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讀書,以後你將無書可讀!
閱讀習慣改變以後的書
1.書的形式變化
我不記得多久沒有看書,完整的一本書,但我每天都在閱讀,閱讀那些我需要的內容。這些內容以一篇篇文章的形式出現,它們來自於不同的作者,有著不同的觀點。文章中,有些事例可能反覆出現,而作者的觀點卻有不同。這是互聯網內容的一個特性。
一件事情,在網路上引起關注後,很多人便以此為題材,寫著各自的命題作文。其中,有特別優秀的作者,他寫的文章具備自己的獨特性,因此備受關注。我們不得不反思:所謂的內容創業者,難道就像考場的學生那樣,拼著自己的寫作能力?要知道,我們早已步入社會,面對的是殘酷冷漠的商業環境,沒有人會來給你評一二三等獎。
另一件事情,即是我們的閱讀習慣,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了。現在,絕大多數人通過手機瀏覽閱讀,而且閱讀的內容形式,無法跟一本書相同。我們所關注的那些自媒體的作者,他們不可能將自己創作的內容全部羅列出來,也很少有自己核心的內容系統,他們有的是一篇篇帶著自己觀點的文章。即使我們把他們的所有文章羅列出來,也無法找出一個比較系統的核心內容。原因是這些文章跟著世界的變化而變化,好聽點說,它們具備與時俱進的特性。
然而,這些與時俱進的內容,終究無法沉澱下來。它們的閱讀價值,僅僅停留在今天,到明天又被新的內容替代。如果非要給這些內容尋找一個安放的地方,可能它們最終都收歸到大數據那裡。大數據的升華,即走向人工智慧。我們現在拚命創作的這些內容,除了獲得現時的經濟轉化,另一個用處就是在為人工智慧積累更多的數據。
2.閱讀習慣的改變
閱讀習慣的改變會使紙質的傳統書籍減少,我們以後看到的更多是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以前我們看到的是一本已經完稿的書,現在我們讀到都是在創作中的書,也就是這本書還看不到完稿。我寫《內容創業指導手冊》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它既是一個微信公眾號,也是一本沒有完稿的書。只要內容創業這個領域沒有消失,該手冊便會不斷地更新後續的內容,因此我們讀到的是一篇篇文章。跟其它公眾號不同,該手冊擁有自己核心的內容系統。
如果內容創業者沒有自己的內容系統,每天都追著熱點寫一些即時內容,這些內容所能獲得的都是一些淺層用戶。在淺層用戶這裡,他們的注意力可能隨時發生變化。一旦我們創作的即時內容沒有別人的快,他們很快發生轉移。這跟我們現在的閱讀習慣相關,我們都在進行著快速的瀏覽閱讀。因此,內容創業者需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內容。
短視頻很受追捧,但也很容易流失觀眾,其中的原因是視頻內容過於廣泛。這一次的備受關注,可能因為視頻內容選對了某個點,下次的冷清,同樣因為視頻內容選錯了某個點。在淺層用戶這裡,你的視頻內容真的很搞笑,我就跟著大夥一起看。你的視頻內容已經沒有笑點,我就跟大夥看其它好笑的視頻。道理在這裡,問題是我們如何解決?
當我們的閱讀習慣已經如此,我們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自己的內容更加系統起來,從內容的定位、主題、風格以及價值觀等去體現。比如喜劇演員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使得他的電影都帶有屬於自己別具一格的特點。所以,更加深入的內容,才是每個內容創業者應該實現的價值。所謂爭搶用戶的時間,在這裡是讓自己的內容更具價值,從而獲得更多的深層用戶。
3.背後的價值體現
深層用戶對於內容的需求,不會只停留於某個事件的簡單了解,他們想通過該事件獲得更多的認知。生活中,有些人只需要吃到一碗味道好的酸辣粉,有些人很想知道這碗酸辣粉是用什麼做成,也有一些人更願意親自動手來做一碗好吃的酸辣粉。現在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僅停留在好吃的層面,他們想知道為什麼好吃,以及怎麼做才好吃。
在內容領域,很多人一開始是對信息的獲取,然後他們想知道這些信息背後傳遞出什麼價值。我們很多的內容創業者,現在做的事情是滿足用戶對信息的獲取,而信息背後的內容,似乎被他們直接忽略。
我認為紙質的傳統書籍更具價值,原因在於它將內容的各個層次完整的體現出來。雖然讀書需要花費我們更多的時間,但每次讀過我們都會有所收穫。如今我們在手機上面的閱讀量,實際上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的閱讀量,但我們讀過以後,總感覺沒有收穫。我覺得原因在於網路上的內容絕大多數停留在內容的表面,即簡單的傳遞一個信息,外加上一二句個人觀點。
信息背後的價值,在一本書中,它的層次感非常分明。在現有網路平台上面,這類內容仍然是被瓜分出很多個觀點以及很多篇文章進行傳遞。比如知識內容在音頻中的體現,每段音頻只有60秒,試問這60秒能夠表述多少內容呢?有時候,不是用戶的閱讀習慣改變了,可能是我們的內容產品,使得他們不得不做出改變。
4.內容不斷迭代的過程
內容的迭代是不斷返回到用戶需求的層面,進行再分析、再創作、再完善的過程。因此,用戶的閱讀習慣不可能是一層不變,用戶的需求也一樣。如果現有的內容產品無法再滿足用戶新的需求,必然迫使內容創業者們做出新的改變,從而繼續為用戶提供適合的服務。
我們或許覺得這種理解太複雜,不像過去,寫書的就好好寫書,把書寫好交給出版商就可以。現在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只是還會有多少人來關注你的書?除了過去那些經典的書籍,現行出版的書籍,如果不是憑藉作者的個人影響力,估計都被遺忘在書店的某個角落。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他們能夠從某個平台直接獲取一些知名作者的內容,為什麼還要去書店購買一本不知名作者的書?如今已經很少人會這麼做。網路內容的更新,正在逐漸侵蝕著傳統書店的書。網路平台的內容,與書的形式不一樣,但它終究還是在不斷地滿足著用戶的閱讀需求,直到有一天,我們可以徹底脫離紙質的傳統書籍。
文/庄澤峰
(《內容創業指導手冊》的十二篇文章,及內容付費系列相關文章,已經完整的收歸到個人微信訂閱號vblogabs,需要閱讀的朋友,可以加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