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出位與事不出位——說說東西方對道德的不同標準

標題中的意思,其實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話來總結,做事情應該「由仁義行」而不是「行仁義」。什麼意思呢?就是在儒家思想看來,外在的各種道德標準,其實都是根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良知,是人們共有的良知在具體的實際情況下的一種反映,所以我們要能夠通過對道德規範,也就是「禮」的深刻理解,明白它的實質內涵,與我們的良知吻合,從而心甘情願的認可它、遵循它,做到表裡如一,內外兼修。這個叫做「由仁義行」,或者用一句比較現代的詞語來描述「思不出位」,你在當下的情況下,反觀內省,根據自己的良知做主來指導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此就可以做到行事無礙,舉手投足皆為天理流行,其最高境界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老人家一生致力於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實踐,以其天縱之資,也是在70歲之齡才能達到這樣的地步。這也就是所謂的「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思所想,都是天理,都是規律,「先天而天弗違」。

東方儒家學術一以貫之,都體認到社會中的人類行為道德標準就在人們的內心,這個普遍的原理稱之為「仁」「性」「良知」等等,將這個普遍原理和當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其最恰當的表現形式就是「禮」。儒家所提倡的「禮」,是有著其深刻的內涵,是人心的自然發動不容已的表露,而不是為了任何外在的階層利益、君王喜好所指定的僵化禮儀制度。孔子有雲「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就指出了這一點,禮和樂不僅僅只是外在的玉帛和鐘鼓,這些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它們是深層次人性和人心的外在具象化,背離了其內蘊,就會成為「非禮之禮」,成為空具形式而無內涵的束縛。被現代人們一直所批判的封建禮教,正是這樣的「非禮之禮」,是被統治階級異化之後的束縛人民思想的工具。

那麼,既然有「由仁義行」,就有所謂的「行仁義」,也就是所謂的「事不出位」,這個就是大多數人,尤其是西方社會中比較強調的按照指定的規章制度、道德規範來指導自己行為,使得自己一舉一動符合道德標準的一種行為。從表面上看,有可能他是文質彬彬、舉止優雅的一位紳士,但他對於自己的言行標準並沒有慎思反躬,只是把他當做一個外在的枷鎖和工具,簡單的依從以獲得自己利益、彰顯自己風度的手段而已。雖然,人與人交往,我們離不開這些表面文章,但我們更希望的是有進一步的心與心的交流。在這個更深層次的交往中,就需要我們對自己的本心有所反思和察覺,體認到各種交往手段下的內蘊,認可或者不無批判,以一顆通明達透的心來體會同伴的真正所思所慮。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們如果想在心的層面上互相溝通、達成共識,就需要保持時刻反思的常態,對你的思慮言行深思審查,也就是儒家提倡的「慎獨」和「誠意」,知行合一,表裡如一,這樣才能獲得更有意義的人生。

不經反思的人生毫無意義,希望我們能夠不僅僅做到「事不出位」,還能夠進一步做到「思不出位」,不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提升自己。人生路上,唯有不斷反思,不斷上進,方不辜負自己的一生。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帶來的道德困境(二):藍血貴族

TAG:心學 | 倫理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