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殺球動作中的代償——講講胸椎靈活性和網球肘的關係
得了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將近一年了,期間反反覆復,時好時壞,一直沒能斷根。前兩天機緣巧合碰到運動康復師,讓他整體評估了一下。一番系統檢查後,指出我的肘部傷病可能和我本身比較差的胸椎靈活性有關。仔細琢磨他所提到的要點,整理如下:
這裡主要針對的是水平較高的羽毛球愛好者來說,如果你的力量還不錯,又喜歡後場的大力重殺,那就有必要注意一下了。大力殺球的動作需要側身轉體,持拍手需要盡量伸向身體側後方,儘可能拉長發力的距離。就如同橡皮筋要盡量拉長後才可能有更猛烈的回彈一樣,在大力扣殺的動作中也是要盡量拉伸各個關節和發力線路上的肌肉,才能實現充分的發力距離,節節貫通,最終將合力加到拍子和球上,提供羽毛球最大的出球速度。在這個持拍手向後伸展的過程中,胸椎扭轉、肩膀拉開、大臂後伸、小臂儘力向後向下壓,實現上半身相關肌肉的盡量拉伸,然後就是依次發力,從腿到腰到上半身,胸部扭轉回正,肩膀收回帶動大臂小臂的向前發力。如果我們的胸椎靈活性不夠,那麼胸部的扭轉後伸就會差一點,想要發出更大的力量,就要更多依靠前臂的後伸下壓來拉伸肌肉,那麼相對而言,小臂發力的成分就會更多,同時肘部就可能承受更大衝擊。久而久之,肘部肌腱會出現微小撕裂,造成無菌性的炎症,就是所謂的網球肘和高爾夫球肘了。
一句話解釋,胸椎靈活性差就可能造成前臂的代償,從而對肘部造成更大的衝擊形成傷病。在經常殺球,水平相當較高的業餘愛好者來說,這種現象可能更為常見。想要避免肘部的反覆傷病,一方面可以考慮通過靈活性的訓練,增加胸椎、肩膀(肩膀的靈活性也是同樣道理)的靈活,實現殺球動作時相關肌肉更好的拉伸來增加它們在殺球動作中參與發力的比例,也就變相減少了前臂發力,從而減少肘部受到的衝擊,進而減少肘部傷病的產生。另外,也可以通過對前臂針對性的力量訓練,增加肌肉對衝擊力的抵抗能力,減少關節受到的衝擊力,從而也可以避免肘部傷病。
殺球動作需要全身的協調發力,力量流傳線路上任何一個薄弱環節都有可能造成其它環節的代償,從而造成局部負荷過大,最終導致傷病的產生。在此僅僅提出一個實例,供大家參考開拓思路。全身都是一個整體,身體素質之間都會互相影響,力量、柔韌、靈活等等缺一不可。有志於成為高手,希望更好地享受羽毛球的朋友們不妨綜合考慮,不要被短板限制了自己的水平,造成不必要的傷病。
至於胸椎靈活性的檢測和相應的訓練動作,大家在網路上搜索一下就可以分很容易找到相關資料和視頻。這裡我就不啰嗦了。
最後,祝球友都有一個健康的肘關節,而不是像我這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