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講話】說話時怎樣讓對方跟著你的思路走?

知心__12年公眾演說資深專家,心理諮詢師,人際溝通師,個人微信號911901626,在溝通、講話、社交方面如果你碰到難題,不妨來找我試一試。好了話不多說,大家跟著繼續來往下看看吧。

日本有個聰明絕頂的小和尚——一休,他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有一次,大將軍足利義滿把自己最喜愛的一隻龍目茶碗暫時寄放在安國寺,沒想到被一休不小心打碎了。就在這時,足利義滿派人來取龍目茶碗。

大家頓時大驚失色,不知所措,茶碗已被一休打碎,拿什麼去還呢?

一休道:「不必擔心,我去見大將軍,讓我來應付他吧!」

一休對將軍說:「有生命的東西到最後一定會死,對不對?」

足利義滿回答:「是。」

一休又說道:「世界上一切有形的東西,最後都會破碎消失,是不是?」

足利義滿回答:「是。」

一休接著說:「這種破碎消失,誰也無法阻止是不是?」

足利義滿還是回答:「是。」

一休和尚聽了足利義滿的回答,露出一副很無辜的神情接著說:「義滿大人,您最心愛的龍目茶碗破碎了,我們無法阻止,請您原諒。」足利義滿已經連著回答了幾個「是」,所以他也知道此事不宜再嚴加追究了,一休和尚和外鑒法師便這樣安然地渡過了這一難關。 一休和尚就是運用了「變焦公式」,先是聚焦在「有生命的東西」再聚焦在「有形的東西」,然後再聚焦在「破碎消失」,層層引導,直到最後達到目的。

很多時候,無論是演講、宣傳,還是競選、談判,我們總希望別人能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可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維,想要改變他人的想法,讓對方按照你的思路來思考問題並不容易。

要解決這個難題,靠強制性命令來實現是不太可能的,而是需要一些有效的心理技巧來一步步地影響他們。下面有幾種方法值得參考。

1.「6+1」法則。

在溝通心理學上有一個重要的「6+1」法則用來說明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在被連續問到6個做肯定回答的問題之後,那麼第7個問題他也會習慣性地做肯定回答;而如果前面6個問題都做否定回答,第7個問題也會習慣性地做否定回答,這是人腦的思維習慣。利用這

個法則,你如果需要引導對方的思路,希望對方順從你的想法,你可以預先設計好6個非常簡單、容易讓對方點頭說「是」的問題,先把這6個問題作為鋪墊,最後再問一個最重要和關鍵的問題,這樣對方往往會自然地點頭說「是」。

2.問封閉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是與開放式問題相對的一類問題,這類問題的答案往往是「是」或「不是」「有」或「沒有」等,答案只是有限的幾個選擇。封閉式問題與開放式問題有不一樣的作用,封閉式問題可以用來得到你預先設想的答案。例如,你問對方「你有沒有結婚」,對方的回答可能是「有」或是「沒有」,這兩個答案都是你事先可以預見的,你可以事先就想好如果他回答「有」,你如何繼續提問;如果他回答的是「沒有」,你又該怎麼繼續提問。預先設計好一系列的封閉式問題,可以非常有效地引導對方的思路。

3.提示引導。

提示引導是一種語言模式,用來影響對方的潛意識,使對方不知不覺地轉移思路。這種語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用語言描述對方的身心狀態,然後用語言引導對方的思路。例如,你可以說「當你開始聽我介紹這個房子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住在這個房間里會很舒服」「當你考慮買這輛車的時候,你就會想到帶著你的太太和孩子開這輛車兜風是多麼開心的事情」,等等,這些都是提示引導的語言模式,其中「當…,你就會……」是標準的句式,「當」後面描述的是對方的身心狀態,「你就會」後面是你引導對方進入的狀態或思路。

4.目的架構。

目的架構式談話就是在一開始就與對方明確這次談話雙方共同的目的,這會很快地將對方的思路引向真正有價值、有利於解決問題的地方。例如,兩輛車發生追尾事故,車子都有了破損,兩輛車的司機都很氣憤,往往一下車就吵架。如果其中一位能使用目的架構,問對方:「這位先生,你覺得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呢,還是要吵架呢?」這個問題指出了兩名司機重要的不是吵架,而是解決問題,然後繼續各自的行程。那麼雙方的爭吵可能會立即終止,因為目的架構將對方的思路完全從爭吵的狀態引到了解決問題上面來。

知道了這些技巧,我們就沒必要再紙上談兵了。你不妨在今後的實際生活中應用一下這些巧妙的方法,讓對方順從你的思路,從而達到你的目的。


推薦閱讀:

在眾人面前講話時,怎樣克服緊張情緒?
著名演講家趙永傑老師談《學習是規避風險的最好方法》

TAG:當眾講話 | 演講 | 交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