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房價怎樣了?數據顯示竟然這樣
總聽中介說房價在漲、在漲、在漲,房價是否在漲個不停?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2017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調查數據顯示,今年7月,惠州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漲幅為0,同比漲幅持續收窄,顯示樓市調控政策起到積極效果。
大環境房價環比持平或下降城市增加
跟此前房價指數高歌猛進的趨勢相比,到了7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出現剎車現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共有1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持平或下降,比6月增加4個。16個城市二手住宅環比持平或下降,比6月增加6個。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稱,從全國大環境來看,7月份,一線城市房價趨於穩定,二、三線城市環比漲幅明顯回落。數據顯示,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有10個環比下降或持平,僅5個微漲,漲幅由高至低依次為廣州、合肥、廈門、武漢、濟南,漲幅最高的廣州環比漲了0.4%。
惠州住宅售價呈逐月回落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惠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持平,漲幅為0,顯示到了7月,一手樓房價停漲,價格穩定。二手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微漲0.3%。惠州也隨之成為房價環比持平或下降城市中的一員,這在今年是第一次。
東時記者對比了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今年1~7月數據發現,惠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最高在三月,漲幅為1.1%,從6月起,環比漲幅開始穩步回落,至7月環比持平。而同比增幅也逐月收窄,從一月最高的24.7%,逐步收窄至7月的13.7%。
惠州二手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最高的月份是3月,為1.6%,隨後漲幅也逐月回落,至7月漲幅降至0.3%;同比漲幅最高出現在4月,為15.8%,此後漲幅逐月回落,至7月,漲幅降至13.7%。
大戶型價格環比首現負增長
國家統計局同時也公布了惠州新建商品住宅分類價格指數,從數據來看,7月份,90平方米及以下的小戶型價格,環比漲幅降至年內最小,僅為0.3%,而90~144平方米中大戶型價格環比持平,漲幅為0,144平方米以上大戶型價格在6月環比持平,在7月首現今年以來的負增長,漲幅為-0.2%。 同比漲幅方面,3種戶型同比指數也由高峰期均超22%以上,逐月收窄至7月的12.8%~14.3%不等。
供應足房貸緊 調控見效
國家統計局在公布房價指數時,也公布其調查方法,即新建住宅銷售價格、面積、金額等資料直接採用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的網簽數據;二手住宅銷售價格調查為非全面調查,採用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房地產經紀機構上報、房地產管理部門提供與調查員實地采價相結合的方式收集基礎數據。
一位惠州樓市觀察人士稱,國家統計局通過每個樓盤之間的比對和綜合評估,測算價格漲跌,這種調查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雖然其發布的指數不如簡單均價或單價那麼直觀,但它反映出來的房價走勢具有參考價值。
他稱,今年以來,惠州樓市調控力度逐步加大,4月出台的政策對市場影響明顯,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也進入常態化,價格備案也逐步趨嚴,限售「三年」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短期投資炒作行為,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了調控政策正在起效。而另一方面,近期房貸收緊,很多房地產項目等著放款,資金回籠時間較長,中小開發企業的壓力也在增大。
他觀察,惠州上半年一手房供應量少只是階段性,目前一手房供應量正在慢慢變大,預測接下來的幾個月,惠州樓市供應量較為充足,房價將保持平穩。
年底全市有近1000萬平方米新房入市
昨日,東時記者從市房管局獲悉,今年1~7月,全市批准預售面積6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近期申請價格備案和預售的樓盤項目也逐漸增多。據部分中介代理機構踩盤數據顯示,預計今年8月至年底前上市面積將達到800~1000萬平方米(按100平方米/套計算,約8~10萬套),總體供應保持充足。
昨日,惠州房天下公布監測數據稱,據其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2日,預計8月底推新項目數量達到18個,預計供貨房源量超過5000套,惠州樓市或將在8月底迎來一波推貨高峰。
而這當中,大亞灣推新項目數5個,佔比28%最高;惠陽、仲愷推新項目數均為4個,佔比22%,其中,除碧桂園兩盤房源量待定外,其餘預計新推項目房源中,惠陽1590套,大亞灣1330套,仲愷預計4盤推新,供應套數高達1310套。而惠城8月底將有純新盤接力入市,預推套數約600套。
二手房方面,市房管局日前發布了惠城仲愷二手房源銷售數據。數據顯示今年5月該區域二手房成交量突破3000套,成交首度反超同期新房交易,但從6月開始下滑,成交量為2454套到7月跌至1690套,銷售面積僅為20萬平方米。業界分析,二手房房價漲高後買方意願下降,加上一手房供應量加大,二手房貸收緊,市民更願意轉向購買一手房。
推薦閱讀:
※港珠澳大橋 | 前世今生路線之爭(下)
※「租購同權」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港珠澳大橋 | 前世今生路線之爭(上)
※房子,是留給孩子的最低級的不動產!
※樓市「政府定價」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