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解讀 | 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國有國法、行有行規,每個遊戲都有自己的規則,否則怎麼會「隔行如隔山」呢?更不會有那麼多所謂的行業專家了。所以你說你是做大數據的,那麼確定你有研讀過這份規劃提綱么?
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一本教學提綱「小冊子」,很薄很薄的一本。高考前你若是想要拿著它複習複習、掂量掂量,都會納悶自己怎麼就學了這麼點東西,真是時間都去哪了……當然,人家那都是「精華」,是綱領性文件,考試確實不會超過這小冊子的範圍,用的好不好,就看你能不能領會精神、舉一反三了。
去年工信部就發布了這麼一個綱領性文件《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又稱「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也算是從宏觀的角度全面地闡述了到底如何發展大數據產業、目標是什麼、有什麼挑戰以及展示了宏偉藍圖。網上有很多的解讀,一來我也照葫蘆畫瓢,雖然不能「一圖」就讓你看懂,但我也算是為了給大家福利,做了幾頁屁屁踢供各位看官享用,只能說火大哥只能幫到這裡了;二來也是上次扯了蛋之後答應給大家來一發,所以自己「劃的胖」,含淚也要碼完……
按照國際慣例,所有文本分析似乎都要先來一下詞頻+詞雲,不能免了這俗。
全文12475個字,其中數據、技術、應用、產業是提到最多的,對應體系的四個方面、也是貫穿全文的主線,這個稍後會提到。
接著我們一段一段來看,火大哥會粗體劃重點(當然也有可能完全不用敲黑板的地方)。首先是總結了下「十二五」期間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成果,包括四個方面。數據-信息化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
政府政務數據 – 8.4萬個政府網站
智慧城市數據 – 300個智慧城市
兩化融合數據 – 7億網民,移動用戶13億
月度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835M
以及其他各類企業數據
技術-創新取得明顯突破
軟硬體
陸續推出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基礎平台
面向特定領域的數據分析工具
平台
建設和運維超大規模大數據平台的技術實力
智能分析
深度學習領域例如語音識別、圖像理解、文本挖掘
對開源社區貢獻增大
應用-推進勢頭良好
互聯網行業
社交網路、電商、廣告、搜索等服務的個性化和智能化
催生共享經濟等數據驅動新興業態
傳統產業
總體驅動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變革
製造業的網路化、數據化和智能化
電信、金融、交通等行業的客戶細分、風險防控、信用評價等
產業體系-初具雛形
數據中心和雲計算平台逐漸成熟 – 2015年信息產業收入17.1萬億(相當於全國新一輪的基建投資總額,總量真的蠻大),其中軟體與信息服務4.3萬億(佔25%),同比增長15.7%
龍頭企業引領、上下游企業互動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大數據標準體系及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包括技術、交易、開放交易、工業大數據等標準
產業支撐平台相繼建成、安全保障體系和法律法規不斷完善
敲黑板:
這裡看出工信部對整個產業的理解是從四方面切入,數據+技術+應用+產業體系
大數據技術產品分別指軟硬體產品(NoSQL資料庫、圖資料庫、新一代BI、數據可視化、語義搜索等)、平台產品(大數據採集與集成、大數據分析與挖掘、大數據交互感知、基於語義理解的數據資源管理等)和智能分析產品(應用演算法、深度學習、類腦計算、認知計算、區塊鏈等)
相對應的,也要從這幾個方面去看「十三五」的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首先要扣個帽子: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起步期,是大數據產業崛起的重要窗口期,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實現從數據大國向數據強國轉變。
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為國家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動力、為重塑國家競爭優勢創造新機遇、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開闢新途徑,最後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
敲黑板:
除開數字經濟自己創造的財富以外,更廣闊的空間是為國家的其他經濟轉型提供支撐,所以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X」等等。
整個大數據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要從2800億到1萬億,CAGR~30%。1萬億是什麼水平,打個不恰當不嚴謹的比喻,如果每次燒一張百元大鈔大約需要10秒,那麼1萬億就是一個人不吃不喝不睡不拉得燒上3171年,就算是從銀行拿出來一萬一捆拿來燒,也要燒32年。
敲黑板:
工業大數據應用的重要性、智能製造以及工業轉型升級被反覆提到,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與歐美等製造強國火拚2025的基礎之一,這部分相關的領域會有很多的機會
其次是「雙創」、服務型政府和民生領域的應用
應用能力的提升是來自數據、技術和業務等方面融合能力的提升。
其他見圖即可,基本上套路比較多,重點已經在PPT里划出來了。
敲黑板:強化大數據技術產品研發要以應用為導向,因此在做大數據規劃時就要深度結合行業應用需求與企業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不要到哪裡每次上來就談客戶歷程,大客戶和散客、老客戶和新客戶、VIP和湊單的能一樣么?難道五毛錢特效的東西還要消費者想半天吖……
培育DaaS模式、推進大數據+雲的服務模式融合,在雲上提供海量數據、大規模分散式計算和智能數據分析等服務,要在垂直領域形成成熟的大數據解決方案與服務模式。
深化工業大數據創新應用是要在全產品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上實施大數據應用,在自動控制與感知硬體->工業核心軟體->工業互聯網->工業雲->智能服務平台各環節融合發展,形成數據驅動的工業發展模式。
工業大數據的全產業鏈應用通常包括上游環節的四大基礎:感測器(數據採集)、大容量存儲(數據存儲)、大數據計算(數據處理)、工業互聯網(數據通信)及執行單元;中游環節包括軟硬體結合的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智能工廠總包商等;下游則主要是能帶來營運效率和客戶體驗提升的應用場景。
工業大數據的全流程應用,包括:
研發-精準感知用戶需求、基於數據和知識創新設計,提升研發效率
生產-監控優化流水線作業,強化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優化產品質量,降低能源消耗(誰有比較好的方法可以更精準地預測新款產品的銷量,可以PM我討論哦)
運營-要在人力、財務、採購、生產製造等關鍵環節提升數字化及大數據應用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和決策水平,最終實現運營的智能化
客服-促進售前、售中、售後數據資源整合、形成全流程數據鏈條的閉環
所謂「新製造」,是工業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CPS等在製造業的深度集成與融合應用,大力發展個性化定製,推動發展顧客對工廠(C2M)等製造模式,提升製造過程智能化和柔性化程度。形成製造即服務模式,促進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工信部點名的重點推動大數據的行業包括:電信、能源、金融、商貿、農業、食品、文化創意與公共安全等(居然沒有零售)
劃重點:要出制度性文件推動數據資源的保護和開放,某些概念股會收益……鼓勵企業設立專門的數據保護職位。
研究制定數據流通交易規則,推進流通環節的風險評估,探索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支持第三方機構進行數據合規應用的監督和審計。
嗯,大概就是這樣,也算是拔草了。
(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侵刪)
***********************
版權聲明:本篇文章來自Harry.火原創,轉載請註明原文鏈接和作者。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數據驅動智能」。任何問題可以聯繫harryhuo23@163.com,謝謝。
***********************
我是有底線的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