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從零開始做銷售》
早起的鳥
菜鳥時光,我重複著掃街找客戶的日子。手上有效的信息主要來自三方面:公司給的通訊錄、已拜訪客戶時了解的信息、以及網路資源。搜索引擎提供了很多方便,應當善用互聯網;另外我也關注政府、行業信息等網站論壇,新項目新客戶常出現在環評、招商引資等板塊。
當時只要是理論上能和業務掛上邊的企業,都會去跑,也覺得都應該跑。坐過高鐵、大巴,也搭過拖拉機、小三輪;也曾找不著北,路囧常在身邊。當拜訪無果、身心俱疲時,全靠信念支持,想來不容易。
也曾以此博同情,前輩們問誰的成功是輕鬆獲得的?誰又沒付出過汗水淚水?
誰付錢誰就是老大,這又是前輩們的肺腑之言,因此最終用戶自然被擺到了第一順位。
當我一頭扎進氣味並不好聞而且遠離市區的化工園區時,總是打車跑客戶,再晚也趕回城裡,看上去有些奢侈,只因公司出差政策不錯(有補助、住宿,交通費),所以也不顧忌,想著住城裡方便又舒服。
後來想多半是虛榮心作祟,若是把來回奔波的時間用在客戶身上,局面或許更好些。
銷售經理的一次談話
憑著一股衝勁,當時日均拜訪客戶數保持在3家左右,有提前預約的,也有直接上門的,靠著磨、耗、闖,換來了些客戶;從效果看,又顯得膚淺,通常是日常問候,拉拉家常,然後介紹產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有的客戶還能保持友善,有的就直接打發了。慢慢的,我感覺到這種狀態不對,但又像無頭蒼蠅找不到出口。
這樣一直持續到兩個月後銷售經理召開的一次銷售例會。
銷售經理在公司將近20年,能力首屈一指,管理風格為高壓、脾氣急,隔著辦公室常能聽到責罵聲,卻很少有人能據理力爭,也少有人跟得上他的思路,他多半是對的,堪稱魔鬼導師。
公司活躍著的金牌銷售多出自他手下,有些已進入公司管理層。每當他找下屬溝通項目和訂單情況時,銷售人員都在在約談前仔細整理思路,不然會被挑戰得體無完膚。
這種方式可能讓人很難受,但不得不承認這是經驗和智商的雙重差距,能堅持下去的,腦力和體力都在高速運轉的實戰中得到訓練並固化成無形財富;這算是一種幸運,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另一方面,作為管理者也只有不斷去挑戰和試探下屬的能力邊界,讓他們迸發出應有潛力,才能更好地為組織和自己服務。
能不斷挑戰你的上級恰好說明能力遠在現在的你之上,只有當你的能力接近時,才會有平等對話,那時的你足以獨當一面。
銷售管理的哲學:我會給你時間成長,但你必須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實力,那麼最好按我說的去做。
我是新銷售,被對待方式還是比較溫和,首先被肯定了客戶拜訪數量,然後有兩點建議:注意方法、不要著急。
我知道重點在注意方法,我感到了來自上級的壓力。銷售經理並沒有告訴我具體該怎麼辦,微微一笑「自己多想想」,就結束了這次談話。
我有一個師父,他是頂級的金牌銷售,很忙,人緣也很好;通常只在我帶著問題請教時,才會給出建議。
他問了我四個簡單問題:「是否清楚碰到了什麼問題?」、「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結果?」、「有想過用什麼辦法實現嗎?」,之後又問「如何看待客戶數量和質量?」。
最後告訴我「每見客戶之前,都要清楚去幹什麼,要達成什麼目的」,最怕「為了跑客戶,而跑客戶」;最後還有一句「自己要多思考」。
雖然師父沒有明說,但對話涉及到了時間管理的話題。
區別客戶的優先順序,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好合理安排,這是做好銷售的基本功。
師父最善於謀定而後動,出招就要一擊必勝。
「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做好銷售,還靠悟性,不然就算真知灼見,也是一文不值。
什麼是悟性?我想很難用文字或語言來描述,但通常好的銷售人員都具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類的能力。稟賦高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訂單一小步,銷售一大步
受點撥之後,我制定了一個計劃,決定在保持現有客戶拜訪節奏下,一個月時間內與2家客戶建立實質的合同關係。
第一步就是對客戶做清晰分類,確立優先順序。
首先進入視線的是表現友善的L客戶,中小型企業,沒有用過我司產品。
無論是事先預約,專程拜訪的名義,還是路過順道看望,總找機會去轉悠,主要人物是電氣儀錶部的李經理。
每次去都帶著小禮品,辦法很土,但我顧不了那麼多,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堅持幾次,基本上都會接納。
對方空時,邊侃邊留意問題;對方忙時,就找個空位學習產品知識,現學現用。只有在產品和技術有的聊時,才算著是在前往合同的方向。留空還觀察到桌上放著兩本管理書籍,就請教些管理見解,李經理對此非常受用。
等到下班,就約喝茶吃飯,只是沒有一次成功。但是態度到位了,李經理自然能明白我的目的。
我就是要放下面子,我的目的就是要你的訂單;等有錢了,我再來換回面子。
「小方,我這現在也沒什麼要買的,你不用常來我這,如果有需要,我會聯繫你的。」對方看得出我剛做銷售,是菜鳥。以前有好幾次信號,我都沒接住。
我嬉皮笑臉的應到:「李經理,我得常來您這。不怕你煩我,我在這耽誤了您不少時間,但我從您這學到了不少,這不還沒機會回報您,我怎麼能不來呢。我等著在工作上做些事,交學費呢。」
「呵呵,我的培訓費很貴的哦。」李經理笑到。
「只要您開價,我總能想辦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嘛。」我覺得自己還是有些魄力,就算自己出血,也得接上這口氣。
「開玩笑了,我還要忙會,你要有事就先回去吧。」
就這樣又過了十天。
「小方,我這有個事,看你能不能做?」
「李經理,太感謝了,是什麼好事啊?」
「過來再說吧,我現在要開會。」
「TNND,不知是什麼名堂。」我又轉頭一想:「這也算是個考驗吧。」急忙趕了過去。
技術點點頭
「你看,我這有兩台表,好幾年了,也不太靈。你那有沒有合適的產品,我試用兩台。」
「試用是什麼意思?是花錢,還是說免費?「我心裡一邊嘀咕,一邊仔細看了看產品:非主流競爭對手的,國外進口,設備,有些年頭。
「李經理,這品牌好像現在不太常見啊?」
「確實,這是工廠剛建時,進口設備配套來的,還能湊活用。你這樣老來,不給你做些單子,過意不去啊。「
「太謝謝領導的關心啦。我們產品能替換,沒問題。不過,您說的試用是?」
「看你緊張,放心,我會報計劃買兩台。關鍵是要看你的產品性價比高不高?」
我還是沒經驗,沒體會出話後面的含義。
「有,我們產品也分高檔、中檔。要不您提供下技術要求,我來幫你選型。要麼我查查這台表的型號,把它翻成我們的對應型號,我擔心這款產品太老,不一定能翻得全。最好還是有詳細的要求,確保您用起來萬無一失。」
「這樣,我寫個參數要求給你,你照著選,然後我來確認。」
我還沒好好學習產品選型,生怕選錯,只好找負責選型的同事幫忙。同事想著這麼簡單的事,你也來找我,是懶得做吧。當時也不是很熟,按後到後得,就拖了一天,也並非是最佳產品選擇(事後分析)。
李經理在確認完型號後,說到:「我就定這型號了。過兩天,採購會聯繫你的。」
我連聲感謝,第一次沒經驗,所以也沒問李經理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也沒去想李經理會不會只能幫到這了?
我當時的認知是賣工業品,技術是老大。技術過關了,產品型號確定了,採購部按此來找我購買,看來事情很順利。
我之前從未拜訪過採購部門,也覺得現在也沒有必要去,事實上這是有問題的。
採購來電話
第二天,採購部就來了電話,因我是廠家銷售,李經理向採購部做了推薦。按規定,採購部要三方比價,慣例都是渠道供貨,再了解付款方式也是不能滿足直采。
經過電話溝通,我可以推薦一家代理商做報價。通完電話,再想怎麼報價時我才感覺到問題。
原來,我控制不了採購的其他詢價渠道,同時之前也從沒有考慮過產品的價格保護。
怪自己之前沒有考慮那麼多,和同事也只有郵件溝通,導致選型結果是最大眾化的型號(若是少見的型號,情況就會好很多)。
市場上活躍著不少代理商,有不同渠道能夠拿到貨,甚至還有現貨,市麵價格很亂。
如果我拿這個型號申請價格,數量又只有2台,公司不會因為是新銷售而給照顧,最後的價格肯定是沒有競爭力的。
心情一下從晴天轉到烏雲密布。
我最擔心的是,客戶買了我推薦的產品,但不是從我這出去的,收不到訂單其次,讓李經理看扁事大,再想合作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冷靜了一下,問題出在採購端,產品型號沒法更改了,那就只有搞定採購這條路了。補救辦法就是趕緊拜訪負責的採購,做工作在渠道上達成一致。
稍稍樂觀的想法是客戶L沒有買過我司產品,那麼採購現有渠道應該也不得力,也可能是網上搜幾家單位進行報價。
我判斷如果從廠家銷售推薦渠道,正品,售後等方面做影響,應該有些作用。
見面總有轉機
還好,順利約見到了採購。對方是位年輕姑娘,工作時間不長。我把它作為一次正式的拜訪,遞上名片和資料,介紹了公司情況,希望為對方帶來優質的正品和服務。
採購聽了挺重視,說是頭一次買我們產品,技術部門很重視,希望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接著,我把市場渠道和產品魚龍混雜以及可能給客戶帶來的後果,強調了一遍。
因為沒法直采,採購希望推薦能長期合作的一家代理商,確保正品,又能夠提供及時服務的。
臨走時,我留了一個帶有公司商標(Logo)的紀念品,借口說是公司市場政策,要求我們這些銷售把合作誠意帶給每位客戶,採購再三推遲,最後還是收下了。
雖然沒能在詢價渠道上全部鎖定,但當面交流後能夠感覺到,只要我推薦的代理商價格合適,即使稍貴一些也沒問題,因為有正品和服務的潛意識影響;
退一步講,年輕的採購不敢甩開我,隨便找其他渠道買。還有一點是,李經理應該比採購強勢。
我又找了李經理希望再支持一下。
我推薦的代理商和我司有長期的項目合作,無論能力還是誠信都靠譜。我們溝通後按市場價給採購做了報價,既保證利潤,也確保合理,為技術和採購良性循環做好伏筆。
幾天後採購聯繫希望價格再優惠些,我又禮節性讓了1個點,順利成交。
(價格談判,採購有自己的考核指標,在鎖定產品情況下適當降價,既能讓她工作好做,又讓她覺得我們誠心也很靈活,之後合作會方便很多)。
事成之後再吃飯
產品到貨後的安裝我也在現場,說是陪李經理,其實更多的是想積累一手經驗,不像書上看的總容易忘,將來和其他客戶侃起來也顯得專業老道。
等代理商順利收到回款,合同從頭到尾執行完畢後,我終於把李經理約出來吃晚飯。飯桌上,我表示了感謝,李經理也覺得放心了,大家天南海北的吹了一番牛。
隨著我對產品和應用的深入了解,和李經理的後續合作就有條不紊展開了。同時我與年輕的採購也相處得比較融洽,一直沿用之前的代理商。
客戶的生產線上陸陸續續替換成了我司產品。
後來李經理還給我介紹了幾個客戶拓展業務。
小事感想
L客戶的首次訂單,對其他銷售來說不值一提,但對於我卻有著重要意義。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銷售流程我都經歷了,包括技術、商務、渠道、價格控制、售後、回款等。壓力之下還逼迫自己不停思考,然後實際操作,碰到問題,再思考,反反覆復,有了感覺;再做別的客戶工作,也就有了現成的套路。
以前聽別人講故事簡單,落在自己身上才感覺是一步大的跨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