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盈喜——用這招炒港股屢試不爽
隨著國慶中秋雙節長假的結束,7月份至9月份的港股半年業績期也宣告落幕,整體上看此次港股市場的業績情況絕對配得上「完美」二字——中報盈利增速創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記錄,徹底扭轉了2009年之後隨中國經濟下台階而出現的近7年下滑趨勢。
都說港股市場重業績,如此亮眼的中報業績情況,在恆指走勢上自然也有所反映,自七月初的低點,即中報業績期開始以來,截至本周一(10月9日)收盤,恆指這三個月的累計漲幅已經達到了12.4%:
恆指況且如此,更別說港股市場上那些明星股了,騰訊(00700)從260漲到了350,將近40%的漲幅,恆大(03333)更是從七月初的14塊,到上周三(10月4日)一舉突破30港元的大關,漲了超過一倍:
這麼好的走勢表現,任誰看了都會眼紅手癢:乘上這股東風賺上一波豈不是美滋滋?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時候入場最為合適呢?
原文鏈接:炒盈喜--用這招炒港股屢試不爽-智通財經網
業績好馬上買?慎重!
前面也提到過,港股市場重業績,所以一個最簡單最直接的想法:公布業績那天如果業績表現好的話,在這個時候買入不就行了。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包括上面提到的騰訊、恆大,以及其他一些幾個智通財經APP此前曾分析過的股票,如高偉電子(01415)、丘鈦科技(01478)和網龍(00777)等,在發布半年業績當天或次日的股價表現都十分強勢。
不過,投資港股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一方面,公司業績結果的好壞遠遠不止是表面上的盈利多少這麼簡單,背後的財務數據,包括財報字裡行間透露的隱藏信息都有相當大的探索空間,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
試想,這些港股市場的明星股每天都有無數金融界精英盯著,但不同券商或投行預測的業績數據仍相差超過20%,因此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押注企業業績好壞命中率或許也並不會太高。
這裡網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半年業績報告中,網龍基本已經將業務重心轉到了在線教育板塊,儘管尚未實現盈利,但前景十分可觀,對此智通財經APP也發表過相關文章:《斟一杯酒,我們來談談網龍(00777)吧》,因此在業績公布後的兩天,網龍的股價漲幅都超過了10%:
但隨後市場卻開始逐漸傾向於網龍已經超漲的觀點,網龍的股價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陷入了低迷,當然,對於中報的解讀見仁見智,市場的判斷無法左右,但投資者仍然可以有自己的判斷,本周以來網龍又見反彈趨勢,期待其後續的表現。
另一方面,亮眼業績的發布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又可以看作是利好的出盡,這時候如果出現一個「黑天鵝」對股價的負面影響很有可能會被放大。
再舉個例子,上面提到的高偉電子和丘鈦科技,作為蘋果概念股,在蘋果十周年發布會之前發布的半年業績基本達到了市場預期,這兩隻股票在業績發布當天(次日)的股價也都在10%以上,丘鈦的漲幅甚至超過20%:
但隨後,由於蘋果發布的新品讓市場略有些失望,高偉和丘鈦的股價也遭遇了滑鐵盧,高偉電子甚至回吐了此前業績期的幾乎全部漲幅:
所以說,看到一隻股票公布的業績好馬上買入,並不是一個十分穩健的選擇,既存在對於業績的判斷與市場有所偏差的情況,又有可能在業績公布後,利好支撐不足的前提下遭遇「黑天鵝」,所以這樣的方式也只適合超短線投資者使用。
炒盈喜才是硬道理
從第一部分的分析來看,等到發布業績再介入有些太晚了,應該將入場的時間再提前一些,那麼問題又來了,什麼時機介入最為合適呢?
熟悉港股市場的投資者可能都知道,有些港股上市公司會在業績會前的一到兩個月左右發布盈喜,根據盈喜公告進行的投資,又稱「炒盈喜」,才是更加理智的選擇。
首先,還是先給小白們介紹一下盈喜是什麼:香港交易所規定,在香港市場上市的公司每年至少要公布兩次業績,即剛剛過去的半年報和每年三四月份的年報,而如果企業在期內盈利大增,那麼上市公司往往會提前發布一份「盈喜」的報告。
對於盈喜通告,最權威當然要數港交所的披露易,所有企業都會第一時間在此發布通告。當然PDF格式的文檔閱讀和資料搜集十分繁瑣和落後,智通財經APP每天也都會對上市公司發布的盈喜進行簡單的歸納方便投資者查閱。
對於香港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發布盈喜的要求,港交所在《上市規則》的第13.09(1)條中提到:「若公司出現預期之外的收入或虧損,並且重要及會影響股價者,便要發盈警知會股東。」也就是說按照規定,在香港上市的國家企業,預測盈利比上期至少上升50%,才能發出「盈喜」。
事實上,香港投資者炒盈喜已經有相當長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博客時代,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媒體和財經界的說法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這也足以證明炒盈喜這一策略基本可以得到市場的肯定。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智通財經APP也以剛過去不久的中報業績期為基礎,選擇了部分公布業績前發表過盈喜的港股進行了梳理,通過數據來印證這一理論的準確性(按照盈喜發布時間先後排列):
如上表所示,幾乎絕大多數發布盈喜的港股公司,在發布盈喜之後到發布業績之前的區間內都取得了相對於發布業績當天更大的漲幅,其中紅框內的幾隻股票在這一區間內漲幅都超過了30%,如果再加上盈喜當天(或次日)以及業績當天(或次日)的話,累計漲幅也都超過了50%。
而且從這25隻股票的數據均值來看,其在發布盈喜之後到發布業績之前的區間內的累計漲幅也超過了20%,遠超盈喜當天(或次日)5.64%的漲幅以及發布業績當天(或次日)3.6%的漲幅。
數據說明一切,「炒盈喜」的操作也確實有它的道理在,這裡面除了基本面的因素,市場情緒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事實上,發布盈喜的企業並不一定是真的好,原則上公司就算跑輸同行表現,或只是靠變賣資產來「盈利」,也可以發盈喜通告,真偽幾乎只能看公司管理層的節操。
但是對於市值較大的公司來說,搞臭自己的名聲可不是什麼好主意,因此盈喜的真實性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而一旦發布盈喜,說明公司在即將到來的業績期還將會交出一份相對樂觀的答卷,屆時也還將迎來一波漲勢,所以在選擇介入時機的時候,從發布盈喜之後到發布業績之前這段時間至少是錯不了的。
當然,在進一步選擇介入時機方面,等好消息消化後再買便宜貨,「慢半拍」進場或許是更加穩健的一種選擇,盈喜是好事,但高追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尤其是第二天出現高開後再追,股價往往出現的是回調而不是上漲。
以上表出現的新鴻基公司(00086)為例,公司在周五收盤後發布了盈喜通告,在隨後的周一(7月24日)股價高開超過5%,稍微上漲後卻是面臨回調,回補缺口後才出現上漲。因此更好的買點應該是回踩缺口(把盈喜的消息消化後)再買進,這樣反而具備更安全的防守邊際。
而如果盈喜的利好連一個交易日都無法持續(高開低走),那麼回踩的可能會更大,「慢半拍」再炒盈喜,或許能找到更低的買點。相反如果利好熱情能夠在第二天延續(高開高走)再入場,雖然犧牲了部分利潤,但也提升了值博率。
有盈喜當然也有盈警,簡單來說就是負面盈利的警告,由於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總體向好,所以發布盈警的公司並不算多,智通財經APP同樣整理了部分公布今年半年報前發表過盈警的港股如下表:
可以發現,在發布盈警之後到發布業績之前的區間內,這些股票的表現也都不太理想,這同樣也可以作為及時止損的警告。
總而言之,比起等到發業績再入場,「炒盈喜」既避免了利好出盡後的風險,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獲利空間,對於看到技術分析就頭大的港股市場初學者來說,或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既然都看完了不如點個贊吧~更多內容關注本人專欄港股二三事哦(*^▽^*)
原文鏈接:炒盈喜--用這招炒港股屢試不爽-智通財經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