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釋迦摩尼提倡過午不食?

編者按:Tara Cottrell是作家和數字策劃師,同時也為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網站做內容管理。Dan Zigmond是作家、數據科學家和禪宗的牧師,還是Facebook的分析部總監。他們一起寫了這本書:《佛陀的飲食》(Buhhdas Diet)。

兩千多年前,閑逛在古代印度的小路上、在鄉村小屋和森林峽谷傳道的佛陀正探索他的身體。他試著屏住呼吸很長時間,以致他的耳朵爆裂了,甚至神都以為他已經死了(其實他沒死)。然後,他嘗試極端的禁食,將飲食減少到每天幾滴湯。他骨瘦如柴,手臂形如枯槁,瘦的皮包骨頭,前胸貼後背。

佛陀是在儘力做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想做的、有時利用一些美麗但不太奏效的技術去做的事情——提升自我和結束苦楚。但最終他擯棄了所有這些瘋狂的極端行為——不是因為他們太難了,而是他們並不起作用。

佛陀相信數據

每一次嘗試新的東西,他必然傾注身心。他收集證據。他會弄清楚什麼起作用,什麼不起作用。如果某件事情不起作用,他就會捨棄它繼續前行。佛陀就像好的科學家一樣,知道何時進退取捨。

當佛陀開始佈道時,他建議學生們也這樣做。他並未要求所有人都不加懷疑的相信他的指示。他解釋說,大多數教師始終堅持讓你相信他們所說的一切,就好比跟隨了一群盲人:「第一個人沒有看見,中間的人沒有看見,最後一個人也沒有看見。"佛陀並不想讓我們對他言聽計從--他想讓我們看見。我們的信仰應該建立在數據的基礎上。

他的想法同樣適用於食物。大多數宗教都有某種飲食上的限制:伊斯蘭教禁食豬肉,猶太教避免牛奶與肉的混食,天主教在大齋節期間禁食特定的食物。某些虔誠的印度教徒不吃任何不新鮮、過熟的或是味道不對及口感不好的食物。通常,這些規則都以神聖誡命的方式呈現。探詢我們為何要這樣吃是不恰當的,誡命不一定有道理--誡命即是理由。

佛陀採取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他的規則皆以他自己的實證為基礎。

就像我們很多人一樣,他也嘗試過一些瘋狂的飲食,但最終對他奏效的方法非常簡單。他很少給信徒們吃什麼的建議,但他對信徒們什麼時候吃,十分挑剔。他的信徒基本上可以隨心所欲的吃任何得到的食物--甚至是肉--但僅限黎明到中午之間進食,即所謂「過午不食」。

像其他優秀的數據科學家一樣,佛陀會忽略異常值。

佛陀沒有為他的奇怪的限時進食給一個神秘或超自然的解釋,然而他確信這種方法能改善人的健康,這已在他身上得到了驗證。「因為我晚上禁食,這使得我的身體健康,輕鬆,精力旺盛,活得很舒服。」 他說,「你們也可以,僧侶們,晚上禁食,你將得到健康。」

如果佛陀活到今天,他一定會為看到這麼多矽谷精英和布魯克林嬉皮士把間歇禁食當作新的時尚而感到驚奇,然而他一定會感到欣慰,那就是證據表明他提倡的限時飲食對健康有益。我們現在有很多的研究證實佛陀收集的是原始數據。

例如,在2014年,Satchidananda Panda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在聖地亞哥外的

權威的Salk生物科學院發表了關於肥胖的小鼠的研究。他們帶走一組老鼠,用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來替換掉它們平時吃的食物,隨便他們吃多少,結果不出意外,老鼠長胖了。

於是,他們做了另外一組老鼠的對照試驗,並給這群老鼠吃一些完全相同但看起來不健康的食物,但這一次,實驗員們讓老鼠每天只在9到12個小時內進食。在白天和夜晚以外的時間,老鼠只能喝水。也就是說,這些老鼠吃的是相同美味的增肥自助餐。唯一的規則是這些老鼠只能在白天被餵食。

這一次的結果令人感到驚訝:這群老鼠沒有一隻變胖。老鼠自身生物調節系統消化了老鼠進食的相應食物,因此老鼠也不會因為吃過量的食物而變肥胖。如果它們攝入過量的糖分,致或者其他的垃圾食品和致胖食物,都沒什麼關係。實驗結果這看起來只和老鼠什麼時候吃有關係,至於老鼠吃什麼,甚至於說吃多少都沒多大影響。

總而言之,這些數據最終印證了佛陀提倡的的間歇性飲食規律。

其他的科學家得出了同樣的結論。Panda 博士的團隊甚至開始嘗試,先讓這些老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進食,然後轉換到到有時間限制的餵食規律。於是,這些老鼠開始不停的減掉多餘的體重。

日日保持飲食均衡,進食有時,禁食有時。

不僅僅在老鼠身上有效。研究人員諮詢過一些每天都在固定時間吃東西的人,他們也會因此瘦下來。

一些頂級的研究人員通過營養學和生物學,一直在論證佛陀的規則。不論你稱之為間歇性禁食還是定時進餐,佛陀的探索並不反常。那些被他收集來的數據,現在被應用到不計其數的其他地方。

就像任何優秀的數據分析師一樣,佛陀會忽略那些例外。他很早就意識到,真相不會在極端里找到。他深諳「中庸之道」,關於妥協和剋制的哲學。如今的科學規律飲食是遵從同樣的思路—不完全禁食,但也不會毫無節制的吃。每天都要做到平衡,一個時間段飲食,一個時間段禁食。

現在,我們能完全做到佛陀做過的事:成為自己身體的分析師;觀察你自己,看看哪些吃的東西對你有用,哪些沒用。我們不要想著時時刻刻都在吃,在現代發達社會,我們能獲得的食物既便宜又方便,這不失為一件壞事。佛陀為此探索了很長時間。現在我們也要學會才行。

推薦閱讀:

  • 致Python數據分析的初學者們 - Anaconda入門指南

  • 譯|在Stack Overflow做數據科學家的一年

  • 周瑞珍:黑天鵝-通往真實世界的鑰匙

英文原文請見:

Buddha was a data scientist

關於譯者

本次翻譯由解密大數據社群12名翻譯志願成員分組PK打造而成,感謝大家的精彩翻譯!

關於解密大數據社群

本社群是Tiger為了順應大數據時代降臨,方便更多朋友入門和深入學習數據而創辦的社群服務

解密大數據社群旨在為百思不得其解並苦於無法入門數據分析的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學習和成長的平台,此外,為了服務轉行大數據行業的朋友們,我們特別打造了數據分析的系列精品課程,集合了美國和中國的一線大數據從業者,提供完整的從學習到就業的數據分析落地方案

欲入社群或課程諮詢請留下聯繫方式,期待你和我們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中國日報2016熱門經濟類百科名詞解釋
中國龍翻譯成英語是loong,為什麼仍然有人翻譯成西方龍dragon呢?
有實際意義的英文人名或者地名在翻譯時音譯還是意譯?
「會講究,能將就」怎麼翻譯成英語?

TAG:大数据 | 健康 | 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