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浩然之氣就是遵循本心行事
浩然之氣,這個有點玄虛的詞語,來自於《孟子》一書,其中對儒家所注重的浩然之氣有如此描述「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孟子最提倡的就是孔子一脈相承的「仁」,不同於孔子只在日常踐履中給人啟示,孟子將仁這個概念提升到了形而上的層次,這個浩然之氣就是對仁的內涵的總括和拔高。其實,對於儒家踐行者來說,養浩然之氣也就是遵循本心行事。
要說明這一點,就要簡單說一下儒學的發展。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他建立儒學是在先秦各學術的基礎上集大成而得,在其之後的孟子、荀子分別在仁和禮兩方面進行了擴充和展開,建立了完備的儒家學說,「極高明而道中庸」,從形而下到形而上一以貫之。但在此之後,儒家學說就被改頭換面成為統治者所用,失去了其本意。直到宋明時期,各理學大儒吸納佛道兩家形而上理論的精華進一步發揮,就有了第二階段的宋明理學和心學,但這個階段由於受佛道影響,未免有些空談心性,喪失了其實踐的活力。清朝時期,儒學再次沒落,一直到清末民初,在內憂外患之下出現了所謂的新儒家,吸納西方科學思想,再次回復到儒學的原態並更上一步,實現了儒學體系的全面化和現代化。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所謂的新儒家三聖。對於浩然之氣,我主要根據新儒家三聖中熊十力的體用不二理論來展開。
所謂的浩然之氣,也就是儒家行事的基本原則,也就是所謂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在新儒家看來,物理和人性以及天命,都是屬於本體中「心」的一面,其實是同一性質在不同方面表現的異名。本體以心物兩方變動成為無窮無盡的作用而顯現萬事萬物,心代表事物中積極進取向上的一面,物代表事物中退化墮落向下的一面,雙方互為矛盾,互相依存又互相鬥爭統一推動了各種事物的存在、發展和進化。心,在人即為性,代表著我們作為萬物之長的最根本的特性。唯有人可以彰顯自然進化的終極美好。「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自然界是我們人類存在的根源,但自然界最美好的光明盛昭等特性又唯有人才能完完全全地表露出來。
這個本心,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仁、良知、道等等,表述最恰當的就是王陽明的詩句「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無聲無臭,人所不知己所獨知,也就是「道心惟微」的微,就是人們內心的一點微明、一點靈性,它是我們的昭明本性,是我們反身自躬而怡然自得的大自在,也是佛家的涅槃、道家的道。天理只在人心,只在於這份自求自立自省,不在於任何外在的學識、技能、職位、地位。一旦自省有得,便可以超然脫俗,這就是禪宗所謂的「頓悟」。
但是,所謂的浩然之氣、本心、道等等,不僅僅是靠思辨、領悟就可以獲得。它既不離開理智所存,但又同時超越理智,需要我們既有理論的學習和鑽研,又要有實際的刻苦修行。這個實踐,就是在把握本心,遵循本心行事,也就是所謂的「致良知」,在事事物物上體現、踐行你心中真正所想所知所感,讓每一件事情都成為你的良知流露,如此才不會淪於空虛寂靜,才是抓到了「把柄」,才是掌握了行舟之舵, 才能夠真正腳踏實地,一步步前行,一點點積累進步。這就是「集義」,這才能稱為「養浩然之氣」。
養氣集義的道德修行,不是空泛的理論學習和頭腦思辨,更多的是體現在理論結合實踐,在事上磨練,如此獲得的一切才是真正的集偉力與己身。
養浩然之氣就是遵循本心行事,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