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共享經濟的技術基礎

本文是產業互聯網系列文章中產業互聯網特點部分產業互聯網的共享特點的。

在文章服務業革命開啟服務業文明 中曾介紹,在生產力不再是制約人類發展的瓶頸之後,必然面臨的是資源稀缺的問題,未來人類文明將主要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而共享經濟有效的解決資源利用效率的難題:以前自行車的使用,上班一趟,下班一趟;而有了共享單車,自行車的利用效率就會大大提升,有效的提高了自行車的利用效率。北京的住房資源是稀缺資源,但北京很多房子是空的,共享房屋租賃,可以提高房屋的利用率。未來如果自動駕駛實現了,自動駕駛汽車的共享,可以解決停車難,道路擁堵的難題,也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共享經濟的技術基礎是物聯網

以前文章中介紹過,未來的經濟形態是:在一個平台基礎上,搭建生態,實現服務化的新形態。(這是我提的服務業革命開啟服務業文明的理論)

而未來只要與物體相關的平台,都將是物聯網平台。

定位是共享經濟最基本的功能。共享的物品,如果需要地理位置的化,需要定位系統。而共享單車早期的物聯網技術主要是定位系統。如果沒有定位系統,必然意味著共享物品的丟失難題。所有共享的物品都會有損耗,而丟失會遠遠大於損耗的損失。所以只有物聯網的定位系統成熟之後才產生。

智能鎖保證共享經濟的收益。共享經濟對使用的物品擁有臨時的使用權。如果在使用權轉接的過程中,都由人來完成的話,成本會很高。而智能鎖,通過物聯網平台實現的智能、動態的開鎖方式,是共享經濟的另外一個基本技術保證。

未來共享經濟的平台將全部都是物聯網的平台。

租賃是另外一種共享

對於通用的產品,使用權頻繁的轉化,比如自行車這種共享是現在經常說的共享經濟。

而一些專用物品,物品數量少、專用性強,使用權轉換不頻繁,但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通常是租賃模式。

比如重型機械,就屬於數量少,專用性強,使用權轉換不頻繁。早期重型機械行業,都是把設備賣出去。

但重型機械使用率並不高,成本很高,有些企業只是使用一年或者兩年,那麼這樣的設備購買的成本太高。在定位、和智能鎖的技術完善後,重型機械行業開始了租賃的模式。

重型機械企業,由賣產品轉變為租賃產品。

一台重型機械裝備,第一年給A企業使用,第二年A企業不需要設備了,轉而由B企業租賃。也提高使用率。

而租賃模式的重型設備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生產的產品的收益分期收回,必然面臨著資金的難題,所以重型機械公司就需要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融資租賃的業務。

共享平台創造巨大價值

共享平台,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為社會創造價值!

而在平台資源上聚集的數據資源,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共享自行車每天使用的數據,共享自行車位置變化數據,會形成人流的直觀信息圖,這些信息對於城市規划具有重要價值。而這些流動信息,也可以創造商業價值。

重型機械的數據平台,可以獲得重型機械的使用數據,小松機械利用租賃設備獲得的數據,可以了解礦山上使用的小松機械設備的實時數據,這些數據幫助小松機械開展了礦山開採的諮詢業務。

這些都是共享平台創造的價值。

另外還有通過平台設備狀態了解產品運行態數據,更好的設計產品;根據運行態數據了解產品狀態,更好的服務客戶。

本文首發於 今日頭條號:許永碩 和微信公眾號 xuyongshuo-work


推薦閱讀:

北京智雲奇點:IoT PaaS如何加速物聯網應用創新—PaaS分論壇資料
定時功能就是自動化嗎?
物聯網PaaS平台承載未來業務
物聯網PaaS平台承載未來業務論壇成功舉辦
新概念多意味著新的一輪社會變革即將發生

TAG:分享經濟 | 物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