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還是創新?——關於喪葬文化的幾個想法

▲天馬山公墓

上周末,祖父輩的長輩五七,定在那一天舉行落葬儀式,陪同前往。

下葬地址選在天馬上公墓。墓地位於天馬山的支脈馬尾山,應該是上海唯一一座山地公墓。

落葬時,在安放骨灰盒前,會在墓穴底部鋪一層沙,然後用水泥澆灌(墓地有專門的水泥匠),接著在底部鋪一層硬幣,分角元的都有,好像沒有什麼統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普通百姓死去,會在下葬時放一些生前常用的物品;而帝王將相死去,則會有牲畜陪葬、活人陪之土葬等。

這麼做的目的,一是為了表示「有來生」思想,二是希望逝者在冥間也能享受到生於人間時的同等待遇

當然,隨著歷史遷徙和文明遞進大多隨之消逝(不排除一些封建閉塞的地方依然有較為接近早期傳統的喪葬文化保留)。更何況現代也已不提倡土葬了。在這一平方米的墓位上,小小的墓穴除了骨灰盒,能放的恐怕只有錢幣了。

鋪一層錢幣也算是陪葬品,或者依照民間風俗,希望一個人死去後到了陰間有錢花、留下了買路錢。

▲天馬山公墓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購買墓地,不僅費用不菲,而且每年還會產生一定比例的管理費需支付。

有句話說,炒墳堪比炒房!就拿蘇州舉例,蘇州的墓地一般均價在3萬左右一平,去年居然最高炒到了12萬一平!趕超房價。換句話說,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墓地。

這似乎印證了現代人的一句話:

——活著買不起房,死了買不起墳。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日本。日本實在是一個死亡成本非常高的國家。

根據2017年日本消費者協會最新統計,葬禮和墓地總費用,大約是25萬元人民幣。

隨著人口增多和土地減少,日本喪葬墓地費用居高不下,死亡成本加劇。加上老來無子送終,墓地無人續費等問題最終落為無主墓地,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選擇新的殯葬方式。

▲日本東京幸國寺住持在琉璃殿中對亡靈禱告

▲可以刷卡進入建築,還可以通過刷卡的方式點亮自己親屬專屬的那尊佛像。

在東京幸國寺的琉璃殿里,擺放了2045個LED佛像,這一個個發光的藍色玻璃佛像,充滿黑科技與未來感,實則就是一個納骨堂。

在有需要的時候會採用像立體停車場一樣的裝置將存放的骨灰盒傳送出來。從空間上來說,節省了不少佔地面積。

曾有日本居民說,不希望死去之後,還需要親人花錢費力維護墓碑。

這樣樸實的想法恐怕是沒多少人可以做到吧?而在日本,已被更多的民眾接受和採納。

再回過頭來說,其實,早在2013年12月,上海申請海葬的補貼就從每具骨灰400元提升到2000元。這個「骨灰撒海」的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26年。

據2012年的有效數據顯示,共撒骨灰25563份,節約土地76.7萬平方米,參與人數近10萬人。

這個看上去似乎可觀的數字,相比佔用率還是鳳毛菱角。

畢竟,即便是作為中國大陸最為西化的城市,大多數人依然守著傳統思想,還是更趨向於選擇支付費用,給自己逝去的家人一塊看得見的墓地,守住祭祀的最後一道坎,留存念想。

不管時代發展多快科技多麼發達,在殯葬文化中,平民百姓總是心存「厚葬」禮儀,不論花費多高多隆重都更願意留下點什麼,他們好像覺得只有通過這種更形式更肉眼的東西才能代表對逝者的緬懷和尊敬


推薦閱讀:

TAG:喪葬習俗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