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冷暖
最近一陣忙得連軸轉。一個人一周內組織了一次boss調研,談了3個產業基金和1個CRO項目,還組織了針對十幾家中小企業的調研,累夠了不說,看夠了不同背景的人群,不同情況的企業,真是冷暖不同。有意氣風發的年輕創業者,知識型、技術型和平台型,也有因為資金問題著急得快掉眼淚的傳統行業企業家,還有因為去產能而很不景氣的儀器供應商——或許都曾經或者未來站在風口上,但在市場和風向面前,沒人能預測未來怎樣。
接觸的一個項目是對門學校清華計算機的學長出來做的,本來以為跟政府負責人磋商好了,不到一個月時間裡,溝通此事的領導下海了去某上市產業地產拿了可觀的高位年薪,一下沒有人跟進了。見了這位創業的學長,人跟人的溝通頻率在一個頻道上,也還是挺快。另一個基金則是來自根正苗紅的國家最高科研機構,籌備人是一位從金融機構跳到清華念mba鍍金看上去很上進的80後。在忙得手忙腳亂的時間裡,我抽20分鐘跟一位需要用老花眼鏡的年長人士聊了下項目內容,他是知名醫科大學77級的學生,退休前是一家三甲醫院的管理層。他說,做這個項目是因為在美國的本科同學想回來發展。
有點時間的喘口氣的時候跟本科朋友們聊起來各自的發展,i banker,基金研究員,從金融管理機構跳去做產業基金的,產業管理者轉行去做風投的,在500強外企做經理人的。
我想起來,十年前一起看準備gre一起準備申請材料的同輩們,快的已經在國外博士畢業找了教職,念了博士的做post doc的也很常見,結合對國內科研圈的直觀認知,我說了句,國外的post doc回來也是門檻越來越高,paper牛運氣好可以拿個副教授或者青年千人,大多數只能給到講師了,學術之路,辛苦且漫長。
從海外博士,到發paper到成為有點話語權的所謂千人,需要多少年?回想起來,即便是智商最高英文最好在國外最為努力的同輩們,很少有人能超越既定軌跡的限制,沒有捷徑。
做記者的時候,曾因為工作關係天天跟所謂精英階層接觸,但大多數時候你只能看到他們希望公眾場合看到的一面。最近頻繁接觸各個行業的精英翹楚,不論是師從諾獎的千人大牛行業泰斗,還是心有想法的平台型前輩,都很值得尊敬學習。如果是官員,那自然是層層選拔天時地利人和的幸運兒精英,如果是帶項目來的無一不是行業和高端服務業的活躍人士。大家認識接觸的目的只有一個,想幹事,而且把事情做好。而世界上最難的事,大概就是把一個從理念到實在的項目做好。
跟碩士時候指導老師之一聊過送他的綠茶味道,想起來求學的時候大都帶著敬畏的心態對待做研究這個行當。後來,直接接觸了不少所謂學霸級別的千人學者或者年少成名的優青傑青,以及怎麼樣才能在項目和基金申請中分得一席,才明白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先天和後天的多重努力,才能往前走一小步。
有點空的時候,我想起來,一些師弟師妹都已經或者快要博士畢業在高校里搞學術。雖然沒能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前進,但走何種道路最適合自己,沒有固定的評判標準。車行過嘉陵江,沿江的是本地數一數二的高校,看到主樓想起來一些師兄師妹都在裡面從教。解決思維和價值觀問題和了解社會構架和實踐問題,大概就是分工的不同吧。
推薦閱讀:
※【職場】圓滿完成是本分,高效高質才是能力
※職場反雞湯之一: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時間與情懷
※九年,平行世界
TAG: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