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跑贏90%的人,請停止買書
文 | 小迷
圖 | Charlie Wagers
今天有兩個新聞,都是和婚姻有關。
4月1日起,領結婚證免費。
北京離婚一年內房貸算二套。
然而和單身狗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還是去看書吧(手動捂臉)。
今天不聊理財,聊聊怎麼學習。
知識太多學不過來怎麼辦?
信息太爆炸,時間越來越碎片怎麼辦?
我每天努力擠出時間看書,但似乎並沒有什麼進步,怎麼辦?
......
如果你也有上述困境,那麼今天的文章應該對你有所幫助。
最近在「得到」app上付費訂閱了幾位老師的課程,有薛兆豐老師的北大經濟學、有吳軍老師的《吳軍矽谷來信》、還有古典的《超級個體》,深受啟發。
為什麼牛人們(想想羅輯思維的羅胖、想想「冬吳相對論」的吳伯凡老師、想想「鏘鏘三人行」的竇文濤),名嘴們總是能氣定神閑,好像隨身攜帶一座海量的藏書庫,隨時隨地拋出金句,還都是有考據的。
他們每天到底拿多少時間讀書?
同樣是24小時,為什麼我們和牛人的差距這麼大?
古典老師介紹了一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功利讀書法」。
所謂「功利讀書法」,其內功心法就三條:功利地少讀書、功利地配置注意力資源、功利地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書。
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其實並不正確或者說已經落伍不適應現代社會,舉個簡單的例子。
從小到大,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多讀書,多學習總沒錯」,只要在讀書而不是玩遊戲,不管讀的有多慢、效果如何,在大人眼裡都是「乖仔」,學肯定比不學好。
可惜,時代變了。
在今天知識爆炸,終身學習時代,要比的不是學不學,而是認知效率。
同樣的認知效率投入,會有完全不同的回報,這就是認知效率的不同。認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奮。
牛人真正的秘訣是在最精華的資源上,以高出你很多倍的認知效率來學習。
在投資領域也是一樣。錢的本質是對各種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量化度量,而資源本身又可以分為自然資源和人的資源。富人拿錢換時間,窮人拿時間換錢。小年輕沒什麼錢,只能盡最大努力將時間的利用價值在最值得投入的領域做資源最大化,不做低水平的勤奮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書中自有黃金屋——你得學會將知識變現為賺錢的能力;
書中只有顏如玉——你得學會撩妹/漢技能。
閱讀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閱讀帶來的改變才能創造價值。
如何功利讀書,我們一條一條拆解:
回想一下,我們從小開始學英語,初中高中大學一共10年,為什麼一張口還是「My English is poor」,而如果出國,不出3個月就能日常交流無障礙了?因為身在國外,一睜眼就得說英語,有地方練習、有培養環境,進步自然神速。
所以「功利讀書法」的第一條就是:少讀書。
少讀對你現狀無幫助的書、少讀學了沒地方用的書、少讀對你現在的心智階段來說過於晦澀或過於淺顯的書。
從遇到的問題出發,從自己能實踐的領域出發去找適合自己讀的書。
「功利讀書法」的第二條是:功利的配置資源。
《如何閱讀一本書》里,給閱讀做了分類:娛樂性、知識性、心智性。
娛樂型帶來快樂,消磨時間;
知識型增加信息;
心智類的提高認知和學習力。
很多人讀一輩子書,但是學習力並沒有提升,就是因為心智提升型書讀的少。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小s說,漂亮的衣服都不太好穿。都是一個意思。
真正讓你提升的東西,並不會讓你舒服。
讀報紙讀一輩子,也不會增加學習和理解能力。
永遠看自己看得懂的東西,其實就是在走下坡路。
學習也是一樣,一定要強忍住買書的慾望,及其功利地分配資源——從你自己的需求開始,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認知目的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目標,分配不同的資源。娛樂型的適合放鬆時閱讀;知識型的適合碎片化學習;而心智類的需要大段時間地思考、吸收、實踐以及和高手討論。
比如我3月的閱讀清單,目前知識性閱讀完成度80%,娛樂性100%,認知性20%(這周被北京一天一雷霆搞得怠惰,讀書速度明顯慢下來了)。
「功利讀書法」的第三條是: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書。
最愚蠢的讀書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書打開第一頁,然後往下讀。
更聰明的讀書方式是,先看書評(豆瓣、知乎、亞馬遜都可以),再看目錄,了解書的框架和主旨,最後看具體章節,帶著問題進入,有的部分略讀有的部分細品。
用這種方法,要讀的書至少少一半,閱讀速度至少快一倍。
坐標帝都,跟外面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的80後美帝商科海龜女;
搜索微信關注公眾號:caixiaomi100;
帶你領閱金錢世界的美好。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20170509&20170510教學札記
※阿彌陀佛么么噠~之向死而生
※國慶節前調查,你最想讀的一本書
※讀書|為什麼不能溫柔對待我們的孩子
※「就好像滿街的美女,卻不知道誰才是我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