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家人」,阿里日請來了生態夥伴

作者:龔進輝

5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阿里日,儘管遠在美國的阿里大家長馬雲未能像往常一樣為102對新人證婚,但今年的集體婚禮同樣精彩紛呈,除了阿里CEO張勇致辭時巧妙地將「五個新」與「五個心」結合,102對新人的挑選也體現出濃濃的阿里風格。

當然,絕大多數未能參加集體婚禮的阿里員工也沒閑著,不僅將CosPlay玩出花來,而且高管親友見面會、全家福拍攝、阿里文化尋寶之旅、Teamday各有各的精彩,玩得不亦樂乎。這一天,化身為幸福、歡樂海洋的阿里成為別人家的公司。

對於站上3000億美元高點的阿里而言,阿里日的意義絕不僅僅是讓員工在工作日合理放鬆,更多是阿里企業文化和軟實力的集中體現。讓人意外的是,阿里首度邀請生態夥伴參加名額本就稀缺的集體婚禮,到底玩的是哪出?

102對新人的挑選頗為講究

阿里日,顧名思義指阿里人的節日,它起源於2003年,當時非典肆虐全國,阿里一位員工被確診為非典疑似感染者,公司決定全部員工與家屬自行隔離一周,在家辦公,期間保持服務零中斷,外地客戶根本沒覺察出阿里全員在家上班。

為了紀念2003年阿里人抗擊非典時展現的果斷、團結、敬業、互助互愛和永不放棄的阿里精神,2005年阿里將每年5月10日定為阿里日,寓意「我們對家人的感恩和讓世界發生美好變化的勇氣,將永遠不變」。

今年5月10日,阿里迎來第13個阿里日,作為重頭戲之一,阿里集體婚禮的美麗傳說吸睛指數最高。外界只看到102對新人在張勇、阿里CPO童文紅的見證下大秀恩愛,卻不知他們是從1040對報名新人中脫穎而出的幸運兒,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競爭越激烈要求就越嚴格,阿里在102對新人的挑選上頗為講究,除了優先解決90後和程序員的終身大事,前者被聯合國認定為中年人,後者經常被拿來開涮,佔比分別為42%、49%,國際員工和12對生態夥伴首次參加成為本次集體婚禮的一大亮點。

這一細節的背後,折射出阿里全球化小有所成和對生態夥伴的高度重視。阿里實施全球化戰略近3年來,馬雲化身「空中飛人」,在全球各地推廣eWTP理念,光去年一年就走訪33個國家。eWTP是為全世界中小企業打造的一個真正屬於自己、可以自由公平開放貿易的平台,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參與全球化。

張勇也在親友見面會上向員工父母喊話,希望督促孩子學習英語,因為隨著阿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對員工要求也在不斷提升。不難看出,人才全球化是阿里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環,而且制定了未來十年海外市場占阿里一半收入的小目標,人才升級勢在必行。

阿里將生態夥伴視為家人

平台模式決定阿里經濟體或阿里生態的壯大,離不開商家、第三方服務商、物流企業等合作夥伴的長期支持。B2B、淘寶賣家、優酷用戶、公益組織創始人、雲客服、供應商等12對生態夥伴新人受邀共同見證愛情,這一特殊待遇與3年前8位生態參與者敲響阿里上市鐘聲如出一轍,代表阿里將其視為家人,心懷感恩。

馬雲曾反覆提及,阿里要做生態,不做帝國。阿里生態將幫助年輕人和中小企業做創新、創意、創造,而帝國必須搶佔、猛衝猛打,沒有幾個有好下場。事實上,經過10餘年持續布局,阿里已初步構築起完善的生態體系,從核心新零售到支付與金融、大數據云計算、大文娛、智能物流網路,具備了向整個商業社會提供互聯網基礎設施,並以之升級整體商業形態的能力。

作為阿里生態的重中之重,新零售承載著企業之間和商業生態重構的重要使命。近年來,阿里先後投資布局銀泰、蘇寧、三江購物、百聯等,加速推動零售業重構。去年雙11是新零售的起點,以線上、線下和物流緊密契合為核心的形態逐漸落地,未來將打造出全渠道融合的商業體。

其中,大數據作為底層服務,為商家和消費者構建高度個性化的消費場景。可以預見的是,實體商業和互聯網的化學反應,將產生新的結合和價值,未來新零售將推動產生不同於現有業務的零售產品,既不是百貨、購物中心,也不是連鎖便利店、大賣場、超市,而是經歷變革的新一代零售產品。

當然,阿里生態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演進發展,去年孕育出一個全新的生態——文娛生態,顯示出阿里致力於用科技生產力打造文化娛樂產業新基礎設施的野心,與雲計算、創新項目並列為阿里「新三大引擎」。

無論是成熟的新零售生態還是起航不久的文娛生態,阿里只扮演搭台的角色,真正唱戲的合作夥伴才是主角,服務好生態夥伴顯得尤為重要。一個開放、協同、繁榮的生態系統,必須讓生態中的每一份子和諧、健康地成長,讓合作夥伴更出彩。

以物流為例,開放的數據基礎帶來新的生產方式,菜鳥不僅可以幫助商家實現線上線下一盤貨的轉型,有效優化庫存,更能深度滲入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環節,使生產精準對接市場消費需求。阿里在上新、營銷、粉絲互動、物流各環節賦能商家,助力其走上發展快車道。

「今天我們102對的新人,體現了阿里走向全球化,走向經濟體,也有我們合作夥伴的新人,也有海外的新人,今天是嶄新的一頁,集體婚禮也是繁榮的一種反應。」張勇表示。

阿里社會價值:納稅能手、拉動就業

儘管馬雲未能現身,但他以視頻的方式照樣為102對新人送出祝福,一席話吸引我的注意,「希望阿里巴巴的努力,能夠幫助全世界的中小企業、全世界的年輕人,有一種生活的希望,有一種更好的生意,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對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馬雲在阿里日這一特殊日子說出這番話,意在向外界傳遞阿里承擔、重視社會責任感的積極信號,全球化、中小企業、年輕人、就業等,不僅是馬雲的希冀,也是阿里的願景。2017年伊始,阿里披露了2016年度納稅情況等七項數據,其中,阿里和螞蟻金服納稅238億元、帶動平台納稅至少2000億元、創造3000多萬就業機會三項數據頗為搶眼。

事實上,阿里強調社會價值並非空穴來風,早在去年3月,阿里2016財年GMV突破3萬億大關時,阿里沒有把這一傲嬌成績當成宣傳重點,而是挖掘3萬億背後的價值:納稅、就業和信用體系,讓外界倍感意外。回過頭看,此舉是阿里淡化GMV的開始。

去年6月,馬雲在阿里投資者日大會上扔出震撼彈,稱GMV永遠都不應該是電商的核心標準,商業基礎設施才是最核心,未來GMV將由每季報告改為每年報告。果不其然,2017財年Q2財報阿里首次未公布GMV。從瘋狂追逐到熱情冷卻,其對GMV的態度轉變或多或少讓人不適應。

不過,考慮到阿里已將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視為未來20年核心戰略,這一調整也就不難理解,因為阿里定位於未來商業基礎設施平台,與工業時代的水煤電一樣,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賦能中小企業,將產生巨大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因此,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取代GMV成為衡量阿里軟實力的關鍵指標大勢所趨,後者只是創造商業價值的一種體現方式,而且不是唯一。從自身納稅到平台商家納稅,從解決就業到「創業式就業」,從電商扶貧到激活地方經濟,阿里調動全社會資源共同協作,產生巨大社會價值。

馬雲曾表示,判斷一個國家經濟是否有希望,主要看就業是否穩定,尤其是年輕人是否有就業機會。如此看來,阿里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推薦閱讀:

【內推已截止】阿里巴巴2018屆實習生春招內推進行中,歡迎來撩~
假如阿里巴巴投資細胞免疫治療

TAG:阿里巴巴集團 | 馬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