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講話】說話有重點,但不會表達照樣吃虧

漢代著名丞相蕭何有一次請求漢高祖劉邦將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讓給老百姓耕種。上林苑是一處供皇帝遊玩、嬉戲、打獵消遣的園林。劉邦一聽蕭丞相居然要縮減自己的園林,勃然大怒,認為蕭何一定是收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錢財,才這樣為他們說話辦事的。於是蕭何被捕入獄,同時被審查治罪。

當時的法官廷尉為討好皇上,只要皇上認定某人有罪,便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就在這緊要關頭,旁邊的一位姓王的侍衛官上前勸告劉邦說:「陛下還記得原來與項羽抗爭以及後來剷除叛軍的時候嗎?那幾年,皇上在外親自帶兵討伐,只有丞相一個人駐守關中,關中的百姓非常擁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麼關中之地就不是陛下的了。您認為,丞相會在一個可謀大利而不謀的情況下,去貪百姓和商人的一點小利嗎?」

簡單幾句話,句句擊中要害。劉邦深有感觸,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魯莽,對不起丞相的一片誠心,感到非常慚愧。於是當天便下令赦免蕭何。

抓住重點,理清思路,這是說話的基本要求,也是說好話的前提。有的人一講話就沒完沒了,令人生厭。相反,掌握講話技巧的人往往能在最短的時間裡結束講話,既突出重點,又簡明扼要。

開口說話前,首先理清思路。尤其是下屬向上司彙報工作的時候,話要說得越精簡越好。一般情況下上司公務繁忙,時間安排得比較緊,哪有時間和耐心去聽一位反反覆復說了許多話,也不知重點要說什麼的下屬彙報工作?在其他場合里,也沒有人會喜歡一個說話絮絮叨叨、沒有重點的人。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有一次他去聽一位牧師傳教,開始很有好感,準備捐獻身上所有的錢。過了一個小時,他聽得很厭煩,決定留下整錢,只捐些零錢。又過了半個小時,他決定分文不給,等到牧師說完了,他不僅不給,還從捐錢的盤子里拿出兩美元作為時間的補償。

這則小故事是對說話冗長者的絕妙諷刺。

說話簡明扼要,做到語言簡潔,要掌握以下三點。

首先,把握主題,抓住重點。

說話不是照本宣科,難免帶有水分,有時會插一些題外話,甚至有時已講過的某個問題還需要臨時補充。作為一個高明的說話者,應時刻將說話的主題牢記在心,這樣不管怎樣加話插話,都不會偏離說話的中心。那些能一口氣講幾個小時的人事實上並沒有給人留下什麼好的印象。在被調查的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稱,討厭沒有重點的長篇累族的演說和講話,而有超過70%的人稱,最喜歡那些簡短的演講。在演講、辯說的場合中,聰明的演講者能以簡短的話語產生巨大的影響,可稱作兵法中精兵作戰戰術在社交場合中的出色運用。

其次,要在文字上下功夫,注意文字的推敲和錘鍊。

實踐證明,句子越長,結構越複雜,越難聽懂;句子越短,結構越簡單,越容易聽懂。因此我們在講話時,應避免使用長而結構複雜的句子,多使用短而結構簡單的句子。短句表述起來明快、活潑,不僅可以乾脆地敘述事情,而且也可以表達說話者激動的情緒、堅定的意志和肯定的語氣。

美國前總統里根善用精練簡潔之語產生奇效,他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致辭,僅用了十六個英文單詞,譯成中文是:「我宣布,進入現代化時代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在洛杉磯正式開幕!」面對急於觀看奧運會盛況的觀眾,這短短一句話的致辭產生的效果不知要超過長篇大論多少倍。最後,要嚴而有序。

與寫作相比,說話是口耳相傳的語言活動,聽眾沒有過多的時間思考,所以說話時邏輯關係要更為清晰、嚴密;要求語言的結構層次清晰,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觀點和材料的排列,要便於理解、記億和思考,所以要較多地採用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順序安排;時間順序最好按過去、現在、未來進行安排,這樣容易被聽眾記住。

推薦閱讀:

【當眾講話】一句入魂的話,讓對方立刻聽你的
【當眾講話】希望自己與對方能相互信任時該以怎樣的溝通方式

TAG:當眾講話 | 搭訕 | 交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