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部最經典電影構圖,你看懂了幾部?
北京 20° 晴
知乎第一篇
想極盡心思
寫一些略輕,浪漫,有趣有用,可回味的小文,
記得曾經跟你們互動過一個話題,
「你眼中構圖最棒的電影」
說過閑時整理留言,可惜卻忙到信息過期
只好根據自己的觸覺來聊這個話題囖
歡迎討論拍磚
說到老外,我比較推崇四個人的電影:西奧·安哲羅普洛斯、Stanley Kubrick、黑澤明和岩田俊二。這些名字其實對攝影人來講並不陌生啦,除此還值得看看 Gregory Colbert、Wes Anderson、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等,各位無可挑剔的構圖語言,真心值得讓我們跪舔七十年。
《永恆與一日》——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當我回來,便是再度出發的時候。」
「明天,明天是什麼?我問過你:明天會持續多久?你說:永遠,或一天。」
如果說有人用詩的概念拍攝電影,我想莫過於安哲羅普洛斯,被詡為「電影詩人」的他愛極了長鏡頭語言,那麼飽滿,馥郁,驚世,好比時刻隨他體驗著一場場生命之旅。他說「長鏡頭的好處就在於你每次觀賞它,都能從裡面提煉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Barry Lyndon》——Stanley Kubrick
提到這部電影,我不得不先說那塊 F 0.7。這塊迷之珍貴鏡頭,據說是蔡司為美國航天局獨家定製,不知怎麼滴被 Kubrick 搞到手了,被他稍加改裝便用來拍拍拍。F 0.7 的巨大透光量,令他在拍攝室內景物時完全使用燭光照明,根本不需要任何人造光源。
Kubrick 在電影里用了好多「中心構圖」,尤其內景,總用柱子、門窗、桌椅,等來標明畫面中心點,還有二三十處靜態場景。沒事兒,我懂 F 0.7 聽上去縱然好遠好遠,你們可以試看看多打幾塊反光板,哈哈。
BTW 關於 Kubrick,一直以來爭議還蠻多的,也許從他嘗試反類型片的黑色電影開始,又怎樣,反正他的畫面就是精美到沒毛病啊,一種強迫症即視感。
《羅生門》——黑澤明
「黑澤天皇」喜歡對稱構圖,蒙太奇乾淨利落,全景,長鏡頭也是慣用。這部影片里有個構圖上的顯著特點,便是給人以窒息壓抑感,總是近距離拍攝,人為縮小空間。
存在大量關係鏡頭的運用,360°旋轉鏡頭拍攝樹木與太陽,強化人物情緒,搖曳光斑和人物肩臂上晶瑩的汗珠融為一體,如夢如幻。同一畫面里前後景分明,既清晰交代了人物間關係,強調齣戲劇衝突,又通過人物位置調度,於縱深上拓展了視覺空間。《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岩田俊二
講真,我一直也算是岩田俊二的迷妹了,比起電影其實更沉迷他的散文和看繪畫的《情書》分鏡頭,似乎只有他一直保留著那份含蓄,質樸,清淡哀傷的東方意境美。有了岩田俊二,自己便不用去長大。
好啦,轉回說構圖。不難發現,岩田俊二喜歡在這部影片里多用到傾斜式構圖,來暗指整個社會道德的傾斜與扭曲。
主人翁蓮見內心深處的孤獨從不被人讀懂,他渴望被懂被抱抱,然而卻徒勞,傾斜式構圖再一次表現出他內心的傾斜。
岩田俊二的鏡頭語言超級超級多,強烈建議你們今晚只開一盞檯燈,窩在沙發里來靜靜欣賞全片,一個人最好,不過看完它心會疼是真的。
《丹麥女孩》——湯姆·霍伯
這部片的攝影師是丹尼·科恩,構圖太嚴謹和如痴如醉,我忍不住先 PO 一下硬體~
高寬比:1.85:1
攝影機:Red Epic Dragon 6K
鏡頭:Angenieux Optimo 24-290mm T2.8
Arri/Zeiss Master Prime
Nikkor 200mm T2.0
Arri/Zeiss Ultra Prime 8R 8mm
科恩的對稱構圖,每一幀都可以拿來參加攝影展或是油畫展,毫不過分。
順便說一句,除了構圖,我發現這部影片里的燈光也是太值得細品,像什麼燈籠燈啊,八角燈啊,如何反彈到蝴蝶布,以及燈的位置高低或不用背光的道理,完全可以讓我單獨再細寫一篇推送了。
這部電影相信你們耳熟能詳,也是堪稱構圖入門教程了。安德森向來個人色彩超鮮明,很鍾情於置中構圖,愛用廣角鏡頭,喜歡用一個鏡頭的橫向或豎向移動拍完一個場景中的所有內容。《布達佩斯大飯店》——韋斯·安德森
從頭到尾的對稱式構圖,卻從不讓你感到膩,原因在於安德森這個完美主義患者的考究用光,細微到讓任何一幅截圖都美到不能自已。採用小光圈將背景也拍得非常清楚,連背景基本也全部對稱。
一點點小元素便讓畫面妙趣橫生起來,有人說安德森的電影很萌,人物都好像是一種遊離在成人與兒童之間的中間體,沒錯,他就是愛用動畫片式構圖。
一定要提它,這就是赤裸裸一本攝影構圖教科書啊!我是舉例說不完了,反正值得各位好好把它看 N 遍噢,攝影師是 Janusz Kaminsk。《辛德勒的名單》——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一定得好好要關注招聘秘書這一場,同機位拍攝跳切,辛德勒和各位應聘者的位置從未移動,你壓根兒看不到各位應聘者如何進出,唯一的畫面語言只是在陽光射下的影子位置,逐漸由高到低,和後面的粉刷匠位置,從左移到右,正好在畫面中起到補缺,達到三點構圖的效果。
縱深變化構圖
辛德勒逆光,背影線條勾勒顯著,人物高大不可違抗
辛德勒的人物勾勒被弱化,使用對稱構圖表示雙方勢均力敵
著重突出人物眼神的穿透和張力,so 眼神光怎麼打是關鍵
這是落幅之後的畫面,長鏡頭很乾凈流暢。鏡頭落在辛德勒臉部,主題突出,臉部輪廓勾勒鮮明,肩處略有畸變,光線用的那叫一個有層次感。縱觀,全片光線絕大多數用低調,包括外景自然光和室內燈光,當然了大多黑幫片都會習慣冷色作為基本色調。《美國往事》賽爾喬·萊昂內
但這個場景卻是出現為數不多的高調之一,童年黛博拉在磨坊里跳舞,白色的室內環境,白色的舞裙,光線充足,加上使用柔光鏡,畫面瞬間充滿詩意。這樣的高調使用是為了對比出黛博拉在生活環境與內心狀態上與努德斯的不同。
三位反面人物出場,特別用暗調,光線來襯托這三個反角的形象,再用三角構圖形成三人鼎立,折射出穩定和威嚴。
《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關於這部經典作品的評述也是太多,我呢就直接簡單粗暴聊幾句構圖囖。
昆汀刻意用前景、中景、背景三個層次構圖法,影像縱深感加強的同時,也增強了人物間對比。背景的牆角,門和倚在門上的人物似乎帶來一種空間上的歸屬。這張完全大仰角,幾乎逼近到垂直的極端角度,強烈使得畫面人物更具威脅性。
一個大特寫,毫無疑問,鏡頭的光線對比牽走了我們的視線和注意力,因為眼睛最容易被對比強烈的部位所吸引,而鏡頭裡的對講機,光和陰影對比恰恰十分清晰。烏瑪·瑟曼鮮紅而性感的嘴唇,暗示著一層慾望,渴望著和文森特進一步接觸。介於全景與遠景之間,蜜婭置於畫面中央,鏡頭用了平行角度,特意製造出一種喜劇效果,蜜婭胸部插著的注射器看起來幾分哭笑不得,如果距離蜜婭太近,則會顯得畫面過於緊張。
快去開檯燈,看電影吧~
晚安,你和攝影
完
本來還想列出一些比較好的國內片,
咱們還是下回分解吧…
這 9 部翻來覆去也夠看上三五百年了。
反正為了寫這篇,
我這兩天算是把一年的電影都看完囖,
群主資歷尚淺,歡迎大神們留言區互動…
往期分享嘉賓
不分先後
岩熔黑 | 畏冰 | 老三 | 栗子 | 顏志雄 | 海盜王基德 | 老秘 | 汪禕 | 李敬偉 | 劉楊 | 黎懷楠 | 胡宇 | 羅力午 | 常磊 | 李霖 | 柏霖 | 劉鐵 | 依恆 | 楊炸炸 | 彤俊 | 辛逸語 | 王旭冬 | 鬼馬易 | 甘浩鳴 | 王研 | 李新穎 | JK | Black Yi | Johnny Wong | 谷焰 | 安澤 | 發條青蛙 | C 楠 | 辰風 | 蕈菱梨 | 修圖小餅乾 | 韓國瑞 | 楊震 | 武減武 | 小溪 | 司圖洋 | 沙翰宇 | 馨予 | 孫政 | 李敬松 | 陳俊洋 | 張掌 | 周偉 | 趙浩淵 | Alexis 老三| 白墨水 | Roger Tan | Ryantan | 郭珺 | Paul Sarawak | Alextan | Jeremy Chan | 張梁 | 阿雅 | Susu Huang | Chris Huang
——本文最終解釋權歸原創作者及當事攝影師/修圖師所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