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政府投資

近些年來中西部地區兄弟省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明顯加大,對標北上廣、對標國際城市的呼聲此起彼伏。國家也在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提到了有些地方大都市圈的建設,隨後的政策還明晰了一批中心城市,使得國內政府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再次掀起高潮。

不過,這一輪投資與以往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大數據中心、雲計算中心、帶寬等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比例逐步走高,政府投資也逐步從諸如煤、焦、冶、電、鋁等傳統產業中走出、走向經濟創新發展平台建設包括豐富開發區門類、擴大開發區規模功能和積極構建數字信息平台促進共享發展等。

伴隨移動互聯網江湖的風生水起,政府投資似乎走出了前些年有些知名經濟學專家提出的投資邊際效益遞減周期,煥發了第二春。

不過,靜下心來,理性分析一下,即使沒有太多精確的數據作為支撐,僅僅通過觀察、閱讀一些宏觀、微觀層面的經濟現象與大政方針走向,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樸實的結論:以往投資邊際效益遞減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投資有效性不足、重複建設等造成的。而,隨著政府、開發區經濟平台等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比如有些省份建立了全省範圍內企業投資項目的統一數字化平台,用來避免重複建設、共享投資信息,在體制機制上就把以往很多同質化嚴重的重複建設項目問題解決了,增加了政府投資的有效性。

另外,在數字經濟紅紅火火可以為國家與地方提供強勁財稅保障、轉型技術支撐作用的時候,國家與地方終於下定決心去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不徹底、深化國有企業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等重大問題。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使得傳統產業的國有企業得以擺脫歷史包袱,輕裝上陣,更易於對接市場化改革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業務單元等,來提高投資回報率。

如果考慮到近些年來國家與地方對城鄉統籌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反腐敗對重點經濟建設領域的清理整頓等,可以大略的這麼講:政府投資基本擺脫了以往低效、重複、效益不高的周期,走向了有效投資。當然,這個有效是相對的,並不是說已經達到了最好水平。提升投資有效性的工作還有許多。比如有些省份借簡政放權東風不斷推陳出新的鼓勵投資辦法等等。

沿著群眾需要什麼政府就補什麼的原則,比如,大力發展綠色休閑娛樂場所和健身健康產業,大力推動醫療改革降低居民年度醫療消費額度,儘快解決好城市框架增幅快與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資源配置相對滯後的矛盾,那我覺得這政府投資的有效性還會上個台階。

國民健康,就醫成本低廉便捷,出門就可以讓孩子上個不錯的學校,這些公共服務、准公共服務等大多是需要政府投資大顯身手的地方。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說的就是這麼回事兒吧!這也是判斷政府投資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

這些有效的投資,日積月累,老百姓的生活就會過得越來越舒坦。大家收入不斷提高,就醫、孩子上學簡潔方便,自然心情舒暢,頭腦清醒,創新創業的精氣神十足,振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轉型創新、彎道超車等美好的藍圖,很可能就會水到渠成的實現了。

政府投資的最大效益這時候才真正顯露出來,讓人們交口稱讚,富民安邦。

此時,是不是有效投資,是不是有效政府,等很多官員在意、寫材料的秀才們需不斷認真學習的問題,就不辨自明了。

(完結)

封面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推薦閱讀:

TAG:政府投資 | 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