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篇(5):競品與需求分析-需求表達

作為一名准產品新汪,雖然沒有十足乾貨,但希望記下苦海行舟之點滴,以求共勉!

一、需求轉化

1.用戶需求到產品功能落地

用戶角色—>目標—>使用場景—>任務—>界面操作

理解用戶—>產品目標—>需求及場景—>功能及交互方式—>界面具體要求

2.以目標為中心的產品設計過程

  • 以目標為導向的設計
  • 定義用戶目標,根據用戶需求(need),而非需要(want)去設計產品
  • 根據用戶目標和場景,設計用戶需要完成的任務,任務拆解,儘可能細化

具體過程:

  1. 設計任務流;細化到最小粒度
  2. 同類步驟的分組;A類型為、B類行為
  3. 組之間建立關聯(頁面流程);考慮用戶習慣和平台交互模式
  4. 組/頁面、原型設計;考慮用戶習慣及平台交互模式
  5. 易用性設計(從可用到易用)

二、需求表達

  • 需求清單 FEATURE LIST(功能規格描述)
  • 功能結構圖(功能深入及邏輯歸納)
  • 業務邏輯圖(產品及業務運作邏輯)
  • 業務流程圖(角色與任務流)
  • 頁面流程圖(頁面流轉關係)
  • 用例圖(不同角色分解需求)
  • 用戶體驗地圖(全流程體驗設計)

1.Feature List

  • 模塊:每個模塊3-10個子模塊
  • 子模塊:功能二級分類,功能結構
  • 功能:具體功能名稱
  • 任務描述:解決問題的行為、操作
  • 價值描述:賣點、用戶價值
  • 需求分類:基礎功能、擴展功能、增值功能
  • 需求優先順序:非常核心,緊急程度、重要程度、使用頻次、生命周期
  • 工作量:技術實現的工作量
  • 備註:其他細節

*百度iCafe工具,Story卡片做需求管理

2.功能結構圖(功能腦圖)

以鳥瞰的方式對產品功能結構、邏輯表達清楚。簡單來說就是產品使用操作的功能表現。

3.業務邏輯圖

首先理解產品業務架構的作用——

  • 深入了解產品的運作邏輯
  • 不只看界面和交互,而是背後的邏輯
  • 指導產品設計和運營
  • 評估產品生命力、系統運作
  • 識別忽悠性產品

4.業務流程圖

解決理解偏差(口頭表述不清晰、難以理解一致)、一圖勝千言、提升效率

業務流程圖指不同角色之間,在系統之間的交互邏輯。

  • 整個流程的起始點是什麼?整個流程的終結點是什麼?
  • 在整個流程中,涉及到的角色都是誰?
  • 在整個流程中,都需要做什麼事情?
  • 分別產出什麼文檔、格式?

泳道圖

  • 兩維度:部門崗位維度、階段維度
  • 活動流轉
  • 流程要素

5.頁面流程圖

用以表達:用戶通過什麼操作進入什麼頁面,以及後續的操作和頁面

包括頁面、行動點,連接線,是產品從抽象到具體的關鍵點。

頁面流程圖 ≠ 線框圖

  • 聚焦用戶目標和任務
  • 簡化繁雜不必要的流程
  • 提升重點交互環節效率
  • 評估用戶行為路徑
  • 評估工作量

分析步驟:

  1. 第一步:確定用戶角色
  2. 第二步:確定用戶需求
  3. 第三步:確定業務流程
  4. 第四步:繪製頁面流程

6.用例圖

按用戶角色分解需求。toB產品用的比較多。比如分針對用戶的分許可權。

  • 參與者:人、產品、軟硬體
  • 用例
  • 系統邊界

7.用戶體驗地圖

閱讀:體驗地圖——不僅僅是用戶的體驗旅程

三、工具使用

  1. 鉛筆、馬克筆、便簽紙、A4白紙
  2. VISIO(畫流程圖、原型)
  3. Axure(常用畫原型、流程圖)
  4. OMinigraffle(畫業務流程圖、Mac)
  5. Keynote(比ppt好用)
  6. x-mind(畫思維導圖、腦圖)
  7. Sketch mac(原型設計、UI表達工具)、可以導出HTML5
  8. principle mac(微動效)

四、優秀問答

1.請問「用戶體驗地圖」什麼工具比較趁手?畫圖中哪些問題需要避免?哪些問題需要著重關注?哪些問題可以忽略?

繪製工具:繪製用戶體驗地圖,用PPT或者keynote就可以,還有些用設計軟體ps或者ai來做。

避免問題

1、急於去產出,忽略產品前期思考,比如產品策略、產品核心價值和定位和發展方向,目標人群定位,先和項目組和你研究的目標人群達成共識;產出用戶體驗地圖可以是項目team一起做,自身而言去做,並且缺乏調研,很容易思考不全面。

2、缺乏前期用戶調研:前期需要先做一些用戶研究,研究發現用戶在線上線下的使用流程,以及在整個服務體系中交互時存在的問題和痛點。比如用戶體驗地圖的橫坐標—行為階段,不是主觀的思考,需根據調研的用戶信息進行總結歸納。包括階段裡面每一個行為和觸點,也是通過一些觀察獲得,並加入自身的思考進行路徑清洗,比如某些對體驗影響不大的環節可以合併或刪減。

3、不要過早將渠道分發信息,比如用戶怎麼進入產品使用,放到地圖中的前段。除非是單純為運營推廣做map,不宜過早引入渠道信息,渠道通常受資源限制,但用戶體驗的改進和提升是你可以做的。

著重關注

1、每個項目有不同的模型,必須把關鍵環節展示出來,如一個階段到另外一個階段的轉變,不同媒介之間的轉變;在這些轉變點上需要思考些問題:有多少人使用這些特定的媒介,哪些部分的體驗已經被破壞了等;並將用戶的具體行為、觸點操作列入。

2、記錄用戶痛點時,新老用戶兼顧;場景覆蓋要全面 ,比如天氣、時段、環境;深度廣度的結合;再量化到用戶體驗地圖上。

3、繪製地圖後,要注重產品分析,看波峰波谷,尋找產品體驗提升的機會點;或者關注你當前負責的某個模塊階段,重點去優化這個階段的痛點問題,轉成產品機會點。

用戶體驗地圖的運用:可以在產品設計的任何階段。

可忽略的問題:具體用什麼工具產出,真的不重要。關鍵是你掌握這門方法。

2.需求列表裡需要詳細描述收錄需求的解決方案嗎?不是初略分析後,對篩選後的核心、重要的功能才做進一步描述嗎?

作業要求:針對競品分析等得出需求,實戰項目作為下一個迭代去準備一份需求清單。要考慮產品迭代,希望看到的是篩選後的清單,作為下一版本開發。

另外,什麼是產品需求,第一堂分析課有講到產品需求是滿足用戶需求的一種產品解決方案,好的互聯網產品是為了更好的體驗、更快的效率等對吧。無論是有經過優先順序管理的篩選也好,需求列表中對功能描述、任務描述部分,本身就是針對某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的闡述。如果只記錄問題和痛點,期望目標,但是沒有具體點的解決方案,還算的上是個產品需求嗎?不需要多麼詳細,但求功能模塊羅列完整、清晰,並且完成這一功能的任務和行為描述。

P.S.

*Cover 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本系列由 @西禪 原創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推薦閱讀:

實戰篇(3) 產品原型:摩拜單車-周邊服務原型

TAG:產品經理 | 用戶需求分析 | 產品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