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改變了我什麼

「知乎」是我第一個認真對待並且投入大量時間的地方。

它不同於微博,那裡娛樂味道太濃,點開發現都是各種明星,段子手的世界,想看點對於新聞時事的評論見解都無從找起,隨便翻翻評論,都是各種極端情緒化言論,或者完全拋開「政治正確」(這直接由微博使用群體決定,微博大部分都是中學生,缺乏基本是非判斷能力,再加上中國「反智主義」盛行。)畢竟,一個群體對知識及智性的尊重程度,直接決定其文明程度。

而且在微博中,普通人根本沒有話語權,無論你發布的內容多麼好,乾貨多,但是沒人看。微博如果不是大V,你發布的信息全都是一個人的自娛自樂,如果你一個人都能夠自high,那麼哪兒都是一樣,但我不行。

15年,也就是高二,非常厭惡貼吧和微博的惡劣風氣(像我這種骨灰級網蟲,早已看破這兩大平台的運作機制,比如微博其中一種盈利群體的本質,就是營銷號故意製造輿論,獲得大量關注推廣產品從而盈利,比如那些圈字頭的賬號,都是營銷號,大家不要去關注)。

我不斷尋找新環境,希望有一個能有一個充滿理性,充滿學術氣息的地方。知乎上的核心用戶主要都是一些名牌大學的學術精英,各種碩士博士佔滿屏幕,他們提倡努力學習,抨擊反智主義,我最終決定進入知乎這個社區。當然,這是幾年前知乎的風氣。

記得在知乎看到的第一篇是求救文,大致就是一個學生長期受校園暴力,程度較重(原題目叫「如何幫助這位長期被欺負、群毆,甚至被逼吃屎的同學?」,我開始甚至是抱著獵奇的心理點開看了看。)你一定想不到接下來知友是怎麼回復這件事的,他們並沒有各種煽情聲援,而是直接做出實際行動,自發無償組成志願者團體,制定解決計劃,實地調查情況,聯繫新聞部門,一波人幾個月的努力,最終解決問題。在知乎第一篇文就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印象,直接下定決心要認真對待這個平台。

由於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心朋友不多,稍微能聊得來的也極少,而在知乎上完全不同,非常共鳴於許多精品問題回答,也非常肯定知乎的主流價值觀,知乎給我帶來了極大的認同感。不過比這更重要的是,知乎增加了我的「心靈開放度」,比如我自己不喜歡同性,但我支持LGBT群體。

隨著知乎註冊的門檻降低,人數從而大量增加,娛樂味也漸漸升起各種問題的回答失去理性,逐漸變得情緒化以及抖機靈的回答受好評。一個群體成分及數量的增加,與一個整體的素質成反比,這是必然。但風氣還是值得肯定的,如同一位知友這樣評價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微博之亂耳,無貼吧之勞形」。

在接觸知乎前,我是一個眼界狹隘,自以為是,而且非常犬儒的人。知乎不能說有多好,帶給我甚至改變我什麼。但是我挺喜歡這裡心理學及哲學話題里的一些回答,能讓我迅速找到共鳴,我感覺我不是一個人。


推薦閱讀:

知乎上的好问题有哪些?
知乎在POKEMON GO发售之后,提问和回答质量是否有所下降?如有,如何解决?
為什麼某些嚴重偏題的回答也能獲得很多贊同?
有哪些針對知乎的第三方腳本/插件?
知乎悖論或定律有哪些?

TAG:知乎 | 讨论区 | 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