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帶來的道德困境(二):藍血貴族

今天繼續討論人工智慧帶來的第二層道德困境,即AI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的分裂,進而催生我們從未面臨的最大的不平等。

從財富的角度講,歷史上的技術進步在一定程度上是和社會財富的集中聯繫在一起的。從原始社會的均貧均富,到農業社會裡剩餘的出現,到工業革命後商業帝國的誕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在上升,但似乎總也追不上財富集中的速度。(歡迎研究社會學的大大們拍磚!)

來看看過去15000年間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 數值只能介於0~1之間,係數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係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以下都是收入基尼係數)變化: 根據Stratfor Global Intelligence 的一份報告,原始的狩獵採集社會的基尼係數在0.25左右,農業社會在0.45左右,而在工業革命的核心地帶大英帝國,1859年的基尼係數達到了0.55。

現代社會各個國家的基尼係數差距很大,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字顯示我國在2003-2013年間的數值在0.47-0.5之間(雖然很多人認為實際數字會比這個更高),歐美等發達國家都在0.4左右。

為什麼現代社會的基尼係數比工業革命時期還稍微低一點?可能是因為經濟體系自帶「拔河比賽」性質:一方面,擁有專業才能或資本的群體利用經濟體系將才能和資本轉化為財富和權利,加劇了不平等;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有賴於富裕的中產階級各種買買買,因此不平等需要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否則就是殺雞取卵。

人工智慧這個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會延續這樣的性質嗎?我的基本判斷是,大方向上是的,但它在短時間之內造成的失衡會更加劇烈。原因很簡單:

第一它很難,就算各大廠已經開放了API,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學習才能掌握,要「精通」那更是難上加難,君不見全世界的科技巨頭們都在搶那麼幾個AI領域的專家?就算研究出了/學會了演算法,數據量也會成為一道天塹。用我軟小冰全球負責人李笛的話說,演算法是過剩的,數據是稀缺的。而各大廠、先行者們在數據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贏者通吃的效應會更加明顯。

第二它很厲害。農業革命給我們帶來了確定性,工業革命將我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現如今,人工智慧要來替代我們的大腦。那些傳統意義上的高級腦力勞動者,中產階級的主流職業選擇,醫生、律師、翻譯官、基金經理,都處在一個從低技能、底層職位開始,逐漸被代替的過程中。IBM的Watson已經可以識別被人類醫生誤診的罕見白血病案例,ROSSIntelligence 在法律領域提供比以往效率更高的案例檢索,Wealthfront提供的財富管理服務已經幾乎沒有人類基金經理的參與了。香港一家叫做Deep Knowledge Ventures的風投公司,甚至直接任命了一個AI作為有投票權的董事會成員。我們當然可以(掩耳盜鈴地)說,人工智慧不可能取代人類全部的工作,但是,就算它僅僅取代其中的30%,對社會穩定器、中產階級的衝擊也是巨大的。

第三它很快,人類的技術是在加速發展的,工業革命之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我們仍然有至少一兩代人的時間來適應技術革命帶來的變化,而現在,十年一個世代,讀大學時還欣欣向榮的中關村海龍現在已經快變成鬼城,很多人研究了一生的圍棋已經被一個誕生不過幾年的演算法打敗,我們獲得並學習足以安身立命的新技能的時間,將漸漸落後於技術進步的速度,而被落下的人(很可能會越來越多)將會滑入社會的底層——就像老工業區里沒來得及獲得新技能的下崗工人一樣。

社會失衡帶來的社會危機以及其道德問題,我們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在大革命爆發前後(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法國,基尼係數接近0.6,因而有了冉阿讓因為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19年苦役,芳汀為了生存而出賣頭髮、牙齒、最終淪為妓女的悲慘世界。

我們會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嗎?

我不知道。著名的科幻作家劉維佳老師認為,大規模的生產需要大規模的消費,而作為消費者的普通人,在剩餘越來越多的社會裡,話語權也會得到保障。如同之前提到的「拔河比賽」一樣,濟發展對消費的依賴會使基尼係數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一個平衡態

讓我們先假設這個判斷是正確的。那麼,經過了對溫飽和小康的嚮往,經過了消費升級的洗禮,接下來我們主要消費的東西,會是什麼?

在這裡我必須要佩服一下馬雲爸爸的高瞻遠矚:阿里巴巴在最近一段時間反覆在提的「雙H戰略」,也就是Health (健康) +Happiness (快樂),大概就是以上問題的最好回答。

從大眾市場的角度來看,根據麥肯錫的一份中國消費者調查,25%的消費者在2015年認為如果自己收入增加,將會在休閑娛樂上花出更多的錢(2012年這個比例是17%),休閑娛樂成為支出增加意願最強的一個領域;從高端市場來看,根據胡潤百富最新的報告,凈值1000萬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最關心的事情是:健康養生。

人工智慧在這兩個H里發揮什麼作用?

在娛樂角度,大量的互聯網數據使得人工智慧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喜好,識別我們最細微的聲調、動作、和面部表情的變化,進而創造出更多的、更加讓人慾罷不能的娛樂體驗。傳奇影業的扛鼎之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就利用了數據統計和機器學習技術來分析其預告片在社交網路上的反饋,並且利用這些反饋信息來製作其第二部預告片。除此之外,人工智慧已經可以譜曲(比如索尼的DeepBach,50%的人覺得已經可以以假亂真了)、寫小說(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教授松原仁團隊,竟然作品還獲了獎)了。你當然可以說,人類最幽微的情感體驗,最燦爛的創造力,仍然是人工智慧所不能及,但是,它們的能力來應對大眾娛樂,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了。

大眾娛樂是一種相對來講比較便宜的東西,電影票並不貴,演出票也算可以承受(哦對了微軟小冰已經在日本出道了,初音未來早就已經在開演唱會了),至於電視娛樂,唯一需要你付出的就是時間。因此「娛樂」這件事,會成為大眾在溫飽以外的主要消費內容。

在健康和醫療角度,人工智慧是提升醫療水平的利器。AI+醫療的模式幾乎已經滲透到了病人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從最開始的數據採集分析(比如最近很火的國內創業企業碳元智能)、問診、醫療影像相關的診斷(比如我軟加速器里的DeepCare),到診療方案的推薦(IBM Watson),到後期病人的日常護理用藥監測(紐約的創業企業AIcure)、以及藥品研發(舊金山的Atomwise),人工智慧正在幫助醫生們提高醫療效率和準確度,同時降低成本。

這當然是好事。這意味著以後一個十八線小縣城的居民也可以享受到由AI提供的,與三甲醫院老專家所差無幾的醫療服務了。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生命,維持健康」可以是一個普惠式的服務,大家都可以且都應該在生病時得到幫助;「快、更高、更強」就是個人的追求,而且很有可能是屬於少數人的商品。

舉個栗子,隔壁老王,人生贏家,坐擁資產過億,無奈年紀漸長精力不濟,很想向天再借五百年。他找到了一個高端健康養生機構,AI分析了他的全部數據(可能還包括過去幾十年留在互聯網上的信息),結合被演算法化的無數營養師和健身教練的經驗,利用自己的藥品研發能力,給他開發了一種只針對他一個人的新葯和生活方案,於是老王愉快地多活了20年。

腦洞再大一些,老王的兒子要生寶寶,搞了十幾個都是來自同樣父母的受精胚胎,結合以往歷史數據的分析和判斷,挑了其中一個基因系列最好的胚胎植入子宮,於是十個月後他們收穫了一個智商140顏值逆天身手矯健的寶寶。等這個寶寶長到老王的年紀,可能就不止多活20年那麼簡單了。

所有這一切,都不是普惠式醫療,都可能價格不菲。於是只有老王這樣的人生贏家(根據我們之前的推論,社會失衡嚴重,金字塔頂的人非常少)得以享受。

且不說剛才提到的案例本身就有倫理和道德的困境在,金字塔頂的人對於改善型醫療資源的掌握有可能產生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不平等。以前,魔鬼帶來死亡,上帝賜予天賦,全人類在這兩件事情面前都是一樣的,而在未來,我們可能要去準備好迎接新一代的「藍血貴族」了。

「人人生而平等」這個現代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基石,就此被打破了。在這個美麗新世界裡,窮人變成了被流水線娛樂填滿的VR土豆,富人們開始追求長生不老和「生而不凡」,有了基因層面的優選,希特勒的「人種凈化」計劃會捲土重來嗎?

還是用雙城記著名的開頭來結束這一部分的討論: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

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預告:下一篇文章將會繼續討論AI帶來的道德困境第三層,我們會從AI女友的角度聊聊,這個美麗新世界的道德標準,是如何被推翻和改變的。


推薦閱讀:

TAG:人工智慧 | 倫理道德 | 階層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