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也是一種能力——讀《喀布爾人》、《撿麥穗》的思考
02-12
- 泰戈爾的《喀布爾人》和張潔《撿麥穗》,不約而同地講述了一個小人兒,不約而同是個女孩兒,與陌生人的交往,並得到了來自對方的純樸真誠的疼愛。這讓我想到,在當今社會,敢於讓孩子去接受陌生人的善意的父母,是多麼罕見。
- 《喀布爾人》講的是小女孩敏妮與喀布爾人拉曼的交往。喀布爾人來自阿富汗,來到印度的喀布爾人大多做小販,被印度的普通民眾視為「不穩定社會因素」,事實上喀布爾人也經常跟警察局打交道。就是這樣一個喀布爾人,卻耐心地傾聽著敏妮充滿童真的話,不求回報地給小人兒捎上小禮物,無論多忙碌,每天都要跟小人兒說上幾句俏皮話。
- 拉曼因為刺傷不肯付款的客人入獄了,出獄後再來探望小敏妮,卻發現小敏妮已經長成一個美麗羞澀的姑娘,即將出嫁。喀布爾人想起了與自己分別八年的女兒,「他突然想到在這悠長的歲月里他的女兒一定也長大了,他必須重新和她做朋友。他再看見她的時候,她一定也和從前不一樣了。而且,在這八年之中,她怎麼可能不發生什麼變故呢?」
- 《撿麥穗》講的是小女孩大雁,從小就學著姑娘們給自己備嫁妝,別人問她想要嫁給誰,她童言無忌,說要嫁給「賣灶糖的老漢」,大伙兒取笑她,她卻不以為意。賣灶糖的老漢知道了,經過村子的時候,會樂呵呵地給他的「小媳婦」捎來小禮物。大雁長大了,賣灶糖的老漢不對孩子開玩笑了,卻依然疼愛著小女孩,而小女孩長大了,也越來越依戀老漢。「後來,我常想,他為什麼疼愛我呢?無非我是一個貪吃的,因為生得極其醜陋而又沒人疼愛的小女孩吧? 等我長大以後,我總感到除了母親以外,再也沒有誰能夠像他那樣樸素地疼愛過我——沒有任何希求、也沒有任何企望的。 」
- 閱讀這兩篇小說時,讀者會被其中真誠的溫情所感染,一切都很美好,又會感到淡淡的哀傷,一切都不完美。八年過去了,拉曼的女兒還認得爸爸嗎?敏妮出嫁了,「公公」會如喀布爾人般親切和藹嗎?農村女孩大雁長大後,夢想是不是跟其他姑娘一樣破滅了,老漢去世之後,是不是真的再也沒有人樸素地疼愛過她?......
- 也許正是因為生活的不完美和功利,樸素的、沒有任何希求的、也沒有企望的愛,才讓人如此感動吧。
- 為人父母,都會像敏妮的母親一樣對喀布爾人抱有重重的防備心理。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總會預先設定,別人對我們好,肯定是「另有企圖,別有目的」的。所以當陌生人對我們的孩子展現善意時,我們總是驚懼不安,並且把這種驚懼不安傳遞給孩子。我想,如果現在你的小孩跟一個小販「混得很熟」,或者經常從一個賣灶糖的老漢那裡「拿糖果」,你心裡肯定排演了千萬個可能發生的情況,每個情況都會讓孩子受傷,家庭崩潰吧。
- 這能怪我們嗎?不能。整個社會那麼焦慮,那麼險惡,逼迫我們時時保持動物原始的警惕性。有些新聞讓你難以置信,「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所以我們教會孩子必要的安全意識和防範措施,但我們已經無法教會孩子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了,因為不安全感已經滲透到每個角落。
- 有些時候,人們就是會釋放沒有目的的善意,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體驗,我們常說「施比受更快樂」,如果擁有不求回報讓別人快樂的能力,誰不願像超人一般時時施與呢。我讀書時,經常跟學校的清潔工阿姨打招呼,她每次都很快樂地回應我,慢慢地熟悉起來,她就邀請我去她做客了。「打招呼」於我,只是一種禮貌的表示,但是對阿姨來說,卻是一種真誠的交流,也許還因為我加持了「大學生」身份的光環吧,這種交流更難得了。我帶著疑慮,帶上一個朋友去了。毫不意外的,陰暗窄小的房子,住著一家子,丈夫、兄弟、老人,都是清潔工。用一個木棍子擀麵,做糖包,就是包子裡面包白糖。一包榨菜炒幾兩豬肉,就著這菜吃包子。阿姨連連說沒啥好菜,但也不見得窘迫,她只關心客人吃飽沒有,而她非常有信心能讓兩個女孩吃飽。我們也乖乖吃著。你說,飯菜好吃嗎?包子嘛,就是那個味道,我喜歡麵食。你說,這回憶如何?我會告訴你,太珍貴了。離開校園,難以想像我會到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家裡去做客。
- 只可惜,進入社會後,高速的發展節奏已經榨乾了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能量,這種善意的付出,太奢侈了。以致於我們遇到時,往往猜忌。而這種猜忌,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看了我今天介紹的兩篇作品,你可以想像一下,當你諄諄教誨你的孩子「要小心喀布爾人」,「那個賣灶糖的老漢一看就不是好人」時,會在孩子的心靈投下一顆多麼恐懼的種子。在上一篇專欄作品中,我思考著,對孩子隱瞞黑暗面,會讓孩子感覺到被騙。在這一篇專欄作品中,我思考著,如果將我們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與他人真純的交往中,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孩子面對陌生的環境,沒有充足的安全感,也就缺乏探索的勇氣。同時父母焦慮的心態,也會讓孩子無法發自內心地相信「沒有企圖,沒有希求的關愛」,孩子也許會更努力地「讓自己變好」,讓自己「值得被愛」,這樣的孩子,會更加保守,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加嚴苛。也許長大了,在愛情上,會更加小心翼翼吧......
- 他或她能不能坦率地付出,坦率地哭泣,坦率地愛呢?日劇《同一屋檐下》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小梅被強姦之後,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當她遇到了心動的學長,不敢爭取,酒井法子飾演的姐姐卻鼓勵小梅自己決定要不要留宿。現在我看懂了,姐姐希望小梅能夠再次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 我想,接受愛,相信愛,也是一種能力吧。
- 父母從小付出充足的愛,並不必然能讓一個孩子相信美好,擁有坦率開放的心靈。因為愛有很多種,溺愛,焦慮的愛,束縛的愛......都需要父母付出很多,但並不一定會讓孩子感覺幸福。而當你的孩子遇到了他的喀布爾人,他的賣灶糖的老漢,你又怎麼肯定這個故事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呢?我也不知道,中國對孩子來說,並不安全。教育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不能給出答案,只能保持思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