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中「心物不二」在複雜性理論下的科學性表達
孔孟儒學在兩位聖人創立後不久即失其真,一直到南宋陸九淵創立心學才重拾道統,又由後繼者王陽明發揚光大,其學術思想激為日漸腐朽墮落的社會精神文化注入活力,誕生了如張居正等大儒,為明朝續命數十年。心學一脈,民國時期熊十力承其衣缽,發揚光大,以如下一些命題總結自己的哲學「本體現象不二,道器不二,天人不二,心物不二,理欲不二,動靜不二,知行不二,德慧知識不二,成己成物不二。」(《原儒·緒言》)。他以「不二」的框架,把體用、道器、天人、心物等成對範疇維繫起來、聯結起來。所謂「不二」,既不是完全地等同,又不是彼此隔絕,既不一又不異,而是一種內在的統一。這些思辨的概念,也是心學理論的集大成者。
關於心物不二,指的是世間萬事萬物均由物質和精神構成。精神遍入一切物,遍包一切物,無定在而無不在。陽明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在這個提法中,精神和物質是密不可分的,類似硬幣的兩面,一提到物質,就包含著精神,提到精神,也離不開物質。
但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已經出現很多研究成果證明,人的精神思維離不開大腦神經細胞的生理活動,特定的大腦區域和一定的思想認知相對應,很多科學家因此採用還原論的研究方法,認為在細胞層次上進行分析和歸納,就可以揭示精神的實質。這種假設在哲學家中間可能仍然是一個富有爭議的主題,但在絕大多數一線科學家中間,人們可能都認定:我們的心靈,我們的身體,以及所有有機物和無機物的運行機制,就我們所知而言,都被認為受同一組基本定律所支配。也就是說,精神只不過是神經細胞活動的結果,物質決定了精神。
這種思維的主要錯誤在於,還原論假設絕沒有蘊含「建構論」假設:將萬物還原為簡單基本定律的能力,並不蘊含從這些定律出發重建整個宇宙的能力。一旦面對尺度和複雜性的雙重困難,建構論假設自然會站不住腳。大型和複雜的基本粒子集合體的行為,並不能按照少數基本粒子性質的簡單外推來理解。事實上,在複雜性的每一個層次,都會有嶄新的性質出現,新的定律、概念和原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所需要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絲毫不亞於前一個層級。
如上表述,就是最近在科研中出現的複雜性理論,more is different,整體大於部分之和。關於心腦關係,邁因策爾在《複雜性思維》中提到:認知活動既不是完全獨立和相異於腦活動的,也不是簡單地等同於腦活動的,更不是一種副現象。有機體並非完全由其中包含了詳細描述有機體的藍圖的基因所決定。基因難以儲存大腦的複雜結構。腦為一種自組織系統,靈長目動物的大腦皮層分化成了具有多層神經網路拓撲的不同區域。感知的產生,大於其組件(神經細胞)的加和,也不能歸結到圍觀尺度上。同時,在微觀尺度上的非線性動力學和對初始狀態的敏感依賴性,使系統的最終狀態無從預測。在大腦和認知研究中,我們面臨著一種巨大程度的複雜性,排除了準確計算或長期預測,心腦系統對外部世界的內在微小漲落和變化存在高度敏感性。
回到心學中「心物不二」的觀點,我們可以用複雜性理論的表述如下:精神活動是大腦神經細胞活動各層次耦合的實際表現,不能看做各個神經細胞的簡單加和,可以將其體現的功能稱之為「心」,這也是另一意義上的「心物不二」。同時,由於其複雜性,現有科學理論基礎構建的心理學(熊十力稱之為科學的心理學)可能無法對「心」做出正確深入的解讀,需要所謂「哲學的心理學」來進一步探索。哲學和科學,也許可以在這個層次上真正融合,徹底解決人們身與心的矛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