戩榖壺言:珠圓玉潤的紫砂圓器 ? 寫給紫砂新生
不曉得各位讀者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在所有陶瓷器中,圓形器皿在數量上有絕對優勢。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傳統的圓形陶瓷器大多採用輪製成型法製作而成,在同心圓的規範下,圓形自然成了最主要的形制。
原始陶輪,開天闢地
在原始社會初期,人們制陶的方式通常是將濕泥均勻的塗抹在藤編成的圓器上邊,或是將泥巴搓成長條狀,依序盤築成粗坯,再將器身拍打平整。後來,人們發現可用圓木塊做成轉盤,在上面拍打捏築而成的陶器,有了質量上的初步改進。到了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進而在木轉盤中心固定一條中軸,將其插入地上的孔洞中再加以旋轉制陶,如此一來,所完成的器形更加圓潤順暢,這就是陶輪的雛形。發展至今,終於形成陶人不可或缺的工具—轆轤。
這種早在七千年前便已被人們所廣泛使用的方法,擁有成型容易、使用方便等優點,但是全然依靠輪製成型法的陶瓷器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是它受到同心圓的限制,在造型上只能上下伸縮變化,缺乏活潑性,施展的空間也十分有限。
打身桶成型,突破局限
這種局限性對於可塑性高、施展性佳的的紫砂土而言,顯然不能滿足變化多端的性格。所以,同樣是圓形器的製作,宜興陶手不再受制於原先的同心圓世界,更可製作出非對稱和有雕塑感的陶器。
這種罕見的打身桶成型法仍然保留了原先陶輪的成型基礎,但在粗坯成型後所施加的各種造型、裝飾、捏塑技法,相輔相成的製造出無數變幻多端的優美器形來。
線條簡潔,易學難精
通常,我們慣將圓器與方器統稱為光素器,若和紫砂花貨和筋紋器相比,光素器沒有華麗的裝飾和複雜的線條。它在光素的基礎上僅僅運用點、線、面三種元素,遵循平衡、對稱、統一、變化等造型原則,便可完成簡練的器型。
通常宜興陶手在啟蒙時期,都是從簡易的方器、圓器入門,從單純、反覆的實際操作中,熟悉泥性、了解工具、培養眼力,以為將來打下良好的根基。
不過圓器這種簡單的光素器,是易學難精的。同樣一把掇球壺,每人做來都不盡相同。粗者,空具其形,毫無生氣;精者,則圓潤漢韻,入手生溫。至於如何欣賞紫砂圓器呢?大致上我們從四個角度上要求:
要求圓
紫砂所謂的圓,不是幾何上用圓規畫出來的正圓,而是指意象上的「珠圓」,即是視覺上要有圓的柔順,美滿,要圓的有變化,有精神。
一件做工良好的圓器在燈光側照下,光影會隨著器身循序變化,協調自然、骨肉勻稱,絕無突兀,讓人自然感受到圓潤美滿,百看不厭。
例如紫砂壺中常見的一粒珠,他並不是一味的追求正圓,而是要求線條流暢、曲面柔順,既要婉轉圓潤,又要兼顧平穩端莊。唯有如此,才能經受住百年的實用歷練,而不為潮流淘汰。
要求穩
儘管紫砂圓器以圓器為主體結構,但仍要求在造型上力求安定穩固,避免產生不安全感。所謂穩包括了視覺上的安穩,以及實用層面的平穩,前者是使人心生安定,圓滿祥和的基礎要求,後者則是避免因設計不良而產生的使用不順,甚至造成壺品破損,回天乏術。
要求勻
一把砂壺是由壺身、壺把、壺流、壺鈕等要素組合而成,這些附件與主體之間的搭配要協調一致,不可各行其是。例如我們常見的圓珠壺,往往採取以小觀大的設計原則,即是將壺鈕做成壺身的模樣,通過形狀的統一,形狀的對比,來達到視覺上的美好感受。
又如仿古壺,其壺身、壺蓋、壺鈕的基本結構是由大小不同的橢圓重疊而成,既有圓形的端莊,又有橢圓的靈動,充分掌握了靈的精神準則。傳統圓器將壺身造型縮小為壺鈕。
要求正
這一點指的是製作工藝必須規矩嚴謹,端正挺括。正圓無比端正,橢圓力求順暢,不可模稜兩可。一把圓器並非皆圓滑無角,相反的,它的口蓋、圈足、流口等處,一樣含有許多線面轉折與明暗過渡,這些地方一樣必須一絲不苟,馬虎不得。
要求端正挺括,又不能太死板
以上所提到的幾點,大致上是一件良好圓器的要求重點,壺友下次開逛茶行時,不妨細心比較一下,了解同樣形制的圓器彼此間的微妙差異,並藉此訓練自己的審美眼光,如此日積月累下來,相信會對自己的眼力有所提升。
本文選自台灣黃健亮先生主編的《紫玉金砂Ⅱ-寫給紫砂新生》
推薦閱讀:
※戩榖壺言:如何選擇一把貼心好壺 ? 寫給紫砂新生
※戩榖壺言:關於一廠壺的斷代與標籤
※早期壺入門之二:60,70,80與90 年代水平壺的典型外型
※紫砂壺方器全手工制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