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 最具本土菜肴烹飪風味的小吃是什麼
所謂小吃,講究平民、方便、美味。食材樸實無華,普普通通,在市場里隨處可見,而不是要花儘力氣、耗費銀兩才得來得那些山珍野味。客人點單後,不用久等,三兩分鐘內就能色香味俱備地端上桌來,熱騰騰地冒著氣,一看就讓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入口後,所有幻想都變成了現實,一口接一口,怎麼可以停得下來?最後一口吞下肚後,胃裡已經飽飽的了,心裡還是覺得缺了一小塊……沒事,留點念想,下次再來!
福州小吃中的「撈化」除以上共同特徵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隨心搭配、自由選擇,豐儉不拘。
北方遍植小麥,擅長麵食。南方水稻可收穫二至三季,米食豐富。「撈化」的「化」指的「興化粉」,就是用大米做的一種「麵條」。至於為什麼叫「興化粉」,與粉干,白粿、白丸子、時(左加米),碗糕、年糕、菜頭粿、芋粿、以及元宵皮、蠣餅皮、蝦酥皮在配料與做法上有什麼區別,這就需要認真仔細的考察與實作,已經遠遠超過個人認知的範圍了。況且,食物背後的故事雖然動聽迷人,但對到底好不好吃沒有任何加分。天津狗不理包子聲名在外,據說袁世凱將其進貢給慈禧太后,哄得聖顏大悅,曰:「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現如今,坊間流傳的則是到天津「狗不理」可以不吃,因為皮厚油膩,還不如家門口小破店的小籠包子。取而代之的,則是路邊一人一灶就可以做出的煎餅果子。天津的煎餅果子是用綠豆麵攤的,不像北京用的是麵粉攤的外,又香又韌,夾的果篦兒則是又大又薄又脆,可以刷甜麵醬,也沾腐乳,可以灑蔥末,也放香菜。雞蛋千萬不能為了省錢只加一個,一定要兩個兒,否則就像犯了煙癮只能拿根兒來聞卻不能抽一樣,吃了等於沒吃,折磨人。
到福州來,也是一樣,可以不嘗300元一小盅的「佛跳牆」,可以不點做得跟糖醋裡脊一樣的「荔枝肉」,可以不找曲高和寡的「雞湯氽海蚌」,但一定要找一家好店,吃一碗純正的「撈化」。
「撈化」花樣多,不像北方面店都是已經給你搭配好的,只能選個番茄牛肉麵或是上湯排骨麵。一進「撈化」店,大大的紅招牌上寫著二三十樣的配料,有豬心、豬肝、豬肺、豬血、腰花,大腸、小腸、牛肚、牛百葉、鹵牛肉片、花蛤、油蛤、蟶、海蠣、淡菜、花枝、時魚、小黃瓜、明蝦、上海青、天津白、絲瓜、浮瓜………除了豬下水、牛雜外,當季蔬菜和肥美海鮮一應俱全,要加什麼隨便你。一大碗興化粉里,小腸、牛肚、肥蟶、青菜濟濟一堂,和諧相處,清新爽口,大飽口福。為什麼這麼多食材味道不相衝呢?因為所有原料都經過認真仔細反覆的清洗,不留一點兒泥沙腥味。生的蔬菜、海鮮、切成紙片薄的腰花、豬肝用滾湯燙熟後加入,其它食材在提前處理後也是如法炮製,沒有長時間燉煮,所以能保持各自鮮味又不會搶去別人的風頭。
福州菜講究五味調和,個人認為,撈化和金鍋大雜燴、佛跳牆、酸辣湯等閩菜翹楚一樣,都是五味調和的代表。如果「撈化」調和的是不同食材的話,肉米魚唇魷魚酸辣湯就是調和白糖、香醋,胡椒粉代表的甜、酸、辣三味。據稱,上好的酸辣湯不是入口就辣,而是先酸再甜後辣,達到以酸解膩、以甜醒胃、以辣振欲的境界,劉立身稱「此乃該菜之絕技,也是閩菜烹飪之特色」。「撈化」湯頭好。興化粉細如絲,白如雪,有那麼一點點的嚼勁,本身無味,所以一定要用好湯來泡。和北方面店相似,一般都是用大骨頭燉湯為底料。不同的是,這個湯時不時會有不是會有各種豬牛雜、海鮮氽過,焯過,湯汁越久越鮮。如果到月底,你的口袋空空,就可以去「撈化」店吃一碗「光頭粉」,什麼配料都不加,只要澆上一大碗清湯,灑上蔥花與一點點胡椒粉,就已經鮮美無比了。
福州菜也是擅長制湯。個人認為,與廣東煲湯不同,福州制湯講究兩個字,一個是「清」,另一個是「鮮」。所謂清,就是湯要透明純凈,不可渾濁油膩,所謂「鮮」,就是「要以天然味為本,增味以提原味之鮮為輔,調味以去腥膻雜味為要」。「撈化」湯頭清如水,鮮味足,可以當成福州制湯的代表。
在「撈化」店,如果你不想吃湯湯水水煮在一起,還可以選擇吃「炒興化粉」。有的店家是現炒,配料有胡蘿蔔、豆芽、肉絲、香菇、蝦仁,出鍋前還要加一勺子肉骨頭湯,柔韌細膩、鬆軟可口。有的店家已經炒好,放在一大鐵盤中,盤中間類似北方火鍋,有個像煙囪似的長管用來保持熱量。有客人店單時,服務員會把用筷子最上面、最熱騰的盛入小盤中,把鐵盤底的米粉再翻上來加熱。如果你吃的不是現炒興化粉,口味可能會差一點點,那麼一定要選擇有福州特色的調味料來搭配。首選,當然是蒜頭醬,取蝦油之鮮、醬油之咸,白糖之甜、香醋之酸、大蒜剁成細末之辣,開胃解饞,僅福州獨有喲。次選,則是甜辣醬了。福州人嗜甜,連炒青菜也放糖、放料酒,所以辣醬也是要甜的,微微辣即可。
所以,外地人要福州來,首先要推出的特色小吃,就屬「撈化」了。一則能發揮福州靠海地利之便,品嘗到新鮮原味的海產品;二是則彰揚閩菜特色之美,領略「五味調和之意,清鮮湯頭之純」;三則領略福州市井小民生活。現在,鬧市的鼓樓區已經沒有什麼老字號的好的「撈化」店了。好早以前,南后街有一家,就在董執宜故居對面,一家人開的,與父母是鄰里鄉親,中午我都在那裡記帳吃豬血撈化,店家都會額外卧一隻煎雞蛋,專門給我這個上一年級小朋友的。別的客人看見了,也想要,都被婉言拒絕。現在,好的「撈化」店只能在台江、倉山的木板房毗連區找到,還保留著老福州的些許況味。叫一碗「撈化」慢慢的吃,看著人們騎著自行車在青青的石板路上來來往往。邊上坐著的老依伯,帶著小收音機,聽著平話先生說淘氣搗蛋甘國寶成為「九門提督」的故事。有那麼幾秒,彷彿回到了再也回不去的童年,回到了已經是「朱門酒肉臭」的南后街。
撈化的百變,讓我想到了光餅的百變。「光餅」也是福建特有一種烤制的燒餅。單吃的話,福州光餅不如福清光餅香脆,但是加上變化之後就不一樣。下面這段,打字照抄《閩菜史談》。
「將光餅切成鮮蚌殼的開嘴式樣,然後加入用紅糟汁煮的五花肉,再淋上紅糟汁,稱『糟肉光餅』;夾入蝦米炒的辣芥菜苔,稱『辣菜光餅』;夾入炒酥後的海苔,加淋上蒜酸醬汁,噴些胡椒粉,稱『海苔光餅』;夾入粉蒸肉,稱為「米粉肉光餅』。舊時,小販賣這類小吃,頭頂木製大盤,盤中放著光餅與上述配料,肩背一個可分合的木(或竹)制支架,配著一小副對聯『聞香一嘗三打拳,知味十步九回頭』。有人買時,擺好支架,將大盤放於其上,為客人所點夾料調味」。後來,我家從南后街搬到西門兜,每次走到定遠橋頭總是要買上個「辣菜光餅」,邊吃邊走回家。有時,會遇上迎接我的盧卡,就你一口、我一口……直到手裡只剩下油沫與醬汁,只能全部交給盧卡舔乾淨啦。
更多福州故事 請關注「佐羅小姐的蒙面之旅」公眾號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VRDlzZFBuRTFxU3ByYjBYOTJwQ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