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逃避」語法的
小貼士 讀完本文,您還堅定地認為英語只有「頭懸樑,錐刺股」才能學好嗎?
從來沒有感覺英語語法是什麼難題,不是因為「明白」,而是因為「不明白」。
雖說高中才開始學英語(那不是我的錯,因為碰巧出生在那個年代),但是學習起來也並不那麼吃力。一開始就是那麼幾個句型(過去的課本開始就是Drills,即句型練習,每課訓練一個句型,比如There BE結構,感覺特別好,可惜現在都改革掉了)讀熟了也就會了。到高二的時候(當時開始學初中課本第三冊)有幸遇到了馬繼禹老師,從他那裡開始接觸到了英語閱讀。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那點閱讀,量少得可憐,無非是看了看老師初中時用過的課本,就是第一課為Long live Chairman Mao(毛主席萬歲)那種,裡面的課文也非常簡單,印象最深的是兩隻野鴨叼著烏龜上天的故事。還有一本油印的Little Tom(小湯姆)的小冊子,似懂非懂的,再就是翻翻他大學使用的Kernel Lessons(核心英語,主意訓練口語聽力的)。
雖然當時讀的東西並不多,但因為閱讀的關係,自己接觸的東西比同學多一些,一些語法現象並不陌生。
記得印象最深的是剛開始讀的時候,由於沒有學習到一般過去時,在文章中反覆出現was,感覺很奇怪。問老師,被告知那是is、am的過去式,也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好理解的。還有文章中經常出現have/has,也感覺奇怪,老師說那是很難的語法,叫現在完成時,表示已經完成的動作。這也沒有什麼難理解的。文章中反覆出現,便「習以為常」了。老師講的時候也就愛聽不聽的。反正都明白,考試的時候也難不住我。
真正見識到「摳」語法的高手是在上了外語師範後。當時精讀課上也是「摳」語法的,一篇課文也要幾天才能「拆」(專業術語稱「分析」)完。剛入學的時候,語法術語用英語都不會說,什麼predict,predicative,adverbial clause……都搞不清,但是坐在我後面的一位師姐分析起來卻非常流利,張口就是一套:This is a present participle phrase used as adverbial of attending circumstances, modifying the predicate XXX.(這是一個現在分詞短語,作伴隨狀語,修飾謂語XXX)。這讓我羨慕的了不得。但羨慕歸羨慕,自己卻沒有迎頭趕上的決心,因為雖然句子「拆」不好,但是考試的時候照樣能名列前茅,所以也沒有那種「緊迫感」。
記得有一次考試考到have後面跟不定式作賓補不帶to的情況,考完試後有些同學拿不準答案,碰到一位老師,老師講了半天,把我講的一頭霧水,但是儘管不明白,自己卻做對了。怎麼對的?不知道,反正就感覺那個答案正確。當然,我們以後也開設了語法課,但是由於平時的積累,自己並沒有被語法術語搞昏頭。當時自己也有一個法寶——背例句。
畢業參加工作後,購買的書大都是英文小說,從每年訂閱的《英語世界》等刊物中閱讀了許多優秀的文章,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和提高。參加工作的頭幾年,由於條件限制,無法發動學生進行系統的閱讀。市面上沒有多少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印刷條件也不允許,但是自己對閱讀的熱情並沒有消減。遇到比較好的書籍,就自己買回來,借給學生閱讀。能系統地開展閱讀教學,也僅是近十幾年的事。
教課的時候,本人也是從不進行繁瑣的語法分析的。辭彙和語法都通過典型的句子體現出來,讓學生通過背誦典型的句子增強語感,通過熟練背誦典型的句子,加上閱讀,達到這些用法的「內化」,即「自動化地運用」,也就是形成了所謂的「語感」。看到一個個完整流暢的句子被拆成「碎片」心裡就難受,所以始終強調,將句子作為最小的語言單位,強調語言的完整性,重視句型的學習。《動詞句型》小冊子就是當時推薦給學習學習背誦的。
剛入學的學生由於受理科學習方法的影響,往往追問某種語法項目是「為什麼」,我總是給他們提供一個「標準答案」—「不為什麼」,也就是「習慣用法」。通過這種方法,「打擊」了他們摳語法的「積極性」。有些摳語法「成癮」的學生對於淡化語法感覺不理解,拿出「理論指導實踐」的「理論」來和我論理,我的回應則是「理論來源於實踐」。
有時學生問某個句子為什麼這樣那樣時,我就提醒他一個他曾經背過的熟悉的、代表同一語法現象的句子,這樣學生一比較,就很簡單地理解了,也就不需要給他費口舌了,也落個清靜。
在打擊摳語法的積極性的同時,沒有忘記自己的「陰謀」——引導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閱讀上。通過簡單有趣的故事讓他們嘗到「甜頭」,開始「上鉤」,逐漸認同、接受閱讀,最終達到對閱讀「成癮」,從而實現了閱讀計劃。除了我們每周兩節專門的閱讀課,我們還印發了大量的簡易讀物,而且學生也自發購買了許多讀物。每周我們都對學生的閱讀量進行統計,一般都在兩三萬字,多的高達五六萬,高中在校期間,許多學生都讀過幾十本分級讀物呢!
由於語言實踐得多,學生們在課本中學到的東西通過閱讀訓練得到鞏固和加強,語言知識成功「內化」,形成「語感」,他們也就不去摳語法了,這樣一來,師生都從中得以解脫。
省去了語法分析和泡「題海」的時間,我們有更充足的時間閱讀;閱讀量擴大了,學生不需要去泡「題海」,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
當然,這種做法也是有弊端的,最主要的是和其他老師的「接軌」問題。有時候學生是要重新分班的,在學生重新分班的時候,分到其他老師班的學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期」才能再適應他們語法分析的教學。所以每次重新調班的時候,都需要向學生進行一番特別的交代:
1)如果有可能,繼續進行閱讀;
2)如果新老師分析語法自己理解有困難,記住老師舉的例句;
3)儘快適應新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要拿新老師和我比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師生矛盾。
這麼一交代,倒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問題。
經過30多年的實踐,我對英語學習的體會是:沒有語法也行(You can do well without grammar)。
推薦閱讀:
※[睡神]用英語怎麼說?
※MWRP讀物推介|牛虻The Gadfly
※淺談如何堅持
※[見機行事]英語怎麼說?
※MWRP讀物推介|三十九級台階The Thirty-Nine St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