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實的HW體驗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fk,敲完了全文沒有了。。。

帶娃真的很辛苦。。。。以上。。。

——

前幾天半夜寫到快一點,一不小心evernote上打滑,內容全部沒有了,只留下最後一句——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可以看作是一番心得吧。最近家人遠渡重洋旅行,我告假全職帶娃,從早到晚一條龍服務,體驗了一把housewife的生活節奏。全然不同的是,這個美國中產才有的概念一點也不「享受」,當然這可不是中產小區的主婦們家長里短的品質生活。有好幾位朋友在國內的因為生娃而暫停工作,也有生了兩個娃還在繼續拚命奮鬥工作的,暫停工作的,要麼是家裡缺人帶娃,要麼是對帶娃的質量要求特別高,親力親為。不管怎樣,暫停工作是個成本極大的選擇,因為職場對於簡歷空缺的有色眼鏡太濃烈。在國外的朋友,生娃就意味著至少是一年多的空白直到可以送day care才能重返校園/工作,除了高稅收高福利的北歐,當媽享受半年產假當爹的繼續休半年產假外。這樣也好,但問題在於內地城市沒有day care,只有熬到三歲上幼兒園——特別敬佩生了兩個娃還在職場上努力的媽媽,這絕對是最拼的。

二線城市housewife總體感受,一是沒什麼社交可言,出門買菜周圍人都是銀髮族,同齡人很少,更不要說像Desperate Housewives里貼心的閨蜜了(也跟我體驗時間短還沒來得及交幾個帶娃的女鄰居有關,然而我白天都沒見到過同齡娃的媽,她們都在全職工作);幸好互聯網技術發達,微信群里跟世界各地的朋友們聊天也可以作為休閑方式。

二是對於養娃這件事,公共資源和社會支撐太少。以前在香港參觀過社區服務中心,小孩放學了不僅可以去做作業(因為絕大部分家庭空間太小),還提供心理諮詢,養老服務等等,特別溫馨。朋友在澳洲生了娃,也可以去社區中心跟同齡媽做恢復活動,建立一定的社交聯繫。 處於本城財力第一大區, 沒發現社區有這些功能。老人如果帶不了小孩就花錢送去什麼早教/智慧開發中心等等收智商稅打發時間的地方。當然,馬路上的車輛特別不禮讓,市政人行道的「斷口」對於嬰兒車/輪椅之類設施的不友善,都是存在的。

前幾天忙下來,開了自己喜歡的Riesling,喝了兩大口白葡萄酒開始碼字,但一不小心全沒了。。。細雨蒙蒙的周末,泡上不知道市價多少的龍井,聽點純正的mc hotdog(好像我還很小一樣),來點屬於自己的空間——伍爾夫說過,得有A room of ones own,大概如此才可以暫別生活里的雞零狗碎,工作里的雞飛狗跳,面對前路和迷陣緩口氣。最近申請季,自己帶的四位同學,課程和材料修改都放在了傍晚,也算是特別充實。周末趁娃睡覺,喝龍井,翻開兩份項目計劃書開始挑毛病;一份下周演講的郵件需要消化和交流;還有n多行業專業資料需要學習。

繼續逆流而上,奮力向前。

不知不覺又一個秋, nothing gold can stay.

推薦閱讀:

工作,城市與生活

TAG:女性 | 職業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