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對人性的兩種解釋所揭示的人生意義

性之一詞,在儒學中反覆提起,它用來指代人性的時候其主要含義有兩種,由於古文尚簡易,同一個性字代表不同含義,很多時候就會引起誤會,產生歧義,現在簡單梳理如下:

性,指代天命之性。這個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是萬事萬物所共有之性。

先儒所提倡的萬物一體,民胞物與等等概念,指的就是所有的一切外物和他人,與我自身一樣,都是含蘊著相同的本性。這是至大無外的一個範疇,它超越了理智思維所能到達的地步。它不離於思辨,卻又高于思辨,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從而跨出質的飛躍的那一步。在「大學」一書中,開宗明義指出的明德、至善也是同義。這也是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真如,各種宗教中對人本性的論述都是異名而同質,說的都是人們精神世界本就具有的至高無上的美好特徵。人們的各種修鍊、努力都是為了達到這個與道合真的境界。關於這個性,人我共同,聖人、佛祖、真人等等各種偉人都不過是完完全全遵從了自己的本性不斷努力從而最終達到最高境界。「人皆可為堯舜」,「個個心中有仲尼」,都是指人們從最本源上來說是相同的,都具備成佛做聖的可能性。這才是眾生平等最根源性的描述。雖然每個人都具備了這個可能性,但這世上畢竟聖人少俗人多,這其中的原因就要涉及人性的另外一個解釋了。

性,也指代氣質之性。這個人性,就是「性相近習相遠」中的性。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材性。

人是秉靈含氣所生,靈就是前面所提到完美無缺的天命之性。氣就是指人在實際世界中存在所必不可少的肉體。完美的理想一定要和實在的世界相結合才能有意義,才能成為具有視聽言動等等各種功能的人體。人的靈性一旦想要顯現,就必須有其發揮作用的肉體。既然成為具體的某個人,其寄託靈性的身體在形成過程中就必然會不完美,用現代科學的言語就是會有基因等等各方面的差異,從而造成了現實中人的偏性。人生來就是不完美的,就是因為現實的肉體具備種種的不完美,但人同時又是完美的,這是因為其蘊含的靈性是完滿無缺的。從這個角度出發,先儒認為,人的一生就是不斷改善後天的不完美從而轉向先天的完美,變化氣質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永無止境,上進不已的。又有云: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指的是人的材性有好有差,非常難以改變。材質美好的容易成就其美好人性,材質差的也就容易保持其本性中惡劣的一面從而難以上進。不過所謂的不移也不是絕對的不移,只是不願而已。畢竟人的天命之性相同,只要能做到人一我百,以極大的努力來彌補自己的先天缺陷,還是可以創造奇蹟的。這方面的典型是曾國潘,很多記載都表明他生性愚鈍,完全依靠著個人的不懈努力成為赫赫有名的「立德立言立功」之聖人。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克服自身的氣質偏差,向著完美無缺的本性進步的過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只要在這條路上不斷奮鬥,不斷取得進步,朝著這個終極目標一步步前行,任何時刻都是內心充實完滿,張子有云:存,吾順事;殞,吾寧也。如此存順殞寧、毫無遺憾的人生,難道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嗎?

推薦閱讀:

TAG:儒學 | 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