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犯了錯要認
2017年的市場快走到尾聲了。回顧今年,總的來說就三個主線,第一是大藍籌的漂亮50,第二是周期股,第三是港股。
這三個主線里,我抓住了兩個半個,漂亮50有半個,周期股有半個,都只吃到了一段魚身。港股因為賬戶問題,等參與進來的時候已經走了一大波了。
總的來說一個感想,就是這次要信任黨。2017年年初的時候,雖然大家都覺得商品還有行情,港股必然有行情,但是對周期股的信任度其實都是非常低的,包括我自己在內,藍籌股漲了半年,也忍不住不停地問,這到底是不是熊市的反彈中繼而已。這種低信任本質上來源於對經濟的不信任,做宏觀的人普遍對PPI感到麻木,因為不相信上游對下游的傳導,也不相信通脹而更傾向於相信滯脹。新周期的爭論幾乎席捲了整個宏觀界。
爭論了一年,我最終的感受是,這屆政府的調度規劃能力和決心恐怕被很多人低估了。產能收縮是堅決的,環保督查是有力的,危機化解是悄無聲息的。去產能把上游包袱轉移給下游,環保督查把飯碗從作坊集中到龍頭,去庫存把債務從政府轉移到居民。你說這屆政府行不行我不好說,但我覺得至少比很多人想的要厲害一些。
說白了,因為狼來了的故事太多了,改革太多了,決心太多了,很多人沒關注到主要矛盾的轉移,包括我。直到三季度大量的和基礎化工等行業的企業接觸,大家普遍反應去產能和環保督查帶來的效果,認為行業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認為對企業在低谷期的蓄力和發展有信心,我才開始意識到,變化在發生,只是不是以我們以為的那個劇本。
事實證明,砸真金白銀的開發商才是把事情想的最明白的,回想15年的巨量加槓桿,16年的瘋狂拿地,17年棚改貨幣化出乎意料的效果,金融行業從業者基本上都應該感到羞愧。我們甚至被地產公司老闆們天天在飯桌上耳提面命,可是我們心裡還是不信。
這種不信,導致我今年在權益類的投資上雖然收益率尚可,但是由於權益整體的配置不高,所以資金整體效率也受到了拖累。
之前我始終認為2638不是大底,但是目前看來,A股在二次股災之後,在3000-3300這個區間已經震蕩了20根月線,如果在基本面上認為三四線地產銷售後續的下滑只能帶來階段性的經濟下滑,並且各行業集中度提高可以有效改善龍頭企業盈利,也相信經濟不會更加惡化的前提下,有理由認為大盤的正處於牛熊切換的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結構性的震蕩上行階段。現在漫天的公眾號都在討論房子還能漲多少,而股票很少有人提及,也說明雖然藍籌龍頭們已經上漲了不少,但是賺錢效應還沒有擴散。A股基本進入了下跌有底,上行不瘋的階段。
出於結構性的看多,決定從10月開始把部分固定收益理財切換到指數ETF配置上,並且增加個股現貨操作的積極性。觀察A股突破3400以後對二次股災套牢盤的消化情況。考慮到明年貨幣政策整體依然保持中性,地產階段性下滑可能帶來的經濟數據反覆,預期明年指數可能緩慢上抬中樞至3600-3800附近震蕩。
恆指在國慶突破新高以後應該進入一個調整階段,但是技術上有望向32000的歷史高點衝擊。關注美國減稅帶來的影響,關注突破15年前高確認之後的技術走勢,關注A股藍籌和恒生國企指數之間的關係。
以上。
推薦閱讀:
※漲價題材才是主線,抓住重點
※聊十塊錢的股票交易(一)
※操控股票 "搶帽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操作呢?
※2017 5 11
※2016年下半年中國股票市場趨勢分析?
TAG: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