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之後,一個新的經濟外部性問題出現了

經濟的外部性問題,由來已久,學過經濟學的、搞經濟實踐的人大多聽過。

近年來國家加大大氣污染治理的系列政策,更是把這種經濟的負外部性治理推向更高層面。

傳統工業時代,經濟發展最主要的負外部性——環境污染,在新經濟時代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方面是因為不治理環境污染,國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承載能力已極度脆弱;一方面是經歷多年發展積累,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節能環保設備生產應用及產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檔次。

對環境污染而言,需要治理與具備治理能力這兩方面的條件都成熟了。

此時,經濟發展也更加理性。國家與地方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能夠通過制度建設、裝備配置和技術研發等前置性地發現、消除、避免環境污染,減少污染增量和存量。

傳統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負外部性問題,毋庸諱言,已走上了專業化、制度化、技術化的現代治理道路。

如果僅如此,經濟負外部性問題似乎就走到了窮途末路。

但,發展不停歇,問題也會層出不窮。經濟外部性問題也概莫能外。

只不過這一次是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帶來的。用羅德里克《一種經濟學,多種藥方》一書中的說法,就是「信息的外部性」問題。大概的意思是講,企業因為很難取得產業進一步向什麼方向發展的信息,而導致市場失靈現象的出現。這類正確信息的獲取是需要成本的。你獲取了此類信息,付出了成本,而大家則通過信息共享免費獲取了信息。此時,對你而言,信息有了外部性。這成為「信息外部性」問題的第一層意思。

另外,觀察近年來國內數字經濟實踐,「信息外部性」問題或許還有第二層意思。

依託互聯網這個無處不在的生產關係,伴隨計算機並行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寬領域、多層面的數據經過各式演算法分析加工後表現出強大的應用價值。通過智能移動終端、軟體等一體化電子信息平台,數字經濟迅猛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消費乃至休閑娛樂方式,重塑著企業外部市場交易體系——降低商品發現、物流配送和洽談等成本,催生出一大批新興數字型產業、企業。

與工業時代傳統企業相比,快速變化的外部市場環境與新興數字型企業所擁有的高效率、低成本和新盈利模式等強大競爭優勢,在較短時間內就對傳統企業構成了實質上的威脅和利益上的傷害。

此時,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對傳統企業有了明顯的負外部性。這種外部性問題的產生,是傳統企業內部交易成本未能動態均衡於外部市場交易成本不斷走低的結果。這個結果則是傳統企業信息獲取能力不足、內部信息處理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這就是我體會到的傳統企業「信息外部性」問題的第二層意思。

「信息外部性」問題的第一層意思,時下在共享開放發展理念影響下越來越不是那麼重要了。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大型科研設備、共享醫院等等商業實踐及對資本的吸引能力,很大程度上稀釋了企業獲取產業發展方向信息的成本。維基百科創造的「眾包」模式也為後來者獲取新的方向性信息提供了免費的全球性渠道平台。

「信息外部性」問題的解決,似乎重點落在了第二個層面。

而這個層面的解決,從以往產業政策的選擇路徑與時下簡政放權等改革舉措的取向看,大體有兩條路:一是沿襲以往產業發展序列的思路,政府主導,設定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的路線圖、時間表甚至技術路線等,按部就班,分步完成;二是政府通過簡政放權等優化外部市場環境的舉措,積極構築開放、有序、競爭的企業發展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重點聚焦市場主體監管的新技術應用、法治市場體系建設和新型政府治理體系建設,為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適應性改造創造更好的競爭環境。

從近日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老先生《從以產業政策為中心轉向以競爭政策為基礎》一文的觀點看,第二條路是解決時下傳統企業「信息外部性」問題的方向所在。

總體看,所謂經濟的負外部性問題,是人類選擇與發展過程中不可迴避的結果,本質上屬於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而發展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沒什麼大不了的,坦然面對,著力解決,就可以了。

人的發展不也是這樣的嗎?

(完結)

封面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參考:

1.《從以產業政策為中心轉向以競爭政策為基礎》 2017年10月9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吳敬璉

2.百度百科——經濟外部性


推薦閱讀:

蚌埠市若干建築暖通實例3-工商銀行蚌埠分行
外部性矯治中的難點

TAG:環境污染 | 外部性 |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