日前,啟涵心理接待了一位具有依賴性人格的16歲女孩子。來訪者家境優越,凡事都有大人代勞,獨立自主性很差,非常喜歡依賴別人。因為小時候家裡過於嬌慣,進入學校,也喜歡聽從同伴的意見,沒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儘管來訪者已經16歲了,但無論幹什麼事都要找個伴;上下學要和別人一起走,買東西要先徵求別人的意見,做作業也總想問問別人,有人陪心裡才踏實。有時候,明知他人錯了,也只會隨聲附和,就怕一語失和,好友從此離自己而去。

~~~~~~~~~~~~~~~~~~~~~~~~~~~~~

獨立性是心理斷乳期的重要標誌,當一個孩子具備了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會確認孩子已經長大了。相反,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願望、自己的選擇,一心只是按照自己父母的旨意行事,那麼他必然是缺乏個性和創造性的,而其內心也是不會感到幸福的。

啟涵心理(FDSP)提醒:幸福不能給予,只能自己去贏得。才智也不是誰能夠施與的,只能經由自己的磨練才能獲得。

一、兒童健康成長離不開獨立自主

獨立性是兒童自我發展的一種內在動力,對其健康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從小培養兒童一種能夠自我堅持發展的內部動力是非常重要的。

199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的「傑出青少年的童年與教育」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成長離不開獨立自主。

研究表明,有66.9%的成功者在少年時代喜歡自己獨立做事,有29.73%的人有時喜歡,不喜歡的只佔3.38%。這一組數據表明成功者童年時要求獨處和獨立做事情的願望非常強烈,獨處為個人創造力的發揮提供了自由的空間,而獨立性為個人創造力的發揮提供了不受他人影響的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曾對1500名超常兒童進行長期跟蹤調查,30年後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麼成就,通過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進行對比,發現顯著差異並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就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

二、依賴性習慣導致依賴性人格

喜歡依賴他人的行為一旦形成,就很容易導致依賴性人格的形成。依賴性人格對個人的成長、發展都有極大的危害,會使個體難以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自身潛能更難以得到拓展。

美國心理學家們曾經對依賴性人格進行研究,並將其特徵歸結為下面幾點:

(1)做事情猶豫不決,在沒有從他人處得到大量建議和保證之前,難以對日常事物作出決策;

(2) 對生活或事業無助,經常讓別人幫助自己做出重要決定;

(3) 即使知道別人錯了,也經常隨聲附和別人;

(4) 缺乏獨立性,很難自己單獨開展計劃或做事;

(5) 過度容忍,為了討好別人而經常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6) 害怕孤獨,不喜歡一個人呆著;

(7) 當某種親密的關係中止時,會感到無助或崩潰,特別害怕失去朋友或者失戀;

(8) 經常害怕被人遺棄或冷落;

(9) 被批評或沒有得到表揚的時候,內心感到受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們認為,具備上述特徵中的五項,即可診斷為依賴型人格。

三、兒童產生依賴行為背後的原因

造成一個人過分依賴的主要原因,常與其所處的環境有關。

1.依賴型人格源於早期父母過分照顧

家庭成員過多、過分的照顧是造成兒童依賴性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父母對兒童百般呵護,不讓兒童做有危險的事情和活動,不讓兒童受一點委屈和挫折。另一方面,當前早期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偏重至於而忽視個性品質的培養,父母包攬了兒童自己所力所能及事情,於是兒童獨立處理問題和獨立活動的能力就在父母的越俎代皰中抹殺了。

2.依賴性人格源於早期父母不當教育

與過於照顧相反,缺乏照顧、對兒童的行為要求過早或過分苛求也會造成孩子的依賴行為。這是因為兒童早期缺乏照顧,得不到父母足夠的支持和教養,致使其正常的依賴需要受到挫折。在兒童發育的過程中,不能形成有關獨立成功的經驗,故而表現出過分的依賴行為。另外,若父母開始粗暴地拒絕了兒童帶有依賴性的要求,而最終又屈從這一要求時,則會造成兒童更為嚴重的依賴。

3.依賴性人格源於後期父母的不放手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如果父母對孩子依然過分溺愛,鼓勵子女依賴父母,不讓他們有長大和自立的機會,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會逐漸產生對父母或權威的依賴心理,成年以後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總是依靠他人來作決定,終身不能負擔起選擇、接納各項任務、工作的責任,從而形成依賴型人格。

四、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措施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自身有重大潛力,她主張尊重兒童的獨立性,放手讓孩子在活動中發展,一旦兒童能夠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那麼深藏在TA內部的各種潛能便能充分發揮出來。

1、為兒童提供富有自主性、獨立性的成長環境。

培養兒童的獨立意識、獨立能力是一個長期的不可間斷的教育過程,滲透在兒童生活的時時處處點點滴滴的事情。無論是在家庭還在學校,要為兒童提供一個相對寬鬆、自由的環境,允許他們犯錯誤,允許他們有說話、做事、玩耍的自由,而不能以成人眼光和心理來干涉。

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遇到一些困難,如和同伴發生矛盾、糾紛,此時家長不要馬上去幫忙解決問題,而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該怎麼做,然後再給予正確引導,促進孩子學習真正的獨立。

2.鼓勵兒童獨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大人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不要怕孩子出危險,不要怕孩子做錯了。要相信孩子通過自己的實踐,就能夠學會獨立,就能夠自己去處理自己的生活,使生活成為自己的事情。

除了放手、支持孩子去干自己的事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還應多為孩子提供獨立做事的機會;如可以讓孩子到附近商店去買些小商品等;有時家長還可稍稍設置一些障礙,讓孩子開動腦筋,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孩子有一種通過自己的努力獨立完成某種事情的愉快心情。

當然放手讓孩子干自己的事並不是放任不管。當孩子提出一些與自己能力不相適應的要求時,或者孩子乾的事情具有危險性時,家長也不能過分遷就孩子,否則就會造成孩子任性、不聽話,以後還會不斷提出不合理要求。家長要耐心開導孩子,也可以將產生的一些不良後果告訴孩子,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不會產生預抗情緒。

3、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講究方式方法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能急於求成,要講究方式方法。譬如幼兒期的兒童一開始學習吃飯,洗手等等,都是當作「玩」來對待的,家長應正確把握孩子的這種遊戲心理,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讓孩子在生動、有趣的玩樂活動中提高獨立能力。

家長還要通過具體、細緻的啟發和直觀形像的示範讓孩子循序漸進的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行為習慣。比如學習生活用品怎麼放更整齊,與同伴發生糾紛時該怎麼解決矛盾等等,幫助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當孩子犯「錯誤」時,一定要寬容對待,正面引導,以免打擊孩子嘗試獨立的積極性;當孩子表現出獨立的願望或做事情有一點進步時,則要及進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促使孩子進一步努力。

=====================================

更多科學兒童教育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兒童教育漫話:child_cn】。獨創FDSP立體評估體系! 關注個體差異,聚焦成長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推薦閱讀:

怎麼使小孩子以後更傾向異性戀?
三流的父母想擁有一流的孩子,這是病
兩歲寶寶很倔強愛發脾氣,單親媽媽該不該打孩子?
老人與孩
你父母有哪些優點,讓你覺得這輩子都很難超越?

TAG:儿童心理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