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鹿原》想革命洪流中的利益團體

中國曆次革命或政權交替的初期都有以下四種利益群體相互作用的影子。一是勉強維持現狀的統治階層;二是期待改變的革命領導群體;三是革命思想、理論的傳播群體;四是充當革命力量的無立場階層。

一個政權總會出現問題,按照歷史循環理論觀點,曾經代表先進力量走上歷史舞台的政權,早晚會淪為落後、固執的守成者。或自上而下的改革,或自下而上的革命,又或停在主動改革和被動革命的路口止步不前。革命意味著顛覆,靜止等於自殺,改革成了這個前提下的唯一選擇。改革一旦開始,也預示著現政權已經認識到統治的不穩,至少也是些許的擔心,革命的契機苗頭性的出現了。值得說明的是,不是因為現政權自身認識到問題後,革命團體才開始攻擊,大多情況下,先是革命團體的攻擊,後是現政權的思考。一般這個時期,多半是風雨飄搖的,伴隨著各種中間力量的出現,多種亂像也先後湧現。現政權,也就是統治階層,關注點會集中在穩固政權上,日常的事務管理會分散他們的精力,畢竟現政權仍然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的領導決策者,這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忽視的,當然,也是現政權穩固的另一個戰場。現政權在這個時期,被束縛的更多,要維持正常的市民生活,糾正人們慣有的同情弱者思維,抵禦革命團體的無所顧忌,現政權受到了多方挑戰,其回應的力度視多年的能力積累而定,或強或弱,但這個時期,多半會高於革命團體。

革命的立場、信仰、目的的人設內涵,組成了這個革命領導群體。立場是基礎,只有立場一致才能形成組織意願,才能走在一起,至少表面上的立場一致;信仰會有差別,持不同信仰者可以為了同一目的走在相同的道路上,同一信仰體系下也會有幾種存在差別的派別。目的也有差別,甚至差別會高於信仰,有的為了一個美好的願景,有的為了反對迫害,也有的僅僅是為了吃飽飯(在哪裡吃飽是不重要的)。革命領導群體中有(壹)立場鮮明、信仰堅定、目的明確的,(貳)有立場鮮明、信仰堅定、目的模糊的,(叄)有立場鮮明、信仰模糊、目的明確的,(肆)有立場鮮明、信仰模糊、目的模糊的。這四種派別的話語權權重決定了這個組織的發展。壹權重大的領導群體,具有最大的顛覆力量,這種力量能招朋喚友,視死如歸,人間情、世間情都不如主義真;貳權重大的領導群體,在目的一致的情況下和壹有同等效果,目的不一致會導致執行力下降,曲線發展,逐漸走向改良;叄權重大的領導群體,多半會滑向改良,革命的決心易受影響,更關注革命的目的,以至於如果可以不革命卻達到了革命目的就最好了;肆權重大的領導群體,更像是投機者,對當下政權不滿,有沒有堅定的革命決心,革命與他,如日子一般,過一天算一天,哪天不過了,也還能活下去。

傳播群體有兩種,一是在革命領導堅定革命立場、信仰、目的前的思想、理論傳播,二是在革命領導者領導下繼續傳播革命思想,並直接引導革命參與的群體,這裡指第二種傳播者,也可以說是,二級傳播者。革命領導群體之於革命傳播群體,是純粹導師與學生關係,有高度的崇拜和認同。二級傳播群體,或者說直接傳播群體,在傳播革命思想、理論的時候,充當了導師的角色,但面對的傳播對象群體是不同的,所以要用直接有效的傳播手段,甚至可以說是要善於煽動。傳播群體成功的標誌也許不是革命思想、理論的紮根,而是傳播對象群體即使在無知的情況下也要投入革命的實踐意願。對於革命來說,好的傳播群體作用是大於革命領導群體的(這裡的革命領導群體和傳播群體只是基於本文的賦義,通常情況下,革命領導中的直接領導者和革命傳播群體是重合的),他們直接導致了革命暴力的發生,推動了革命實踐。這種傳播群體中,最具力量的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中的年輕人,年輕人中的學生、憤青。他們價值觀的形成,容易受到影響,尤其是新思想、新理論,也許只是噱頭十足,但卻能蠱惑一大群年輕人某個時期內的誓死追隨。革命的思想、理論一旦在這個群體紮根,革命的成功率將會呈指數增長,革命實踐也會頻道發生,為革命提供了無限可能。

充當革命力量的無立場階層,可以是傳播群體中的一部分,但大部分會是下層老百姓,如工人、農民,他們不一定理解革命的意義,但卻容易受到煽動,追隨大多數人做大多數人正在做的事。革命需要,而且十分需要這部分力量,他們可以被轉換成各種身份,被各種其他利益群體爭取、利用。貌似哪個群體能說動他們,許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就能拉攏他們。這種拉攏中。這一時期,除了利益關係,感情因素或許更重要,現政權在長久的統治中,多半已經深深傷害了下層老百姓的情感(任何統治都有高下之分,有些傷害不可避免),新的未知的革命後願景,雖不能立刻證明什麼,但卻能引起感情共鳴,好似落入深井多時看到了垂下的一根繩子,就有了希望,有了想要抓住的想法,繩子那頭是什麼,多半會被忽略,甚至沒有、來不及考慮。新政權通過革命獲得成功後,這種力量階層會受到短期的尊重,獲得極大的榮譽感,甚至有些人改變了人生,站的更高、走的更遠,不僅吃飽,也吃好了。隨著政權的穩定,基數極大的力量群體,必然要回歸日常,要繼續喝水灑漢,這不是新政權的問題,是全世界、所有政權都面臨的問題。值得說明的是,力量基層會比之前生活的更好些,這種更高的生活直接是革命後的結果,但仔細想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改良的見效,這種更好得生活也許會同樣到來。力量階層中的成功者會逐步選擇脫離這個階層,但卻仍以曾經是這個階層為標榜,固守力量階層者頂著榮譽這頂帽子,受用卻越來越小。也許這個階層是風雲變化最主要的風向標,革命興起、平寂、再興起……,都可以從人們對待這個階層的態度看的出來。

革命是個敏感話題,也是一個大話題,不是當事人、參與者,我是無權議論的,即使身處革命中,個人的利益代表,也決定了我不一定會是個客觀分析者。人的眼界是有限的,思考是主觀的,感情是有傾向的。此文,僅是閑坐地鐵上班途中的思考,我想,人總要想些事情,才不會無聊,想什麼顯的不那麼重要了。

推薦閱讀:

TAG:白鹿原書籍 | 革命 | 茅盾文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