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說說,浮潛三寶都有什麼用處?

浮潛三寶:人美,腿長,姿勢好。

咳咳咳……正經科普如下:

浮潛三寶:呼吸管,潛水面鏡,腳蹼

浮潛,英文為Snorkeling或叫Skin Dive。浮潛其實是種帶裝備的游泳方式,浮潛過程分為浮游跟閉氣潛游,多數情況在10米深度以上的海域進行。浮游是以藉助海水的浮力趴浮在水面(此時依靠呼吸管呼吸空氣,頭部不需要不停地抬起呼吸以節省大量體力),而閉氣潛游多數以蹼泳方式進行。浮潛過程一般以浮游狀態趴浮在水面來進行休息。

下圖為浮游潛水:

▼ 水性好的朋友可以不穿救生衣在海面漂浮浮潛哈

▼ 如果是水性不好的朋友,千萬要穿著救生衣

▼ 下圖為閉氣潛水

浮潛初學者僅需要短時間了解少許技巧就可以使用浮潛三寶,因為呼吸管解決了游泳中最難掌握的換氣呼吸問題,所以比起學會游泳要容易得多。做個比喻,如果游泳需要7天來學會,那麼浮潛僅需要1、2小時。也是因為浮潛實在太容易掌握了,甚至可以無師自通;所以目前像PADI潛水課程中,已經將浮潛的課程略去。

選擇質量合格的浮潛裝備。

學會了配帶浮潛裝備的游泳方式,並不等於除去裝備後也會游泳,所以一定要要選擇質量合格的面鏡、呼吸管、腳蹼;這樣才能保證安全。否則,浮潛過程中呼吸管漏水、面鏡鏡帶斷掉、腳蹼斷裂任何一種可能都會帶來致命危險。另外,國家商品分類也說明了呼吸管和面鏡的重要性:安全救護器具類。質量合格的裝備,才能你享受浮潛的樂趣又保證安全。

呼吸管讓你在部埋在水面下浮潛時也能呼吸空氣,從浮潛的英文Snorkeling大家會了解到呼吸管在浮潛中的重要地位;潛水面鏡則讓你便於觀察水下景物,鼻子罩在面鏡內也避免了下潛時因水壓造成鼻子灌水的可能,同時便於下潛時做口鼻腔的壓力平衡保護耳膜壓力(這點游泳鏡代替不了的,所以游泳鏡不能用於潛水)。

腳蹼相當於徒步登山時鞋子,它的推動力可以使你更省力更快到達目的地,強大的增浮力也可使你輕易地將頭部露出水面(即使呼吸管掉了也方便呼吸空氣),也提供了相當大的安全保障。

浮潛三寶都不同程度上解決浮潛的呼吸、觀察、推進問題,浮潛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份。

一、呼吸管(Snorkel) 常識及使用

1、呼吸管:咬住呼吸管的咬嘴,讓牙齒剛好在硅膠的槽;剛玩浮潛時不要急於提速,慢慢掌握呼吸速率。無論浮潛動作的速率有多急速,呼吸也應該保持均勻,這樣才能保證海水不會從排水閥倒灌進管中。

2、乾式管和濕式管(包含半乾式管):乾式管可確保下潛時不會有水灌進管中,而濕式管則保證不了。閉氣下潛後上浮到水面時,濕式管需要鼓足氣一下將灌滿管中的水從進氣管頭和排水閥處吹走,然後才吸氣呼吸。

▼ 實例圖:

3、浮潛過程中的排水:即使是乾式呼吸管,下潛過程中浮閥合上過程也會有些少水進入水管中;雖然水量會很少,但有時亦會讓人感覺不爽,這時候就需要排水了。通常在上升接近水面或管頭露出水面時開始鼓氣通過嘴部噴出,將管中的水通過排水閥吹出(乾式管因為下潛過程避免全管進水,所以通常都能輕易將管中的少量海水吹凈)。

4、使用濕式管的情況,從我自身的經驗,即使浮潛經驗和游泳技術很好的人,有時也難免在上浮水面吸氣時因吹不儘管中的海水而嗆水;而從一些剛買了裝備去海外旅遊的使用者反饋過來的信息得知,浮潛新手用非乾式管時幾乎可以肯定是無法吹儘管中的海水,從而造成嗆水情況引致某些危險場面出現。如象馬爾地夫一些浮潛,是坐船到海中央直接下水的,水深幾米到10多米,嗆水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5、浮潛運動為了便於下潛,浮潛者身上是不帶助浮救生裝備,而乾式呼吸管可最大程度地保證浮潛過程不吸入海水------在水肺潛水中,有昂貴的BCD充氣後可作救生衣之用,呼吸管的作用只是幫助潛水者在水面時節省氣瓶的用氣,所以水肺潛水中不必用乾式管。

目前,浮潛裝備尚沒有一個國際標準。但我認為,乾式呼吸管可以作為浮潛的標準呼吸管。建議浮潛都配備乾式呼吸管,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安全;對於游泳水平不能自保的人來說,則是一定要用乾式呼吸管,這樣才能玩得開心玩得安全。

二、潛水面鏡(Mask)

1、 將面鏡的左邊膠帶穿過呼吸管上的膠環或快扣,這是為了固定呼吸管管頭向上和避免浮潛時鬆開咬嘴呼吸管也不會沉到水下。

2、面鏡的選擇:將面罩貼在臉上(不要讓頭髮罩在裡面,這會影響防漏性能),輕輕用鼻子吸氣,面鏡能一直吸在臉上的則為適合(這過程中鼻子不能呼氣)。絕大多數人是不需要特別選擇針對自己臉型的面鏡,但少數人則不然。哪類人特別要注意的了?臉部明顯比普通人顯小的人,或是明顯瘦窄如刀臉(老外中比較常見),這些人需要窄臉款(或叫青少年款);臉部特別寬的人也需要選擇面罩寬的臉鏡,因為相對不夠寬的的面罩會擋住左右眼角,這就影響視線了。

3、面鏡的配帶:將面鏡的硅膠面罩貼上臉部,臉上的防晒液也會對面罩的緊貼性有些影響,但不明顯;並可通過調緊膠帶的來加強面罩的緊貼性。戴好面鏡後,只能用嘴呼吸。

4、面鏡的積水問題:當你浮潛一段時間後,會有一點水積在面鏡的鼻尖部份;這是正常現象,再好的潛水面鏡都保證不了下潛受到水壓時貼面的部份完全無水滲入;但如果不僅是鼻尖一點水的問題,那就確實沒戴好了。

【注意】面鏡排水法是您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當面鏡內有少量的水時,您把頭抬45度,然後手按住面鏡的上方,用鼻子噴水,就可以把水給排出去了

5、面鏡的霧氣:人體的眼睛和鼻腔是有水份的,部份水份在浮潛時會化為水汽。因面鏡內的空氣跟海水的溫度差異,水汽會在面鏡內的玻璃上形成霧氣。這會影響視覺,在複雜海域浮潛還會帶來危險。通常,可在浮潛前先用口水塗上面鏡內的玻璃上,但從我們的浮潛經驗來看這隻有10分鐘左右的效果,結果就是浮潛過程不時地塗口水;用好的專用防霧劑時效可以達一個白天。另外洗手液,沐浴露,洗滌劑都可以達到非常好的防霧效果。

註:即使霧氣嚴重也不要驚慌,再差也能看清大致的方向,游回岸邊淺水處或到船邊扶好再清除霧。當然,浮潛技術熟練者可水中蹬腳蹼讓自己頭部完全露出水面後摘下面鏡清除霧氣和塗口水。

6、面鏡油膜的清除:新的面鏡通常會有層油膜起保護作用,這層油膜的存在會增大霧氣產生的可能,並且影響防霧劑的效用。這時可以用沾上牙膏,然後用柔軟的布輕輕擦試清除油膜。

三、腳蹼(Fins)

為什麼要用腳蹼?其實看看蹼的排水面積跟自己足底的面積對比,就知道,面積為足底4倍以上的腳蹼排水量會多多少。用慣蹼的人,光腳時會覺得在水中有游不動的感覺。

1、 腳蹼分套腳式(或叫全腳式full foot,可光腳穿上,因為相對綁帶式的容易脫落和推進力較弱,基本上用浮潛)和綁帶式(或叫露跟式,多數款式需要先穿潛水鞋才能穿,綁帶式的蹼面積相對較大,推進力強勁,用於浮潛和水肺潛水都可以)。但旅遊點經常會將套腳式也用於水肺潛水(因為不會在水況複雜的海域潛水,不需要推進力強大的腳蹼)

2、穿腳蹼前,將腳套里的固形硬塑塊取下;需要時,可穿潛水襪或普通襪子減少磨擦和舒適度。腳蹼拍水不必象自由泳那樣急速地拍打水,主要是*上下擺動大腿而不是小腿和腳腕使腳蹼拍水(千萬不要以腳踝發力來拍動腳蹼,這樣容易抽筋),一開始以一秒左右各一下的速率會讓你比較容易上手。

3、 浮潛的五種基本狀態:

A、趴浮在水表層觀察水底,面部埋在水中通過呼吸管呼吸空氣,左右腿輕緩拍水來保持方位;

B、直立在海水中,通過腳部擺動腳蹼蹬水(產生向上浮力讓人立於水中),此時頭部露出水面可跟同伴說話交流;

C、下潛狀態,方法為垂直下潛(因為海水浮力大,非垂直下潛時往往近3米就會被浮力拉起浮近水面);如果用蹼泳泳姿下潛,將會下潛得更快;

D、水面浮游狀態,如果在水面遊動,可用雙手助泳;

E、水中潛游狀態:如完全在水中遊動,雙手並在兩腰側或合在頭前方會更省力和快速,建議用專業蹼泳姿勢並起兩腿,然後收腹扭腰擺大腿式(非常快的)。

4、穿腳蹼在淺水中行走上岸時,你會感覺非常吃力(從這點你可了解到腳蹼的強大推動力)。這時,你可以背轉身倒行上岸,一切會變得輕而易舉(否則容易讓腳蹼發生折斷,雖然橡膠和硅膠類不會折斷,但也讓你前進非常艱難)。

5、腳蹼動作是非常簡單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錯開上下打蹼,由大腿帶動小腿;另一種是並起兩腿用蹼泳的泳姿(象海豚),主要以腰和臀部發力,輔以上身上下擺動和腿部動作配合,是水中最省力且最有效率的動作。這兩種動作可交替使用,除了手以外的身體部份都用上了,可以減少身體某一部份過份疲勞。具體的動作可參考

四、浮潛的其他裝備

1、手套:保護手部皮膚;如果你喜歡撿些海邊的東西,那請先準備好手套,戴著潛水手套會保護好你的手。當然,如果你只是偶爾一兩次玩,那可以買一雙便宜的布料勞工手套就OK了。

2、潛水服或防晒服:保護身上皮膚和避免長時間浮潛時日晒過度。

五、浮潛裝備的材料及維護

合格的呼吸管及潛水面鏡,會選用硅膠材料生產跟人皮膚接觸的部件,如呼吸管的咬嘴、軟管,面鏡的面罩和鏡帶亦同樣會選用硅膠材料。硅膠材料接近無色無味,比橡膠和PVC塑膠更富有彈性,也較PVC要耐用許多,也不象橡膠產品那樣讓人皮膚感覺不舒服。通常合格的硅膠產品,在合理的保養下,壽命可以是5-10年,橡膠產品因為舒服感和彈性太差,基本上已經退出,而PVC因為價格相當低廉,雖然只不到一年的壽命,但在低端產品中還是佔有相當大的市場。

腳蹼的材料主要用複合塑膠或複合橡膠製造,其中複合塑膠為主的腳蹼容易出現折斷和裂的情況,但勝在價格便宜,橡膠生產的腳蹼雖然耐用,但價格較貴;近年也有用複合硅膠生產的腳蹼,雖然壽命較長,但缺點是較軟,只適合些浮潛用旅遊用品,不適合專業的潛水用品市場。浮潛者購買腳蹼時需要根據自己的腿力、使用的水域情況決定購買腳蹼,不要貪便宜或圖名牌就隨便購買。

浮潛三寶的維護:使用後用淡水沖洗並泡上一兩小時,收藏前最好用含清潔液的淡水浸泡一會後再用淡水泡2小時以上(面鏡的硅膠部份用手搓洗一下,去除上面的海水成份),然後晾乾不要晒乾。合格的硅膠產品至少有5年的使用壽命,名牌產品可達10年,好的維護可以延長硅膠產品的使用年限。

六、初次浮潛

因海水比重原理,人在海水中是沉不下去的,除非喝了一肚子海水。

初次浮潛時,應該在站立起來頭部能露出水面的淺水海域熟習浮潛(如恐慌可以站起來);先讓身體趴在水面感受水的浮力,然後熟習面鏡、呼吸管的吹氣排水及腳蹼的動作;在熟練後再到較深的海域浮潛。游累了不必到岸上休息,可直接趴浮在水面休息,所以浮潛經常會在水面連續玩上一兩小時(因此特別容易晒傷,防晒事項在附註)。

七、浮潛點和時間選擇

浮潛一般在10米水深以上海域進行,能見度特別好的海域另計。海水在流經礁石群時,水流遇礁石會變向形成暗涌,所產生的拖拉力量很大。所以,如果礁石邊明顯出現白色的浪花,那麼說明有流速較急的水流或暗涌;這時浮潛就不要離露出水面的礁石太近(暗涌產生的拖拉力可以讓你跟礁石磨擦而弄得肢體傷痕纍纍),但最好也不要太遠(以方便情況緊急時爬上礁石)。一般可根據礁石邊的浪花估計出暗涌的大小;沒暗涌時,礁石邊會靜如湖水。

另外建議在陽光充足、海水能見度好的時候浮潛。漲潮或退潮時,潮水會翻起海底的泥,海水能見度會較差,而且潮水大也會讓人更費力氣,最好避開這段時間浮潛。

此外,風向和洋流也會影響水的能見度,颱風帶來外海清潔的海水能增加能見度,風向同樣亦會帶來混濁的海水或清潔的海水。如三亞錦母角水域,吹西南風則容易帶來三亞港附近渾濁的海水,如東北風海水剛要清澈很多。

八、安全、技巧及其他事項

浮潛分為浮和潛,如果光是浮的話,用救生圈也可以達到目的,但加上了潛,裝備就需要滿足潛水的質量要求。游泳是依*游泳技術和體力,浮潛(Snorkelling)作為極限運動潛水(Dive)的旁支,非常依賴裝備。無論浮潛(Snorkelling)還是水肺潛水(SCUBA)的裝備,都是讓水上活動變得容易而有安全保障。

如果在站立起來頭能露出水面的淺水海域浮潛,對裝備質量沒太大要求,大不了站起來呼吸好了;但在更深的海域浮潛,建議選購合潛水標準的浮潛裝備,這樣可避免因質量問題帶來不必要的危險。

浮潛裝備的顏色儘可能選擇鮮艷易於在海水中辨識,一來容易發現同伴位置,二來也方便附近的船艇及早發現有人在浮潛而避開浮潛者。

耳膜的壓力平衡:當下潛時耳膜感覺水壓增大,可捏著面罩的鼻子部份然後對口腔鼓氣平衡內腔跟外界水壓、保護好耳膜。

閉氣時間的增加:閉氣潛游時的窒息感是人體根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一定比例後產生的;下潛之前深呼吸幾次,每次深呼吸都能讓肺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減少、氧氣含量增加,這樣可使閉氣潛游時肺部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長到警階線的時間變長了,換而言之閉氣時間就增長了。通常建議3次深左右的深呼吸為最好。

出海浮潛前一定要注意天氣預報、海洋天氣預報、潮汐圖、洋流方向,如果沒有相關資料,要跟當地漁民或導遊打聽……對於每一個不熟悉的水域,你都是新人

九、環保

1、不要用手去觸碰水中活珊瑚和海葵,這極容易引至它們的死亡;

2、多以浮游狀態在水面上,不要踩在珊瑚石上,那會踩斷它們;

3、不要隨處留下垃圾。美麗的自然景色應該讓更多人欣賞。

少年,關注公眾號潛天堂WeDive,可獲取更多芝士!

推薦閱讀:

浮潛溺亡事故頻發!浮潛比水肺更危險嗎?

TAG:浮潛 | 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