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裝問答清單】小白如何學習室內設計?

這是知乎上的問答:

根據以上表述,題主並非業內人士,目的是自主熱愛與未來自身的空間打理應用。所以專業系統的課題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室內設計是一門比較瑣碎的多學科的綜合藝術。它集中建築學,園林,色彩,影音,陳設,裝修,結構,人體功能學,宗教,文化,風格等所有門類的協作體現。

根據題主綜述,(拋出去純粹硬裝施工部分,也就是油木瓦水電的結構施工問題)我重新整理歸納一下你需要了解的問題和方向,基本是你所需要掌握的在軟裝認知體系上:

一,要打造一個空間首先的考慮和定位是什麼?也就是如何入手思考的問題?

二,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定義?

三,基本操作流程有哪些?

四,都有哪些風格或需要了解的相關文化?

五,軟裝的室內設計美學怎麼樣理解?

六,最好的學習方式或通道是什麼?

這樣會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問答體系,能夠滿足你非專業領域的小白進行碎片化專業學習,因為需要自己打理自己的房間,所以不去探討裝修與施工的過程,而直接進行軟裝(室內內在美學)的表述上!以下是相關問題的清單式梳理回答:

一,要打造一個空間首先的考慮和定位是什麼?也就是如何入手思考的問題?

1,【空間屬性,功能屬性】首先要確定空間屬性問題,從大的方面講就是,這個空間是酒店還是餐廳,是商場還是辦公室?從小的方面說就是你打造的是卧室還是書房?是影音室還是宴客廳的問題。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這個空間你想表達的圖像感是什麼樣的。功能屬性需要必備的滿足點有哪些,需要哪些功能需求上必須的產品。空間結構是否滿足?空間動線是否合理?

2,【碎片化的歸納】這個空間你希望的顏色感是怎樣的?材質是什麼樣的?造型是什麼樣的?元素需要哪些?質感是什麼樣的?體現的格調是怎樣的?必須的禁忌有哪些?有沒有想表達的主題?光影和照明是怎樣的?生活習慣(空間動線)的特殊要求?

3,【風格或格調參考】這個步驟是基本每個需要打造空間的人都必備的環節,找一些我們喜歡的參考圖片進行整體的規劃,不至於在設計上出現過大的偏差,當然有些空間圖片的風格是標準的,(比如,美式新古典風格,波普風格等),也有很多是混搭而成的空間,我們只能按照格調來定位(比如浪漫,溫馨,奢華,純凈等),或者是一些純藝術打造,(比如裝置藝術,塗鴉藝術等)另計。

駱和先生:在做空間設計之前需要把這些基本問題想清楚,才能比較精準的定位,來表達你未來像打造的樣子。

圖片

二,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定義?

1,需要掌握一些專業術語的精準定義(比如軟裝,格調,生活方式,顯色指數,色溫,擺場,炫光,風格,色重,裝置藝術等),能更準確的理解很多生活中的空間表達,每一個定義的準確理解會讓你對空間的最終格調把握更為接近。

2,掌握對你所需要的風格體系內的概念術語進行認知,比如你想做中式的風格,你就需要知道(雀替,藻井,榫卯,琴棋書畫,須彌敦,門當戶對,龍生九子,風水等),這些都是構成空間的文化元素,不理解就會導致很多細節不專業,或對空間的文化不能精準的解讀。

3,對空間風格所需的產品概念要有認知,還拿中式來舉例,畢竟在中國來講,大家相對比較熟悉一點。(圈椅,官帽椅,翹頭案,榻,影背牆,胡床,玫瑰椅,中堂,匾額等)

4,跟空間屬性及風格相關的文化概念認知,術語精神層次的內在美學表現,比如中式你在做空間設計的時候需要體現的文化內涵有什麼?掛的畫有什麼意義?文昌塔應該擺在哪裡?琴棋書畫劍,詩酒茶花衣,每一個文化都是構成空間的元素,一個完整的空間就該是能夠閱讀的空間。

圖片

三,基本操作流程有哪些?(進行軟裝配飾過程中)

1, 空間測量與空間結構的了解(包括電源的位置,採光效果,牆體結構是承重牆還是非承重牆,地面材質是什麼,擺放的產品是否影響功能使用,是否影響動線使用,是否滿足習慣使用,空調和暖氣位置是否會有季節性影響,是否存在結構禁忌問題等)

2,產品的有效選擇並進入空間之內,需要進行產品分類,按空間的產品進行細化,如很多房間或產品,單項產品需做好標號,並分別放置所需空間範圍內。

3,先確定燈的位置,把每個空間的光源調整好,安裝完畢。

4,先整體再局部再整體原則,將主體傢具位置確定,再微觀調整輔助產品,比如先將床體安放完畢,再放置靠包,床搭等,最後再進行空間宏觀微調,達到整體色彩,結構,元素的視覺平衡。

5,裝飾用品歸置,如掛畫,擺件,根據已有主體,顏色,光源,使用習慣,進行點綴。

6,文化陳設應用,需要跨界的產品應用,比如還用很多算盤,我們會想辦法是做成一面裝飾牆,或做成吊頂,或改造成一盞燈,都是跨界產品的應用,也適用於閑置資源的創意實用,後期做補充和點睛之用。

7,物質產品之後,便進行其他感官的空間融入(比如符合氣氛的音樂,適合空間的味道,香道,茶道,插花,光影等)。最後形成一個整體的有氛圍有格調,有文化有修養的室內藝術品。

圖片

四,都有哪些風格或需要了解的相關文化?

1,按國家地域主體的文化區分(比如,美式,法式,東南亞,中式,日式風格等),以國際認知並普遍認可的形成一定文化積澱的空間表達,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聽說的國際化風格。

2,地方主義風格(比如,托斯卡納,普羅旺斯,烏鎮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土人情的造型景象。

3,按時間維度劃分(比如古羅馬,文藝復興,拜占庭,唐宋時期,民國時期等)具有一定年代性的文化生活方式。

4,按藝術表達形式分(比如,波普藝術,新裝飾主義,工業風格,哥特風格等)具有強烈藝術氣息的風格要素。

5,按現代演化分(後現代主義,SOHO風,綠色風,光潔派,解構主義等)從包豪斯開始走向現代注意的風格流派

6,按主題文化分(比如,老北京風格,音樂主題,機械主題,戰爭主題)以文化為元素的空間意境。

7,按宗教或信仰分(禪意風格,清真風格,道教風格,基督風格等)以表現獨立的信仰文化,嚴謹的元素及儀式感。

圖片

五,軟裝的室內設計美學怎麼樣理解?

駱和先生在這裡給出專屬定義,這裡主要指軟裝的定義:在固定空間範圍內,我們把不同元素不同材質的產品或物品進行有效的選擇,在滿足空間主體功能的需求上,排列而成的一種視覺空間藝術,並與之融入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為一體的五感藝術,而體現的空間語言,我們稱之為:軟裝藝術。

圖片

六,最好的學習方式或通道是什麼?

1,市面相關的書籍和培訓都很多,但作為一個非系統的從業人員,我的建議是碎片化系統學習。簡單地說,不需要整本書去通讀,現在市面的書籍在定義方面並不精確。室內設計和軟裝藝術在中國並不是一個極其嚴謹的學科,只有宏觀的市場表現,而沒有精準的概念認知。

2,可按照以上自我行為獨立的學習某一領域的文化與應用,其他版塊的認知也是相同的,只是設計領域,文化,技術層面都比較繁雜,不是能通過文字或語言便可以消化掉的,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是體驗感。

3,在任何一個地方(比如餐廳,酒店,茶樓等)公共場所如果有自己喜歡的風格或感覺,需要拍照參考,並感受空間的材質,顏色,陳設,文化上的應用,並套用以上流程,大腦走一遍場景化。久而久之便會形成空間藝術感。

4,通過影視劇也是比較好的一個通道,比如《絕代艷后》里表現滿滿的法國洛可可風格,《了不起的蓋茨比》里奢華的新古典主義等好多不同時期或民族,地域的電影場景都是很精準的風格空間表達,同時在看劇情的時候也能感受空間的藝術之美。

5,學習過程中的互動與問答,就像是英語一樣,學了多少年,不在生活當中應用,永遠都是書本上的知識,隨時都會丟掉或遺忘,要不斷的交流才是最好的學習。另外精準的提問也是比較好的渠道,不要提開放性問題,越精準越垂直對你來說越有用。

6,推薦一個專屬提升通道---【軟裝智庫】,這是知乎里的一個專欄,不間斷的更新精準概念,文化,清單,方法論,未來趨勢等。對於碎片化的你來講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圖片

我,駱和,便是這【軟裝智庫】的主理人,歡迎關注,歡迎指正!

圖片

推薦閱讀:

【軟裝商業】軟裝藝術智庫:具有中國特色的軟裝藝術行業報告
【軟裝商業】軟裝的表現層級是一門生活藝術,屬於時尚界
不按套路出牌的軟裝設計:看阿塞爾?維伍德大師的設計思考

TAG:軟裝 | 軟裝設計 | 室內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