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場經濟的名義
同發微信公眾號:老盧庸觀
1
市場經濟浪潮席捲全球,很多人都逐漸熟悉了自由市場經濟,知道這是資本主義最常見也最有影響力的學說。
自由市場的死忠粉也常以此來抨擊政府有形之手的頻繁干預介入,痛恨各式似乎養育懶漢的福利政策及伴隨的高稅收。
很大程度上,鼓勵個人主義的自由,以此來激發個性化創新,促進經濟增長,是對的,也是政府乃至企業家和多數科技追隨者的冀望。
自由經濟的論調如此誘人,與古代先哲老莊的「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等思想不謀而合,也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曾促進國家或區域的經濟增長。比如在英國甘做「守夜人」的政府。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儘管不是那麼純粹,而是比較實用或經驗的角度。
2
因為,據我觀察,當今世界的所謂自由市場經濟,從來都不曾純粹。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對人性的放縱,除了干好事兒——繁榮經濟外,也會引發災難甚至罪惡。
現實版的自由市場經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國家與國際政治及商業貿易規則制度安排或協商。
而無論任何現實規則,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政治支配下的各式暴力機構比如警察、監獄和法庭等。
所以,現實版的自由市場經濟從來不曾脫離過政治,單純獨立於政治之外,尤其是當下的時代。
而歷史上某個時期,政治對自由市場經濟的放縱、監管不力,曾經導致人類罪惡的出現。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奴隸制度。
3
自由市場經濟的鼻祖亞當.斯密先生說,鞋匠賺取多餘利潤後,會用來僱傭更多幫手,從而促進生產、促進大家收入的提高。但他沒有想到另一個方面,或者說他沒有提醒大家,鞋匠也可能因為貪婪而通過限制員工自由、強迫他們付出更多勞動時間、付給他們更少的工資薪酬來榨取更多的利潤。尤其當鞋匠的這種榨取缺乏政府有效監管的時候,更會形成罪惡的市場鏈條與規模經濟。
歐洲資本主義興起之前,歐洲幾乎不曾有奴隸制度,之後,由於歐洲人對甜食的貪得無厭,導致歐洲人在被征服的美洲地區種植甘蔗、提煉蔗糖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需求旺盛。
為了追逐超額利潤,避開當地約聘勞工高昂的用工成本,甘蔗園的歐洲莊園主在自由市場思維支配下開始走上了販運非洲奴隸到美洲的道路上。
據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中所描述:「從16世紀到19世紀,大約有1000萬非洲奴隸被運到美洲,其中有大約七成都在甘蔗園裡面工作。奴隸的勞動條件極度惡劣,大多數奴隸生活悲慘、英年早逝。而且歐洲人發動戰爭俘虜非洲人,再從非洲內陸千里迢迢運至美洲,數百萬非洲人就這樣在戰亂或運送過程中喪命。而這一切,不過就是為了讓歐洲人能夠在茶里加糖、能吃到甜點,讓人能夠順利靠著販糖而獲取暴利。民間販奴公司甚至在阿姆斯特丹、倫敦和巴黎證交所上市,出售股份。」 。整個 18 世紀販賣奴隸成為席捲歐洲的市場經濟活動,並保持了約 6% 的年收益率。
4
儘管販奴的經濟活動及形成的奴隸制度,的確在事實上促進了非洲、美洲、歐洲貿易通道的形成,把糖、可可、咖啡、煙草、棉花等作物推向了更大的市場,也給很多人帶去了便利,但依然無法掩飾純粹自由市場下追逐高額利潤引發的反人類罪惡。
而且,這種罪惡並非個案。
中國近代史令國人蒙羞的鴉片戰爭也是如此。19世紀上半葉,靠著賣給中國鴉片賺了大錢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致使百萬中國人成為癮君子。此後,清政府開始沒收、銷毀鴉片,實施禁煙運動,影響了鴉片商人的利益。而鴉片商人憑藉與英國國會、首相的良好關係及諸多英國議員和部長的股東關係,通過遊說、施壓,促使英國政府在1840年以「自由貿易」為噱頭向中國宣戰,導致戰敗後的中國其國民中有約十分之一是大煙槍,民不聊生,國將不國。
5
以自由市場經濟的名義,去掩蓋內心貪婪支配下的罪惡行徑。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最近剛播放完的網紅劇《人民的名義》。
其中,諸多貪官污吏屢屢採取「管理層盜竊」活動以人民的名義去行貪腐之實,諸多鐵腕人物以人民名義反腐敗,兩相強烈對比,令人感懷。
貪腐者的貪婪動物心理與反腐敗者理性約束的文明心理對比鮮明。
前者基於人類動物心理,後者則出於千萬年文化沉澱後形成的文明心理。
人類一半是惡魔一半是天使的兩面性可能就根源於此吧。
自由市場經濟固然在一定條件下十分有利於創新發展、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但需要把握好「度」,及時跟進相關監管舉措,避免人類在私慾膨脹下變異為貪婪、又在貪婪支配下走向邪惡,成為惡魔。
同時,為了避免市場監管權的濫用及尋租,又需要配套權力陽光運行的相關制度,把權力曬在陽光下、關在籠子里,在人民群眾及新技術監督中去履行法治市場建設及監管職責。
想讓自由市場經濟發揮其正面作用,激勵創新、促進增長,就得把自由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監管權都放到法治規則的籠子裡面,陽光透明運作,規避貪婪導致的罪惡、抑制尋租活動。
這樣才能理順自由市場經濟與政府權力之間曾經千絲萬縷的你儂我儂關聯,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個大政方針落地生根、壯大有力,進一步大幅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繁榮,加快新舊經濟增長動力轉換,支撐扶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業。
自由市場經濟的名義,如此,才能實至名歸,不枉鼻祖亞當.斯密及其現代門徒的大力推崇。
(完結)
封面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參考: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