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只是精神食糧,絕非精神鴉片
1
如果沒有記憶,我們是否存在過?
如果沒有用文字、圖片、視頻等記錄所到之地,我們是否來過這裡?
2
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同樣,一個人也不可能兩次到達同一個地方。不同的雲彩,不同的天氣,甚至空中掠過的飛鳥,都是此次旅行異於上次之處。即使雲彩、天氣都完全雷同,飛鳥也故意出現在相同的時機和高度,此時自己的學識、閱歷、心境、格局也會有所差異,故而看到的東西也會有所不同。
3
旅行只是一件小事。
旅行不像很多人吹噓的那麼玄乎,它是精神食糧,絕非精神鴉片。它如同看電影聽音樂會寫書法一樣,是陶冶情操的一種,是興趣愛好的一種,但也僅是一種供人選擇的興趣愛好,並不比其他愛好來得有意義或高深多少。
旅行是有些人的全部,但僅僅是我的一部分。有人工作是為了攢錢旅行,而我旅行是為了回去更好地工作。環遊世界是我人生必須要去做的一件事情,但也僅僅是一件事情,它甚至沒有結婚、生子、工作來得重要。後者是大事正事,前者只是調劑補充而已。
旅行讓人生更精彩,但它不是人生。
4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出現各種煩惱,好不容易克服了一個,另一個又緊接著出現,搞得人疲於奔命,鬱鬱寡歡。
旅途如人生,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好不容易解決一個,另一個攔路石又橫亘在面前,搞得你脾氣暴躁,筋疲力竭。
既然煩惱和困難總也消磨不去,何不笑談煩惱,與煩惱來一曲華爾茲?
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山間的一朵野花,竹林的一抹清風。
雅利安人的微笑,伊斯蘭民族的慷慨,黑非洲的原始粗獷。絢爛多彩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交響……
不要因為煩惱和困難而錯過了欣賞。
旅行,最重要的是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5
「對大部分人而言,深刻地、強烈地、洞穿地去感受眼前的事物,是很困難的事,因為我們的煩惱實在太多了。無論什麼事都可能被我們弄成一種煩惱。……煩惱越多,我們的感受力就越低。
我所謂的感受力就是去欣賞樹枝曲曲折折的美,觀察路上的塵土,感受別人的痛苦,或是欣喜萬分地看著落日的美景……」
克里希那穆提如是說。
你因為自己走過了那麼多的路,看過了那麼多的景,經歷了那麼多的事,心靈變得麻木,感官變得遲鈍,對天地大美視而不見,因為你覺得「我啥沒見過」。你喪失了旅途最初的好奇心,你不再容易感動。你喪失了克里希那穆提所說的「感受力」。
這是我最擔心的事情。
6
有人說旅行者都是勇士,敢於走出舒適區,追尋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夢想。
而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旅行者的出走正是源於內心的不安,我願意相信,每一個旅行者的祖先都淌著游牧民族的血。他們仍然留存著祖先的記憶,時刻擔心著草場的枯竭,總在尋找一處水草豐美之地。
因為恐懼,所以找尋。
7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寫道:
我認為有些人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說未得其所。機緣把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著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在出生的地方他們好像是過客;從孩提時代就非常熟悉的濃蔭鬱郁的小巷,同小夥伴遊戲其中的人煙稠密的街衢,對他們來說都不過是旅途中的一個宿站。這種人在自己的親友中可能終生落落寡合,在他們唯一熟悉的環境里也始終孑身獨處。也許正是在本鄉本土的這種陌生感才逼著他們遠遊異鄉,尋找一處永恆定居的寓所。說不定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隱伏著多少世代前祖先的習性和癖好,從而叫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們祖先在遠古就已離開的土地。有時候一個人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會神秘地感覺到這正是自己棲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於是他就在這些從未寓目的景物里,在從不相識的人群中定居下來,倒好像這裡的一切都是他從小就熟稔的一樣。他在這裡終於找到了寧靜。
8
朋友問我,你野慣了,還回得去嗎?
答覆是:
我認為旅行之後人會有兩種狀態。
第一種是已經習慣了旅行的生活方式,習慣了藍天白雲朝霞夕陽,習慣了每天接觸各種各樣有趣的人和事,習慣了自由,就不願意每天呆在一間小屋子或一塊一平米的小隔間裡面過日子,不願意被每天機械重複的工作所束縛,不願意局限在周圍幾個同事的小圈子裡,所以「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種是已經見過了那麼多的高山大海奇風異俗後,不會像上班時候那麼心猿意馬一心想出去,反而更容易靜下心來認真做點兒事情。
我希望自己屬於後者。
推薦閱讀:
※「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 謬論乎
※旅行路上,大砍刀架在脖子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光喝咖啡不過癮?現在流行"咖啡凍"?
※說說我105天的環球旅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