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心學解讀

題目中的這句話最近很火,知乎上也有不少人對此進行了解讀,指出它打動人心的種種妙處。我也來蹭個熱點,從心學的角度來詮釋一番。不一定是句子的本意,只是做一點見仁見智的發揮而已。

每一個激發人們共鳴的詞句背後,都隱藏著人性。這句話也不例外。對於句中「少年」解讀,也就類似我們通常比較欣賞的「赤子之心」,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謂的「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也就是陽明心學中所標榜的「致良知」。

人之生也,性本如一,堯舜共之,孔孟同之。每個人的本性都具備著成為聖王的可能性,正因為這個貞常清明的本性是人人共有,所以有孟子的所謂「人皆可為堯舜」,陽明的「個個心中有仲尼」,我們只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自信自肯,遵循自己的本心去行事,按照儒家所提倡的「慎獨」之道,在平時的事事物物上細心體察,排除各種私心雜念、利益糾葛,就可以知明處當,朝著正確的大方向前行。

然而,世事無常,環境詭噩,在千變萬化的外力熏染下,我們的本心顯得是那麼的微弱無力,這一點微弱的本性之源,如同星星之火,在常人物慾的狂風暴雨中搖擺不定,也如同濃霧蔽天,不見大日。「道心惟微人心惟危」,先哲以「獨」「微」來形容之,不是沒有道理的。日常平心靜氣,外邪不至的情況下,我們也許能夠細心體察,隱約感應到那個至善無惡的良知,一旦牽涉到自身利益或是各種誘惑,我們很有可能被其蒙蔽,昧著良心做事,這就是陽明所謂的「隨順驅殼起念」,此時良知固然還在,但猶如被烏雲遮蔽的太陽,自己不知不感而已。

東方哲學一脈相承,都是提倡在人的本心上下功夫,反躬自省,先哲們是切切實實體認到了作為人的本性所在,堯舜時期的「允執厥中」,孔夫子的「仁,一以貫之」,孟子的「四端」,宋明時期的「天理」「良知」,一直到新儒家三聖所提倡的新儒家理論,都是在向內用力的過程中自省自悟,共同領悟到了這個哲學的「真理」。就如同科學的真理一樣,針對外在的物質世界,完全排除個人的主觀干擾,可以在類似的條件下實現實驗結果的重複性。先哲們也是在人生的大實驗室中,通過對自我和宇宙的終極思考和實踐,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人之初,性本善。「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聖人者,人倫之至也,也就是將人所共有的本性發揮到極致,到達完美無缺地步的實際例子。正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個人內心最深處都是同根同源,我們才有同氣共情的基礎,才會被這些隱含大道的詞句所打動,回首低吟,意味無窮。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不論你在生活中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人情物慾,卻依然帶著本有的赤子之心歸來,你的笑容仍然是那麼的純凈無邪,此情此景,人共賞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永保赤子,生死以之。

推薦閱讀:

牟宗三新儒家體系——心學的現代版,我的信仰
養浩然之氣就是遵循本心行事
心悅義理——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好人

TAG:人生意義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