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傳統
十一班有一個點名傳統。
高一的時候,每到下課,教室里便會響起一聲雄渾的,
「鄭竟屹!」
緊接著,便是一連串的,「代鑫」、「曾琨侖」。一時間,整個十一班熱鬧無比,教室內外充滿了快活空氣。
這便是點名傳統的黃金時代,也是古典時代。
在這個時代,點名總是按照鄭竟屹、代鑫、曾琨侖的順序按部就班地進行。而在點名過程中,大家的配合也充滿默契,不會出現「搶名」、「漏名」、「重名」的現象,點名過程總是其樂融融,和諧無比。說實話,我十分熱愛這個時代。因為它體現了一種質樸,一種會心一笑的默契。
但是這個時代在高一結束後就結束了。而接踵而至的時代,在我眼裡,卻只能算作青銅時代。
青銅時代中,點名的順序被破壞,點名的時間也具有隨機性——有時是上課過程中突然響起的「鄭竟屹」,有時是下課時接連不斷的「代鑫」、「代鑫」、「代鑫」、「代鑫」,有時是食堂里此起彼伏的「VICTOR!」。說到這裡,我不得不說,「VICTOR」成為了我們點名的「新秀」——無論是代鑫,胡藝翰,還是筆者,都喜歡點這個名字。而具體原因,卻在於這個三音節單詞的韻律之美。
VICTOR,由VI、C、TOR,三個音節組成。VI,發音急迫短促,C音雖然不帶母音,發音卻剛勁有力,而最後的音節TOR,則帶有一種圓潤之美。這三個音節疊在一起,讀起來確實是一種享受。
而由於音韻之美火起來的名字,卻不止「VICTOR」,還有「菊」、「駿」。「駿」的發音是「JUN」。輔音J不似K那麼直白,也不似L那樣軟弱,而是剛柔相濟,充分體現了中國話的美感。而母音UN,則是沉渾有力,如千年古寺中的大鐘再響,讀起來蕩氣迴腸,頗有一種豪邁的氣概。這樣的名字再配合李坤駿的身軀,不得不說是一種天作之合。而「菊」也同理——菊的母音改成了ú。但是因為菊本身就是一個女孩子,所以這樣的改動顯得更加精妙。
「菊」、「駿」的名字都是在青銅時代火起來的。而他們火起來,卻也少不了我和「節奏大師」代鑫的功勞。說實話,這兩個人不似鄭竟屹、代鑫、曾琨侖,不太喜歡我們的點名傳統,甚至還因為我們點他們的名而對我和代鑫這兩個始作俑者發生了一點齟齬。但是很快,他們就接受了成為被點名者的現實。
可以說,在青銅時代中,點名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而形式也更加多樣。但論起效果,卻不似黃金時代的點名那麼好。因為這樣的點名,雖然戲劇性得以增加,但是卻缺少了同學間的那種默契。
其實說句老實話,我是最熱衷點名的——代鑫也是。因為在下課時大聲叫出別人的名字,也是帶節奏的一種。而帶節奏總是有趣的,所以點名也是有趣的。而班上的其他同學,也逐漸適應了這個傳統,開始加入點名者的行列。
但是既然進入了高三,我想,我們班的點名傳統也會在高三緊張的學習下逐漸消失。因此,我願意寫一篇文章來紀念它。
VICTOR!
駿
推薦閱讀:
TAG: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