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驗說說現代心學的自我修習之道

心學是儒學在王陽明手中發揚光大後的一種稱號,由於它強調 「心即理」這一孔孟未明確闡述的核心思想,才有了心學這個稱號。其實它只是作為儒家正統一脈相承,隨時而易適應當時社會大環境的一個權宜之號,其本質核心是完全繼承了孔孟的理論。在民國時期新儒家熊十力的理論體系中,心學又吸納了西方哲學和科學的優良成分,成為與時俱進的集大成者。在熊師看來,想要真正修慣用於安身立命的哲學,也就是儒學,需要具備科學的基礎知識,還需要具備佛學的思辨能力,最終匯歸儒學的體認,才能達到超越理智思辨的地步,獲得明心見性的最高德慧。這個境界,儒家稱之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或者「隨心所欲不逾矩」,佛家稱之為「涅槃」「極樂」,道家謂之「得道」,說的都是完全發揮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根本特性從而與道合真的終極狀態。

時代在不斷發展,我們擁有了先人所不具備的良好的知識環境,在這個條件下,想要達到修習心學,不斷朝著完美的自我發展,又應該怎樣開始呢?

在我看來,熊師所提出的科學、佛學、儒學的三家並舉的道路依然有著明確的指導意義,但我自己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有一些體悟,發現佛學的體系實在是太過於龐雜,一般人基本不可能沙裡淘金從而獲得有益的知識和方法論,當年熊師也感嘆過這一點,認為不具備上智,無以學佛。佛學中最有益的是它的思辨方法,系統拆分事事物物乃至於人的思想意識,剖析極為嚴密徹底,雖然它最終歸於觀空,其主旨和儒家不合,但這套思辨方法確實是儒家所缺乏的。因為儒家強調「默識」、「冥會」等等,不免缺乏了比較精微的思維方法,這一點熊師認為應該向佛學參考。在我的學習中,由於佛學實在很難入手,就轉向了現代心理學的學習,發現在經過了近現代的發展,心理學對人的意識方面的研究相對比較系統精微,其方法學和思維方式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自身和社會,應該可以用它來代替佛學來培養我們的思辨能力。經過自己的親身體會,提出以下循序漸進的心學修習之道。

窮理:以西方科學理論來初步獲得一定的常識和知識儲備,達到「辨物」的目的。其實,在我們的學校教育體系中,主要進行的就是相關的訓練。只要是正常完成了學校的課程,就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儲備和初步的分析思辨的能力。當然,這種積累是越多越好,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觸及到了哲學或者說是心學的領域了。

盡性: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指導我們認識自我和社會的一般特性,達到「明心」的目的。也就是說,為了最終認清我們自己,揭示自我的本性,我們需要從比較淺顯的層次開始起步,獲取現代社會對人們思維、意識、本能、情緒等等的各種研究結果和理論,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實踐,初步對人性有一些認識,並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具備一定的思辨能力。

至命:以儒學的仁義禮智信、知行合一等各種知識和實踐方法進行修行,達到「體化」的目的。儒學的最終目標是要我們真正認識到每個人都具備的完美本性,並在實際的生活中不斷實踐,從格致誠正到修齊治平,不斷推擴我們的良知,實現幸福美滿的人生,達到「存,吾順事;殞,吾寧也」的最終廓然大公的無上境界。

心學,不離思辨而最終超越思辨,是思修交盡的為人之道。願我們都能認識並踐行,獲得心中的寧靜與圓滿。

推薦閱讀:

儒學對人性的兩種解釋所揭示的人生意義

TAG:心學 | 儒學 | 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