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壞賬時有發生,互聯網金融如何跨過風控這道坎?

作者:龔進輝

俗話說得好,同行是冤家,競爭關係使同行在推動行業進步時合作難度較大,往往表現為各自為政,此時行業協會的重要性開始凸顯,其最大優勢在於將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合力解決行業存在的各種問題。比如,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為規範行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互金協會的一大創舉是組織建設互金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並與17家會員單位集中籤署了《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合作協議》,它們均是各自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包括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陸金所、玖富、馬上消費金融等,覆蓋了第三方支付、網路借貸、消費金融等互金主要業態,使得信用信息共享系統的數據來源更加豐富。

眾所周知,風控是互金的生命線和核心競爭力,藉助大數據風控減少逾期、壞賬大勢所趨,其最為關鍵的是積累數據源,17家影響力顯著的會員單位搭建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含金量高,不僅數據量大、質量高,而且日常數據運維工作完善。平台運行1年來,互金行業整體風控能力的提升有目共睹。

欺詐、黑產成互金風控兩大痼疾

互金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為惡意欺詐,70%左右的信貸損失來源於借款人的惡意欺詐。據不完全統計,每年互金行業因欺詐所導致的損失達500億元。

互金欺詐風險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註冊、登錄、交易、支付等環節中的欺詐,比如垃圾註冊、偽造登錄、刷單交易或支付盜卡交易,應對這類欺詐,必須做到實時、事中的響應,否則資金損失後很麻煩;二是「假陽性」,任何風險控制都要與用戶服務感受度相結合,錯殺過多優質用戶,將導致風控策略無法往下進行。

隨著互金業務的不斷發展,保障交易安全、降低網路欺詐行為的重要性日漸突顯,而保障網路交易安全是互金業務的基礎。對於互金企業、用戶和安全管控與信用評估服務供應商來說,互金反欺詐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任重道遠。

除了惡意欺詐讓互金企業蒙受損失,愈發猖獗的黑產對其風控體系提出新的挑戰。由於互金涉及到數萬億巨額資金,目前已成為黑客攻擊獲利的重災區。據系統監測,我國互金整體呈現網路安全防控能力弱、易遭攻擊,用戶資金安全未得到有效保障。

事實上,互金在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便利的同時,也給不法分子創造了新的犯罪機會,比如許多線下的傳統經濟犯罪,隨著互金的發展轉移到線上,包括非法集資、信用卡詐騙、電信詐騙等。

其中,P2P網貸平台問題尤為突出。其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平台安全風險意識相對薄弱,網貸系統多無安全保障,在安全局勢尤為緊張的互金領域無異於「裸奔」。黑產給互金企業帶來的危害不言而喻,儘管其投入了巨大人力財力用於防控,但仍力不從心,而短期內寄希望於執法機關加大打擊力度不太現實,整體風控形勢仍較為嚴峻。

都是「信息孤島」惹的禍

詭異的是,大數據風控喊了這麼多年,但始終沒有發生質變,監管不到位是原因之一,政策制定往往比行業發展慢半拍甚至好幾拍,不少P2P網貸平台在風控方面光喊口號不做實事,監管的滯後為其跑路提供有利條件,亂象叢生也就見怪不怪。

事實上,時至今日,風控之所以仍處在紅色警戒邊緣,成為互金平台一道難以跨越的坎,「信息孤島」不能實現數據共享才是根本原因。眾所周知,信用評估是大數據風控的重要一環,目前國內個人徵信行業有兩大陣營,即央行徵信系統和互金信用信息體系,前者以商業銀行報送的信貸信息為核心,後者主要基於個人交易和社交行為軌跡。

對於任何一家P2P網貸平台而言,信用數據都取之不易,各方希望能夠共享他人信息、獨享自身掌握的信息以獲得更多利益,無形中陷入「囚徒困境」之中,「一人多貸」現象屢見不鮮,折射出徵信市場的尷尬現狀,各徵信機構之間數據「孤島化」傾向明顯。

「信息孤島」直接導致互金企業數據風控成本升高,不僅需要與各大數據供應商打交道,還要反覆測試數據的有效性、覆蓋度,不斷校驗、調整模型,整體成本居高不下。

同時,國內社會信用環境、民間徵信體系與歐美國家天差地別,因此互金進入中國後由純線上模式演變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即線上融資、線下風控,過於依賴人工,尤其是貸前階段,需要信貸員實地走訪才能初步判斷借款人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盡調方法與傳統小貸公司無異。

儘管信貸員獲得的一手盡調數據具備一定參考價值,但劣勢也顯而易見,難以兼容成本與規模化擴張的需求,不僅人力成本極高,而且風險評估和預判過於依賴主觀判斷,這對信貸員工作經驗和道德水準提出較高要求。一言以蔽之,「信息孤島」不利於P2P網貸平台判斷信用風險。

至於黑產屢禁不止,傳統打擊模式失效、法律監管跟不上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於互金這個價值窪地有利可圖。數據顯示,黑產日交易額可達數億,去年黑產總收入達到千億級。

互金強化風控需雙管齊下

想要打破互金「信息孤島」,數據共享是可行方向。普惠金融的未來需要每個從業機構的參與,行業發展不是零和博弈,數據與金融科技的共享不僅可以提升機構風控水平,也能夠最大化地實現行業共贏。這也就解釋了螞蟻金服、玖富等成為首批接入互金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互金企業。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優勢在於可以降低數據獲取成本,螞蟻金服、玖富等17家企業可以從更多元的角度對借款人信用狀況進行交叉比對,提高信息校驗的準確性,防止一人多貸、多頭負債。隨著越來越多平台數據的接入和共享,行業信用資料庫將越來越完善,「失信者寸步難行」將成為現實。

同時,與個人徵信行業兩大陣營合作也可以提升風控能力和效率。以玖富為例,其不僅接入央行旗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主導的「互金風險信息共享系統」,間接獲取央行徵信系統海量信用數據,還先後與芝麻信用、騰訊徵信等徵信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可以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客觀呈現個人信用狀況。

除了對信用風險的防範,與黑產鬥智斗勇也是互金平台的重要使命。隨著時代的變遷,互金面臨的風險更加複雜和多樣,在原有金融風險基礎上,還增加了更多的技術風險。

在我看來,互金是一把雙刃劍,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更要注重技術安全,安全不僅是互金的命門,更是得以壯大的基石,甚至成為金融安全、國家安全的一部分。因此,互金長久發展的關鍵在於技術安全,通過技術安全以此防範金融風險,加大人員和資金投入勢在必行。

今年5月,玖富、宜信等互金企業發起成立「金融科技技術安全共同體」,「共同體」的成立於技術安全和行業安全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與率先接入「互金風險信息共享系統」類似,玖富成為「共同體」元老也經過層層篩選,對技術安全的重視程度是考核指標之一,其設立獨立的安全部門,每年都會撥付大量預算去維持和加強平台的安全建設,超過30%的目標與安全有關。

不難看出,互金企業強化風控能力必須雙管齊下,既要形成一張全面的借款人數據畫像,又要與組織化、專業化、隱蔽性強的黑產打持久戰。

結語

金融的核心在於風控,而有效的大數據風控體系,可以將風險量化,更好地控制行業面臨的風險,讓資產流通更為透明,從而防範風險。不知你發現了沒,數據共享、技術安全等聯盟中都有玖富的身影,其風控能力處於國內較高水平,可以像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巨頭一樣輸出風險解決方案。

大數據風控的普及無疑是互金領域的一大福音,但仍需清醒地認識到,與大數據風控已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互金企業的標配相比,我國大數據風控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有效掃除發展障礙需要政策、行業、平台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

玖富融資、眾安上市,這屆「開掛」的金融科技公司
從E租寶,到錢寶網,兩個500億,互聯網金融該怎麼管?
唯快不破:微粒貸用「執行力」踐行普惠金融的初心
一個互聯網金融反欺詐評分模型
必讀 | 我們離機器人理財還有多遠?

TAG:互聯網金融 | 大數據風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