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買車

文 | 小迷

圖 | W. Flemming

朋友圈的好處是,吃瓜群眾永遠不會寂寞。昨天剛分析了一篇中年失業還不起房貸的帖子,今早又被《就算老公一毛錢股份都沒拿到,在我心裡,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創業者》的微信文章刷屏。「創業7年凈身出戶、中年失業財務危機」等關鍵字把互聯網圈鬧得沸沸揚揚。

除了創業要注意權益保護、有法律意識之外,從這件事中我還得到另外一個感悟,值得提醒大家。

從原文摘取出作者所描述的這個小家幾年來的資產、收支情況:

2014年

公司分了一次獎金100萬

扣掉稅後

一部分買車了

一部分辦婚禮

還剩40萬左右

2014年100萬在手的情況下,優先選擇了買車。這階段的狀態是:無房、有車、40萬現金,老公的工資幾K,推測太太的工資2W。

那就來和大家聊聊,賺多少錢才能買車吧,畢竟我也是個駕齡七年的老司機呢(手動驕傲)。

曾經問了身邊的小夥伴們,先買車還是先買房,出乎意料,買車的呼聲占絕對優勢。

想想也好理解,買得起房的要買車,因為房車雙全才是成功標配,買不起房的更要買車,因為裝逼成本更低,而且買車的實用性更高。

比如生意場上,「不好意思,今天開車來的,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比如姑娘下班,「我順路載你回家」

比如「今兒天真好,我們自駕游去」。。。

但殘酷真相是,我們中想買車的大多數,其實並不需要車。

當然,土豪請隨意。

因為:車是負債。

雖然《富爸爸》系列堪稱一代人的理財啟蒙書,但其實一直到現在,我都發現身邊很多朋友並不知道「資產」和「負債」的區別,簡單來說,資產是專門往你口袋裡放錢,負債是無論何時都從你口袋裡掏錢出去。昨天的華為男和今天的CTO都犯了同樣的錯誤,華為男把一切買房行為當成投資,盲目加槓桿,現金流告急,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比如職場中常見的突發裁員),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而CTO的錯誤在於車是消耗品,從購買那天起,就開始貶值了。

年少無知時買了輛小車-福特翼搏,原價13萬,兩年之後賣出去8萬,貶值速度堪稱驚人。還不算兩年間各種養車的額外支出,油費、養護、停車費、違章罰單、各種保險,還有女生喜歡時不時買點內飾啦、車內小擺件啦,每年最少有兩萬的支出。

儘管從理財角度看,適當負債會讓未來一段時間的現金流增加,可以享受超前消費帶來的各種服務。但是這裡的負債是指良性負債,房子也許還有升值空間,但買車就是一賠錢貨。

想想都是淚。

是否應該買車,你要問問自己到底是想要,還是必要。

如果居住環境周圍的公共交通比較方便的話,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為了節省時間成本或家裡實在有需要,比如孕婦比如老人,比如擴大生活半徑、提高社交地位等等。

我的建議是,與拋除掉必要支出的凈收入做比較,不超過年凈收入的1~1.5倍,理智消費。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買車還是要以【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為準。

想省儉地買車,除了品牌、性能、安全係數、舒適度之外,還要注意三點:油價、車險和保值率。

預期利用率較少的話,買排量小的車是最實際的做法,一般1.6升以內的車型足夠用了。

保值率聽一些愛車的朋友說,日系、德系較高,美系韓系就差點,我不夠專業,所以不多嘴了。

今年新的車險政策已經實行,不知道大家感不感興趣,如果感興趣的話我去研究研究。

提高生活質量,追求品質生活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不要僅僅為面子買單。

坐標帝都,80後美帝商科海龜女;

搜索微信關注公眾號:caixiaomi100;

帶你領閱金錢世界的美好。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選車101】我有XX萬美金,該買什麼車?
湖北銷冠聊WEY VV5,1月份戰敗3輛吉利博越是咋回事?

TAG:貸款買車 | 汽車選購 | 理財 |